上海海洋大学港航生态安全研究中心
- 作品数:27 被引量:60H指数:5
-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型式认可试验水的调配方法
- 2023年
- 船舶压载水的管理对于阻止引入非本地物种至关重要。为了符合《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提出的D-2排放标准,船上安装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必须经过相关主管机关的型式认可。在型式认可过程中,试验用水作为重要试验介质,是验证压载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保证。为了达到公约中试验用水的要求,经常利用添加剂调配试验用水。尽管已有试验用水的特定指标限值要求,但并未指定调配方法。不同的调配方法对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处理结果有直接影响。为了建立一种稳定的、可复制的试验水调配方法,文中分别在实验室小试与岸基试验中,开展了试验水调配,对比研究了调配前后目标调配指标的提升效果,同时,评估了可反映水质性质变化的总残余氧化剂(TRO)和紫外透光度(UVT)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在淡水和半咸水试验中,调配后试验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颗粒性有机碳(POC)和总悬浮物(TSS)的质量浓度分别超过了6、5 mg/L和50 mg/L,可见添加木质素磺酸钙、玉米淀粉和高岭土组合的配水方案不受试验水体类型的影响,且调配后TRO和UVT变化不显著。调配过程中,添加物的损耗较小,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目标量为120%)差异不显著。但岸基条件下大体量配水也有挑战性,配水后TSS的实测值往往低于120%的目标添加量。究其原因为大体积试验水混合不均匀,因此,需在配水后采取曝气等混匀措施,以保证配水效率。
- 王琼刘然上官欣欣姚伟吴惠仙
- 关键词:船舶压载水压载水处理系统型式认可
- 洋山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被引量:4
- 2016年
- 研究期间(2011年—2013年)洋山港近岸水域浮游植物的主要组成类群为硅藻,占浮游植物总密度的66%~83%。硅藻中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绝对优势种(Y≥0.1),其次是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其他主要优势种包括近岸低盐性种类扁圆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具边线形圆筛藻(Coscinodiscus marginato-lineatus)和格氏圆筛藻(C.granii),以及广布性种类尖刺伪菱形藻(Nitzschia pungens)和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冬季的优势种类较多,种类个数皆大于10;优势种种类最少的季节是夏秋季,种类个数在2~6之间。总磷总氮浓度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浓度较高,冬季浓度较低。方差分析显示,3年间的浮游植物密度差异显著(P〈0.05,F(2,69)=6.22),3年的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变化无稳定规律与港口潮汐变化有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硅藻密度与悬浮物、总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洋山港海域的浮游植物密度受到磷营养盐影响极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洋山港浮游植物密度剧烈上升,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平均密度增幅高达103倍,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增幅约102倍,2000年后虽然增幅有所降低但密度仍在上升,约10倍。甲藻的优势种类数量增多且组成发生改变,硅藻的优势种类个体偏小型化。结合历史数据表明,洋山港浮游植物密度的升高及群落结构的改变与港口水质富营养、营养盐结构不平衡及磷营养盐不足密切相关。
- 李晓琳薛俊增吴惠仙
- 关键词:洋山港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富营养化
- 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特征被引量:15
- 2019年
- 研究了长江口南、北支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共采集到浮游植物157种,隶属8门71属,平均细胞密度3.31×10^5个/L。其中硅藻门为主要优势类群,共25属61种,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39%。主要优势种为蓝藻门的湖泊鞘丝藻,常见种为蓝藻门的阿氏颤藻、两栖颤藻、小颤藻、绿藻门的小球藻,以及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3.27×10^4~1.50×10^6个/L,南北支水域以及主河道水域没有差别。各样点的均匀度指数变化比较平稳;多样性指数变化和丰富度指数变化一致,南支水域显著高于北支和主河道水域。统计分析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显示:物种数和总细胞丰富度分别与温度、叶绿素a显著正相关,与盐度显著负相关;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与温度、叶绿素a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显著负相关;蓝藻细胞密度与温度显著正相关,与溶氧量、盐度显著负相关;硅藻细胞密度与电导率显著正相关,与温度显著负相关。对调查水域浮游植物种类和密度的分布影响较为显著的环境因子为盐度、电导率、溶氧量、温度和叶绿素a。因此,长江口环境因子的不同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 上官欣欣薛俊增吴惠仙
- 关键词: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 长江口北支贝类放流滩涂区潮下带水域浮游植物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按季度对长江口北支贝类放流区外潮下带海域进行了浮游植物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5属228种,其中硅藻门153种、绿藻门25种、蓝藻门21种、甲藻门14种、金藻门2种、黄藻门2种、隐藻门2种和裸藻门9种。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不同,春季6门31属73种,夏季5门34属106种,秋季7门61属111种,冬季5门27属63种。各季节丰度分别为春季3.78×10^5个/L,夏季7.93×105个/L,秋季3.72×10^5个/L,冬季1.14×10^5个/L。对浮游植物与水化因子进行CCA典范应对分析,结果显示悬浮物、浊度、营养盐对浮游植物丰度影响较大。由于贝类投放和环境因子的变化,生态修复前后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变化显著,各季节浮游植物种类数及丰度都有明显增加。
- 叶海新上官欣欣毕子昊潘为箴吴惠仙
- 关键词:长江口贝类
- 洋山港海域海水压载后理化指标变化规律
- 2018年
- 通过模拟压载实验,比较分析夏季和冬季洋山港海域海水压载0、1、5、10、15和30 d后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包括光照强度、p H、盐度(Sal)、温度(T)、溶解氧(DO)、浊度、悬浮物(TSS)、亚硝酸盐(NO_2-N)、铵盐(NH_4-N)、硝酸盐(NH_3-N)、磷酸盐(PO_4-P)、总氮(TN)和总磷(TP)。结果显示:压载舱处于黑暗状态,与外界差别巨大;夏季压载第1天温度降低,其后变化不大,冬季温度稳定,后期气温骤降时影响到舱内温度;夏季和冬季压载过程中盐度基本保持稳定;冬季溶解氧保持稳定,夏季压载前期未出现波动,第30天明显下降;夏、冬两季pH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自然海水进入压载舱后,浊度以及TSS大幅降低,变化极为显著;冬季总氮含量保持稳定水平,夏季压载后期总氮较原海水显著性上升;夏季总磷含量波动较大,但经过30 d模拟压载后依然高于原海水,冬季总磷在第1天显著降低,此后变化微弱。
- 邵于豪许自力王一丹刘亮袁林
- 关键词:压载水洋山港
- 洋山港海域海水压载后浮游动物群落的演变被引量:1
- 2018年
- 通过压载模拟实验,研究分析压载0、1、5、10、15和30 d压载水体中浮游动物的数量和种类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其生态适应机制。结果显示,连续压载30 d后,浮游动物种类数由11种减少至5种,种类数显著下降。压载期间,浮游动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不尽相同,不同类群对于压载环境的适应性有所不同,各物种之间对于各压载阶段的适应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实验舱内浮游动物丰度经过30 d模拟压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5 d时由于轮虫和浮游幼虫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浮游动物整体丰度显著上升,随后迅速下降,压载至30 d时仍有浮游动物存活。MDS分析结果显示,压载条件下各水龄阶段之间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明显。CCA分析表明:在本次模拟压载实验中,总氮、总磷、悬浮物、浊度以及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产生影响。
- 邵于豪袁林王琼薛俊增
- 关键词:浮游动物压载水群落结构
- 基于公海换水的压载水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三艘公海交换压载水、一艘近岸交换压载水的远洋船舶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共检测出27门、61纲、138目、249科、481属、836种;黄海远岸的压载水样检测到的细菌种类最多,达到564种;东海远岸的压载水样细菌种类最少,只有406种。主要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主导地位。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为γ-变形菌纲中绝对优势属,分布于各海域压载水样中,同温度和营养盐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同盐度、p H有较强的负相关性;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是南海远岸交换的压载水样中检测出的优势门类,远高于其它海域压载水样,其所对应的原绿球藻属和浮霉状菌属同环境因子溶解氧(DO)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温度、营养盐呈负相关性;Salinimicrobium是黄海远岸压载水样品独有优势属,与p H和溶解氧呈正相关性,与营养盐呈负相关性;不同海域海洋微生物及其海洋环境对压载水微生物的多样性起决定作用,压载舱独特的环境对压载水微生物有一定的选择作用。依据IMO准则结合本文研究,在公海交换压载水对压载水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有很大的影响,且对海洋环境的保护,防止生物入侵和致病菌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 王雷吴惠仙王琼袁林刘亮
- 关键词:压载水微生物生物多样性
- 中国近岸海域船舶压载水浮游植物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船舶压载水作为不同海域之间浮游植物传播的重要途径,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生态风险。2015年4月到2016年7月选取停靠在上海洋山港且上一压载地为中国近岸海域的6艘船舶,分析船舶压载水浮游植物。共采集到浮游植物3门22种,包括硅藻门17种、甲藻门4种、金藻门1种,优势种为硅藻。其中渤海海域压载水浮游植物2门5种,包括硅藻门4种、甲藻门1种,丰度为9.66×10~2cells/L;黄海海域3门10种,包括硅藻门7种、甲藻门2种、金藻门1种,丰度为8.955×10~2cells/L;东海海域2门4种包括硅藻门3种、金藻门1种,丰度为6.83×10~2cells/L;南海海域2门11种包括硅藻门6种、甲藻门5种,丰度为22.915×10~2cells/L。调查发现到港船舶压载水中浮游植物与其压载地的浮游植物间存在差异,压载水中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可能受压载地当地受气团、季节等因素影响。压载水中少量物种为传入其他海区的外来物种或其它海区的赤潮种。
- 叶海新刘亮李金杰薛俊增
- 关键词:中国海域船舶压载水浮游植物
- 压载水中消毒副产物碘代三卤甲烷形成机制研究
- 2018年
- 由于海水中I^-、Br^-含量较高,通过电解法处理压载水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含量的碘代三卤甲烷(ITHMs),该类物质具有极强的致癌和致突变特性,在电解处理工艺过程中极易生成,难以有效控制。本研究通过次氯酸钠投加模拟实验分析消毒副产物碘代三卤甲烷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Na Cl O浓度由5 mg/L增加至15 mg/L时,I-THMs生成量增加24.76μg/L;(2)I-THMs的生成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高于20℃时I-THMs的生成量增加迅速;(3)酸性条件下,I-THMs的生成量较小,碱性条件下,I-THMs的生成量明显增大;(4)对于溶液中不同溴碘浓度比,I-THMs的生成量和各组分比例差异较大。因此,建议在压载水电解处理工艺过程中应对反应条件进行最佳优化,以期保证其处理效果的同时有效控制消毒副产物DBPs的产生。
- 王一丹刘亮邵于豪马金薛俊增
- 关键词:压载水电解法消毒副产物
- 船舶压载水浮游植物采样技术的比较被引量:2
- 2018年
- 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了夏季和冬季2个季节条件下4种采样方法(采水器法、隔膜泵法、潜水泵法和管道法)和4种采样体积(1 L、10 L、100 L和1 000 L)对船舶压载水浮游植物采样效果的影响。夏季4种采样方法采集到的浮游植物密度分别为1 180.00±20、971.00±20、964.00±20和676.00±20 cells/L,冬季为152.00±20、120.00±20、80.00±20和200.00±20 cells/L。夏季4种采样体积下采集到的浮游植物密度为1 000.00±50、288.40±20、45.24±10和0.05±0.01 cells/L,冬季为168.00±20、25.20±10、3.32±1和0.05±0.01 cells/L。结果显示不论夏季还是冬季,不同的采样方法和采样体积下采集到的船舶压载水浮游植物数量差异显著,因而采样方法和采样体积影响着船舶压载水浮游植物的采样效果,亟需在国际层面推动通过系统的科学研究,建立起统一准确的船舶压载水采样方法,为压载水港口国检测提供技术支撑,保护港口和海洋生态环境。
- 张驰薛俊增邵于豪沈辰吴惠仙
- 关键词:船舶压载水采样方法采样体积浮游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