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品数:191 被引量:876 H指数:14 相关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化学工程 更多>>
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7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酒糟(产自贵州美酒河流域)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6只年龄、体重基本一致的黔北麻羊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将其分成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以白酒糟分别替代基础饲粮中20%、40%的精料。试验期45 d,分3期,每期15 d,包括10 d预试期和5 d正试期。正试期采集血浆和瘤胃液样品,测定瘤胃液pH、缓冲力、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瘤胃液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木聚糖酶活性以及血浆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肌酐含量。结果显示:1)3组黔北麻羊瘤胃液pH、缓冲力差异不显著(P>0.05);氨态氮浓度均处于正常范围,试验1组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2)试验1组瘤胃液木聚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瘤胃液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1组瘤胃液乙酸浓度最高,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也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3组瘤胃液丙酸和丁酸浓度、乙酸/丙酸差异均不显著(P>0.05)。4)各组血浆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白酒糟替代40%以内精料不会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与血浆生化指标产生不良影响,相比较而言,以20%水平较优。 袁鑫 吴文旋 吴佳海 田兴舟 莘海亮关键词:白酒糟 血浆生化指标 黔北麻羊 种植年限对刺梨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19年 以种植4、9、15年的刺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0~20、20~40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旨在探明种植年限对刺梨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刺梨种植的土壤养分管理和科学施肥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0~20、20~40cm土层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细菌与真菌以及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比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植年限为9年时最大,真菌数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酸性磷酸酶活性则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高于20~40cm土层。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与真菌以及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比先增加后降低,说明种植年限较长会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而促进真菌的生长,以及降低酶活性进而使土壤质量下降,因此建议长期种植的刺梨园土壤采取施肥、更换耕作方式等管理措施增加土壤肥力。 韦小了 何季 何腾兵 向仰州 易维洁关键词: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黔产薏苡仁及其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征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明黔产薏苡仁及其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为黔产薏苡仁产业可持续发展及其产地土壤重金属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黔西南薏苡仁及其产地土壤为供试样品,分析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和5种重金属元素镉(Cd)、铅(Pb)、锌(Zn)、铜(Cu)、镍(Ni)的含量,运用GIS和单因子污染风险评价等方法,探讨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和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薏苡仁品质安全的影响。[结果]①土壤中5种重金属Cd,Pb,Zn,Cu和Ni含量范围分别为0.01~1.35,10.09~34.70,80.39~236.36,22.54~131.42,26.75~137.76 mg/kg,其中,Cd,Cu和Ni的最大值均高于国家现行标准(GB15618-2018),表明研究区土壤中主要存在一定范围的Cd,Cu和Ni污染风险;综合污染指数为1.94,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②薏苡仁中Cd,Pb,Zn,Cu和Ni含量范围分别为未检测到~0.027,0.179~1.348,42.615~58.961,10.028~16.244,0.552~5.045 mg/kg,Cd未超标,而Pb,Zn,Cu和Ni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率依次为90%,25%,75%和30%;薏苡仁对Pb具有很强的累积效应。[结论]通过同步采集土壤样品和对应的薏苡仁样品,分析结果能更好地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薏苡仁品质安全的影响。 岑如香 张旺 韦小了 付天岭 何腾兵关键词:薏苡仁 重金属 污染评价 GIS 高原山地丘陵区马尾松近成熟林和成熟林细根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5 2020年 为研究高原山地丘陵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近成熟林和成熟林细根(直径≤2 mm)垂直分布特征,以贵州省花溪区30年生和4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获取0~40 cm土层细根,分析两林龄不同土壤深度细根生物量、形态结构及养分变化特征.结果显示30和45年生马尾松林0~40 cm土层细根总生物量分别为367.24和396.13 g·m^(-2),比根长分别为4.40和4.69 m·g^(-1),比表面积分别为131.92和133.43 cm^2·g^(-1).细根生物量、细根形态结构和细根养分变化在两个林龄间差异不显著;但是细根生物量、形态结构受到土壤深度的影响.0~10 cm土层细根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显著大于其他3层;0~10 cm土层的细根分叉数显著大于30~40 cm土层;马尾松林细根集中分布在0~10 cm土层.表明贵州高原山地丘陵区马尾松从近熟林到成熟林阶段细根分布趋于稳定,集中分布在0~10 cm土层. 张成富 何腾兵 杨威 赵庆霞关键词:马尾松 细根 根长密度 基于WOS引文数据库对草地碳氮库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2022年 草地是巨大的碳氮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解该领域研究态势,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8~2021年有关草地碳氮库的2064篇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Vosviewer和HistCite引文分析软件对发文量、被引频次、作者、国家(地区)和机构、期刊和被引期刊、作者和被引文献、关键词进行共引分析。结果表明:1) 全球范围内草地碳氮库领域文献发表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 中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在草地碳氮库研究领域发文量较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3) 草地碳氮库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Plant and Soil、Geoderma、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及Catena等专业性较强的期刊,得到了领域内学者的认可。4) Han XG、Hobbie SE、He NP、Luo YQ等是草地碳氮库研究的主要贡献者,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发文机构合作间的节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草地碳氮库研究的网络核心。5) 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草地土壤碳氮储存、植被、微生物生物量影响等方面。研究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草地碳氮库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主题结构,为科研人员分析草地碳氮库研究领域及其子领域的主题结构及研究趋势提供一些思路。 赵秋梅 高小叶 张涛关键词:草地 碳库 氮库 梵净山主要珍稀植物土壤性状研究概况 被引量:3 2015年 珍稀植物是地球气候变迁后遗留下来的活化石。梵净山作为古老地质遗迹,有着丰富的珍稀植物资源。珍稀植物生存至今,除了与气候息息相关外,土壤理化性质对其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梵净山主要珍稀植物(梵净山冷杉、南方红豆杉、珙桐、水青树)林下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酶性质等综合性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梵净山珍稀植物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颜秋晓 高安勤 林昌虎 何腾兵关键词:珍稀植物 土壤性质 饲粮阴阳离子差水平对围产期小鼠血钙浓度与胃肠道组织维生素D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2015年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阴阳离子差(DCAD)水平对围产期小鼠血钙浓度和胃肠道组织维生素D受体(VDR)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揭示低DCAD水平防治低血钙症的作用机理。将120只围产期小鼠分为3组,每组40只,分别饲喂DCAD水平为+300(高DCAD水平组,HD组)、+150(对照组,CON组)、-150 mmol/kg DM(低DCAD水平组,LD组)的饲粮。在小鼠产前20 d(-20 d)、产前5 d(-5 d)、产仔当天(0 d)、产后3 d(3 d),每组随机选取10只采血并采集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样品,测定血钙浓度与组织VDR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和单个采血时间点,LD组较CON组、HD组显著提高小鼠血钙浓度(P<0.05)。与CON组、HD组相比,在-20 d,低DCAD水平显著提高了空肠、回肠和结肠的VDR mRNA表达水平(P<0.05);在-5 d,低DCAD水平显著提高了空肠、结肠VDR mRNA表达水平;在0 d,低DCAD水平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VDR mRNA表达水平(P<0.05);在+3 d,低DCAD水平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空肠和结肠VDR mRNA表达水平(P<0.05)。由此可见,低DCAD水平可提高围产期小鼠胃肠道组织VDR mRNA表达水平,增加血钙浓度。这可能是低DCAD水平有效防治低血钙症的作用机理。 莘海亮 杨艺 段永邦 张吉鹍 朱伦琴 田兴舟 李存刚 汤志宏 刘明雪 吴文旋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 山区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为了解山区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安全风险。【方法】采集贵州省镇远县青溪镇鸡鸣村河流阶地27个田块土壤样品,测定其重金属(Cd、Cr、Pb、Zn、Cu)含量,利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的污染状况及潜在风险进行评价,结合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来判断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结果】土壤中Cd、Cr、Pb、Zn和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61.51、32.79、160.78和29.61 mg/kg,土壤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依次为Cd>Zn>Pb>Cr>Cu,地积累指数依次为为Cd>Zn>Cu>Pb>Cr,综合污染指数算术平均值为4.42。土壤重金属单项生态风险指数依次为Cd>Cu>Pb>Zn>Cr,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228.87,生态风险处于中等水平,Cd对综合潜在危害指数的贡献率为94%,是研究区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结论】土壤受到重度污染,土壤环境质量较差,其中Cd为重度污染,Zn为轻度污染,Pb、Cr和Cu为于无污染。重金属来源主要包括农业运输源、交通污染源、自然活动源。 牟力 张弛 滕浪 黄会前 付天岭 李相楹 何腾兵关键词:河流阶地 重金属 稻田土壤 基于WoS引文数据库对植物重金属转运蛋白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2021年 由于人类活动和地球化学演化,重金属毒性已经成为植物和其他生物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8~2020年有关植物重金属转运蛋白的2423篇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Vosviewer对作者、国家(地区)和机构、期刊和被引期刊、作者和被引文献、关键词进行共引分析。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植物重金属转运基因领域文献发表数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中国、美国、印度等国家在植物转运重金属研究领域发文量较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植物重金属转运蛋白研究主要集中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PloS ONE、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等学科领域,具有显著的学科交叉性。以往对植物重金属转运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基因工程加强植物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目前,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植物重金属转运体异源表达到其他植物物种中是植物重金属转运体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 何叶清 何冠谛 何腾兵关键词:重金属 贵州母岩(母质)对土壤类型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2 2016年 岩石是形成土壤母质的原始物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贵州母岩(母质)对贵州土壤类型及分布的影响,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和资料,归纳总结母岩(母质)类型及其对贵州土壤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母质类型可形成不同的土类及亚类,如石灰土、紫色土。同一母质类型亦可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如砂页岩在不同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可形成黄红壤、黄壤及黄棕壤。贵州碳酸盐岩母质与非碳酸盐岩母质(砂、页岩)相间带状分布,使贵州地带性土壤与非地带性土壤交错分布。 黄会前 何腾兵 牟力关键词:土壤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