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学院

作品数:13 被引量:51H指数:5
相关作者:曾希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影像融合
  • 2篇塑料
  • 2篇卫星
  • 2篇教育
  • 2篇高分
  • 2篇沉积物
  • 1篇大学生
  • 1篇导航
  • 1篇导航系统
  • 1篇地形
  • 1篇电池
  • 1篇学生为主体
  • 1篇压缩感知
  • 1篇遥感
  • 1篇以学生为主体
  • 1篇有理函数模型
  • 1篇再生能源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化石
  • 1篇制图

机构

  • 12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遥...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三亚中科遥感...

作者

  • 1篇韦刚健
  • 1篇何国金
  • 1篇施锡林
  • 1篇徐洪河
  • 1篇谭强
  • 1篇罗泽娇
  • 1篇曾提
  • 1篇李鹏飞
  • 1篇马瑞琪
  • 1篇江威
  • 1篇谢露华
  • 1篇周超

传媒

  • 2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大学(研究与...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流溪河河水主要化学组成时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6
2021年
本次研究报道了位于广州市典型热带-亚热带河流流溪河上游、中游和下游3个站点(东星、乌石和江高)河水的主要化学成分在近1年的持续变化时间序列。结果显示,3个站点河水的阳离子均主要来自硅酸盐的化学风化输出,但贡献率略有差异,其中在上游的东星站贡献率最大,下游的江高站次之,中游的乌石站相对较少。相较之下,阴离子的来源更为多样,其中F^(−)主要来自于岩石风化,Cl^(−)、SO_(4)^(2−)和NO_(3)^(−)更多地受到海洋源降雨或咸潮作用的影响。流域内主要化学风化反应以钾长石、钠长石和钙长石的溶解为主。从上游到下游,Si/TZ^(+*)比值和Si/(Na^(*)+K)比值逐渐降低,说明上游硅酸盐岩风化较下游更为强烈。从上游到下游,随工农业生产活动的增加,人类活动对河流水化学组成的贡献逐渐增大,岩石风化输出的相对贡献逐渐减小。
徐谨立王志兵王希杰韦刚健谢露华曾提
关键词:化学风化
新时代大学生主题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学院“学习之路”主题教育为例
2022年
大学生主题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有效的大学生主题教育方式方法,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学院秉持科教协同育人理念,把“学习之路”主题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融合式学习、体系化推进,将主题教育打造为学院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品牌,切实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李鹏飞曾希
关键词:大学生主题教育
澳大利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管理模式初探——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作为世界上移民与留学热点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的中高等教育业素来是该国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该文作者通过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学期间的学习交流实践,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对其育人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究。结合国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对育人管理模式的构建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曾希
基于压缩感知的GF-1遥感影像IHS融合算法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高分一号(GF-1)遥感影像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综合压缩感知理论改进了传统的IHS影像融合算法,利用稀疏基和测量矩阵对多光谱影像IHS变换后的I'分量和全色影像进行处理,采用加权平均和OMP(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重构得到新的I分量,再通过IHS反变换得到结果影像,并结合5个定量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结合压缩感知的IHS融合算法所得相关系数更高、扭曲程度更小,融合结果不仅具有更高的空间信息丰富度,并且保持了多光谱影像的色彩信息,可为GF-1影像的目视解译和影像分类提供参考。
马瑞琪程博刘旭楠刘岳明江威杨晨
关键词:影像融合IHS变换测量矩阵
废塑料再生企业排污河道沉积物酞酸酯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为研究酞酸酯(PAEs)的环境行为及其生态风险,特选择有近30年废塑料处理历史的莱州市沙河镇珍珠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6个0~10 cm表层沉积物样品与8个10~30 cm底层沉积物样品,采用GC-MS测试了被USEPA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的6种PAEs含量,分析其污染水平、空间分布、表层与底层沉积物中PAEs含量差异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酞酸酯总含量(∑_6PAEs)范围为nd~39.36 mg·kg^(-1),平均含量为10.42 mg·kg^(-1);DEHP含量范围为nd~35.90 mg·kg^(-1),平均含量为9.46 mg·kg^(-1),占∑_6PAEs的90.8%.底层沉积物中酞酸酯总含量(∑_6PAEs)范围为nd~97.11 mg·kg^(-1),平均含量为21.64 mg·kg^(-1);DEHP含量范围为nd~93.9 mg·kg^(-1),平均含量为20.4 mg·kg^(-1),占∑_6PAEs的94.1%.底层沉积物中DEHP与DnOP的贡献率较表层高,但表层沉积物中各类PAEs及∑_6PAEs含量高于底层沉积物.在空间特征上,PAEs与废塑料处理产业集中区域密切相关,同时显示出与河道动力学相关的不均衡性.生态风险评价显示,该地PAEs污染具有较大的不可接受的生态风险.
董明潭罗泽娇叶志航孙越
关键词:酞酸酯沉积物污染特征生态风险
基于油提取的土壤与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分离方法被引量:12
2020年
微塑料作为一种全球性新兴污染物受到学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微塑料难以分离提取,目前关于微塑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体中,而关于土壤与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与环境行为尚不清楚,迫切需要一种经济、快速、可靠的前处理手段将微塑料从土壤或沉积物中分离出来进而开展检测与监测工作.油提取法不同于传统密度浮选法,其利用塑料的亲油性,使用植物油代替密度液分离土壤与沉积物中的微塑料.通过油提取法在砂土(二长花岗岩风化层残坡积物)、壤土(菜地黄棕壤)、黏土(稻田水稻土)、泥质湖泊沉积物中获得的总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3%±6.29%、88.3%±3.82%、90.0%±2.50%、90.8%±1.44%.其中,对于密度浮选法较难提取的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其回收率分别为93.3%±11.6%(壤土)、96.7%±5.77%(壤土).植物油的加入会对后续微塑料的光谱表征识别产生影响,但可通过无水乙醇冲洗去除,与拉曼光谱仍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利用该方法开展的实地研究获得黄冈市残坡积物(砂土)、武汉市菜地(壤土)、武汉市水稻田(黏土)、武汉市东湖泥质湖泊沉积物中的微塑料丰度分别为1679、1612、1766、7629个kg.研究显示,油提取是当下密度浮选技术的可替代方案.
董明潭罗泽娇邢新丽张俏俏孙越
关键词:土壤沉积物
基于北斗和GPS的高分二号全色影像正射精度验证与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高分二号(GF-2)卫星几何精纠正是其广泛应用的前提。以福州市作为实验区,选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和GPS野外测量获取控制点和检查点,采用像方平移、像方漂移和像方仿射变换3种方法对有理函数模型进行误差补偿,验证分析控制点测量精度、分布、数目以及纠正方法对GF-2全色影像纠正的影响,并分析了北斗应用于GF-2全色影像正射纠正的潜力。实验结果表明:少量分布均匀的控制点就可以消除GF-2全色影像纠正后的系统几何误差;3种纠正方法中像方仿射变换方法精度最高,其中GPS控制测量下检查点平面均方根误差为1.49 m,北斗RTK控制测量下检查点平面均方根误差为1.51 m,GPS与北斗RTK控制测量下的影像纠正精度接近;北斗2种测量模式中,只有RTK模式能够满足GF-2全色影像纠正需求。上述研究表明,GF-2全色影像能够利用GPS和北斗RTK模式控制测量下的少量分布均匀高精度控制点达到较高纠正精度,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江威何国金龙腾飞尹然宇宋小璐袁益琴凌赛广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有理函数模型
顾及地形的水体提取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研究水体提取及其时空变化对于指导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江河源”,其水资源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一种顾及地形效应的水体提取方法,利用青藏高原地区2000—2020年的遥感影像,提取了青藏高原近20年的水体面积,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了其动态变化的气候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该水体提取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精确性;②2000—2020年青藏高原地区水体覆盖面积呈波动上升趋势,水体面积(包含季节性水体和永久水体)由约5.39万km^(2)变化为约6.26万km^(2);③20年来青藏高原水体覆盖面积与温度显著相关,蒸散量在统计上与青藏高原地区水体面积无显著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洪宸王猛猛朱芙瑶
关键词:遥感青藏高原水体气候
南黄海CSDP-2井晚泥盆世植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南黄海海域位于我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南黄海盆地属于中、古生代残留盆地基础上发育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依据其陆相断陷盆地的沉积展布范围及地层发育特征,自北而南可进一步划分出五个二级构造单元,即千里岩隆起、北部坳陷、中部隆...
白姣徐洪河
关键词:五通组泥盆纪古植物
文献传递
高分二号卫星影像融合方法与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7年
高分二号(GF-2)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的首颗"亚米级"卫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高空间分辨卫星影像的自给率。遥感影像融合是高分辨遥感处理和应用的关键流程,选择北京、大连和福州地区GF-2影像,采用彩色标准化变换(Brovey)法、相位恢复(Gram-Schmidt)法、色度空间变换(HSV)法、主成分变换(PCA)法和超分辨率贝叶斯(Pansharp)法共5种融合方法对实验区影像进行融合实验。首先对5种融合结果进行目视效果评价,然后构建了标准差、信息熵、平均梯度、相关系数和扭曲程度5个指标对融合结果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Pansharp法在图像信息、细节以及光谱都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Gram-Schmidt和PCA次之,HSV和Brovey色彩失真较明显,该结论可为GF-2卫星影像科研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江威何国金倪愿郑守住马瑞琪
关键词:影像融合图像处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