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作品数:211 被引量:788H指数:13
相关作者:朱俊瑞牟言波赵丹沈妮王晓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4篇政治法律
  • 52篇经济管理
  • 30篇社会学
  • 25篇文化科学
  • 22篇哲学宗教
  • 6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农村
  • 16篇乡村
  • 15篇社会
  • 12篇政治
  • 11篇政府
  • 10篇教育
  • 9篇社会治理
  • 8篇逻辑
  • 8篇民主
  • 7篇农民
  • 7篇主义
  • 7篇文化
  • 6篇社会学
  • 6篇基层社会
  • 6篇城镇化
  • 5篇伦理
  • 5篇共同体
  • 4篇学派
  • 4篇自治
  • 4篇刘宗周

机构

  • 191篇杭州师范大学
  • 9篇浙江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中共浙江省委...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浙江传媒学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宁波大红鹰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2篇卢福营
  • 11篇龚上华
  • 9篇赵宬斐
  • 8篇赵定东
  • 4篇赵光勇
  • 3篇王小章
  • 3篇张天杰
  • 3篇朱俊瑞
  • 3篇张超
  • 3篇王春光
  • 3篇曹瑞涛
  • 2篇戴冰洁
  • 2篇秦均平
  • 2篇熊兢
  • 2篇牟言波
  • 2篇张旭升
  • 2篇冯婷
  • 2篇张孝廷
  • 2篇何花
  • 2篇徐小明

传媒

  • 19篇杭州
  • 13篇浙江社会科学
  • 12篇观察与思考
  • 10篇浙江学刊
  • 9篇中共杭州市委...
  • 6篇杭州师范大学...
  • 5篇中国哲学史
  • 5篇创意城市学刊
  • 4篇北华大学学报...
  • 3篇新视野
  • 3篇探索与争鸣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社会学(智库...
  • 2篇社会科学
  • 2篇人文杂志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云南社会科学
  • 2篇社会学研究
  • 2篇中共福建省委...

年份

  • 13篇2023
  • 11篇2022
  • 9篇2021
  • 24篇2020
  • 46篇2019
  • 22篇2018
  • 20篇2017
  • 11篇2016
  • 6篇2015
  • 18篇2014
  • 11篇2013
2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前我国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及其破解路径被引量:1
2016年
农民市民化是指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农民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并逐渐变为市民的一种过程。城乡一体化是农民市民化的前奏,农民市民化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由于城市市民与政策制定者的认识障碍、历史上形成且现在仍旧具有羁绊作用的制度、不公平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农民自身的素质缺陷等因素,致使我国农民市民化面临许多困难。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改革落后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统一观念认知,增强农民综合素质,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
赵定东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化
变动与相通——论焦循数学与易学的关系
2022年
倚数注《易》是焦循易学的主要特点,因此理解焦循的数学思想是研究其易学的关键。作为焦循数学方面的代表作,《加减乘除释》一书指出加减乘除为数学之核心,其错综变化更是数理之所在。由此可见,焦循的数学是以加减乘除为核心的算术之学,他所关注的是大小各异的数字通过交易变化而形成的关联,以及加减乘除最终指向的不同数字的齐同相通。正是基于算学变化相通这一思想主旨,焦循将最能体现算术之旨的比例、齐同引入易学当中,用以解释卦象之间往复不穷的变动关系以及在变动中阴阳相孚相通的趋势。
褚叶儿
关键词:算学
“陌生人”:从秩序的他者到新秩序
2019年
秩序是社会关系、社会运行的一种稳定而持续的形态或者说格局,它通过人们的社会行动来维系和再生产,通常需要特定的伦理来调节和维持。在我国社会学中,作为对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秩序形态的刻画,最有名的恐怕莫过于费孝通先生“差序格局”这一术语了。在这种关系格局中,一个外来的陌生人是无法在其中定位的,因而,它只能成为外在于这种关系格局、这种秩序的“他者”。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大家都可以感受到的事实是:在社会的现代转型过程中,传统的“熟人社会”已然至少是正在成为明日黄花,而一个全然不同的“陌生人社会”则正在甚至已然来临。这意味着,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是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形态,必须型构和适应一种新的社会生活秩序。
王小章
关键词:社会生活秩序陌生人社会费孝通先生熟人社会他者
结构、情感与道德:道德转型的社会学探索
2023年
人类道德既有跨越特定时代、超越具体社会的恒常的一面,又有与特定时代、社会紧密相连的变易的一面。道德社会学习于联系特定的社会结构形态来探讨道德的根源、运行和功能,无疑更擅于分析考察后一方面。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社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既体现在制度(体制)、结构层面,也体现在精神、道德层面。实际上,至少从20世纪90年代始,面对发生在国人身上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变化,学界就有“道德滑坡论”和“道德爬坡论”的争论。不过,关于这一争论,只要深入思索一下就能发现,无论是“滑坡论”还是“爬坡论”,事实上都隐含着一个共同的预设,那就是都潜在地预设了道德之基本内涵的恒常性。
王小章
关键词:道德行为人类道德道德观念道德转型道德意识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的提升及重要经验——党领导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的实践被引量:1
2018年
五年规划记录了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脉络及成功经验,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治国理政全部活动的重要内容。党领导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的实践,就是党治国理政的实践。从党领导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至"十三五"规划这一实践来看,要更好地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必须不断提升党的治国理政能力;五年规划的实践又体现和提升了党的治国理政能力,成为党治国理政能力提升的实践基础和有效路径。这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牛玉峰刘晓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
可延扩性: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命力——写在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诞生十周年之际被引量:19
2014年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生命力具体表现为创新的可延扩性,即创新的核心内容、主要原则和精神实质在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可复制性。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首创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制度创新,经历了"制度形成——经验扩散——优化拓展"三个阶段。十年来,不仅在当地得到了持久坚持和持续发展,而且逐渐向外扩散,由村到县、市、省,直至全国农村,成为一项全国性的村级民主监督制度,呈现出强大的可延扩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创新的延扩主要受创新的内容和性质、创新的成本与收益、创新延扩的方式和手段、上级政府的态度、社会的关注度等因素的影响。
卢福营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
村规民约建设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的探索——基于杭州市余杭区的实践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村规民约是一种融历史沿袭的乡土性与由外部植入的现代性为一体的、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契约性规范。杭州市余杭区围绕提升村规民约的合法性、时代性、约束力展开实质性探索,形成了突出基础秩序建构功能的余杭样本,为实现亲仁善邻社区共同体的基层治理目标奠定了良好治理基础和载体。其公约建设体现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或者说,既是传统的现代复活也是现代的传统继承。
赵定东杨婷婷
关键词:村规民约
脑之伦理与伦理之脑——迈克尔·伽扎尼加的神经伦理思想
2015年
迈克尔·伽扎尼加(Michael Gazzaniga)是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被誉为"认知神经科学之父"。他的专著《伦理的脑》探讨了伦理学与神经科学的互动关系,尤其强调了神经科学对伦理学的启发意义。神经伦理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神经科学的伦理学",指对神经科学研究本身的伦理审视,探讨神经科学研究过程中对人脑进行干预以及神经科学技术应用是否合乎道德;二是"伦理学的神经科学",指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解释生命伦理问题、基本道德范畴(意志自由、责任)以及道德感产生等方面的意义。
汤剑波
结构、情感与道德:道德转型的社会学探索被引量:3
2023年
道德社会学将考察对象从道德哲学所思辨的抽象道德律转向由道德规范、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舆论三个基本层面所构成的经验性道德事实。构成道德事实的三个基本层面也是体现出道德情感性的三个层面。随着社会形态从传统的小共同体熟人社会向现代陌生人大社会转变,三个层面的道德情感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因应这种变化,道德形态也须作出相应调整,包括公德与私德相分立,在日常公德中突出“消极义务”,道德形式向普遍化和正式化转变等。总之,道德须从一种习传、不言而喻的“默认一致”形态向一种“反思性”的自觉形态转变。
王小章
关键词:道德情感道德转型道德社会学
乡村振兴要激活乡村社会的内生资源——“米提斯”知识与认识论的视角被引量:59
2018年
本文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出发,借鉴美国学者斯科特提出的"米提斯"认识论概念,对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内外"关系进行纯粹学理上的思考。作者认为,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要有"米提斯"的理念:谨守国家干预的界限;尊重地方特色和差异性,避免标准化;尊重地方性知识,激活和鼓励农民积极自主的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需要激活乡村社会内生资源。要将国家整体规划和地方自主探索结合起来,兼顾政策的普遍化与地方的差异性,鼓励地方自主探索和大胆创新;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处理好乡村发展和农民发展的关系;寻找乡村社会的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将关注点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富裕和社会的繁荣,在国家力量"整理"社会的进程中,要"重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调整地方行政机构与乡村社会自治的互动模式,激活和培植乡村社会的"米提斯",培育乡村社会的自治能力,进而促进乡村治理走向有序和善治。
赵光勇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