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校医院
- 作品数:38 被引量:102H指数:6
- 相关作者:薛华唐滨于利军高培国于利军更多>>
-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脑明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 1999年
- 李夏孙丽
- 关键词:脑明注射液急性脑血管病
- 社区健康人群脑供血比的年龄变化
- 目的 研究健康人群脑供血比的年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00例健康查体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脑血流量及心输出量,并记录测量其他相关一般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使用线性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脑供血比以...
- 李璠
-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性别BMI
- 乙二胺接触性皮炎30例
- 1989年
- 本文报道环氧玻璃钢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30例接触性皮炎。该生产分模型、调胶配料、固化浇铸与加工四道工序。接触物主要为:环氧树脂、乙二胺、间苯二胺,滑石粉与玻璃纤维等。环境中烟雾弥漫,且可闻及强烈刺激性臭味。工人徒手操作。
- 王连生校玉山
- 关键词:乙二胺间苯二胺调胶滑石粉接触性皮炎刺激性
- 异丙酚、氯胺酮对腭裂患儿全麻手术中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研究异丙酚与氯胺酮麻醉对小儿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35例ASAⅠ~Ⅱ级腭裂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插管后Ⅰ组(氯胺酮组,n=17)静注氯胺酮(1~2mg/kg),Ⅱ组(异丙酚组,n=18)异丙酚4~8mg/(kg·h)微量泵输注。监测麻醉前(T0)、插管后5min(T1)、切皮(T2)、手术开始后1h(T3)、术毕(T4)及拔管后(T5)低频(LF)、高频(HF)、低频高频比(LF/HF)和总功率(LF+HF)及MAP、HR、SpO2各值。结果:T1-T4各时点LF、HF、LF/HF及LF+HF显著降低(P〈0.05)。拔管后HRV各值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2组比较,T2-T5各时点Ⅱ组HRV各值明显低于Ⅰ组(P〈0.05)。T2-T5 HR、MAPⅡ组明显低于Ⅰ组(P〈0.05)。T5时点SpO2 2组明显低于T0-T4(P〈0.05)。Ⅰ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明显较Ⅱ组长(P〈0.05),且躁动哭闹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异丙酚在麻醉中降低血压、心率和抑制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强于氯胺酮,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恶心呕吐及躁动哭闹的发生明显优于氯胺酮。
- 秦秦李秀兰王晖兰自侃
- 关键词:异丙酚氯胺酮腭裂心率变异性
- 应用单臂外固定器治疗儿童四肢骨折被引量:2
- 1998年
- 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儿童四肢骨折31例,骨折愈合时间为8~10周,平均58天。此法具有以下优点:1.不需切开复位,不损伤软组织及骨膜,减少骨折断端的血供破坏,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2.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缩短了骨折愈合后的康复期,无关节僵硬等并发症;3.对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或邻近关节的骨折,不影响创面修复和局部换药;4.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小巧轻便,患儿带外固定器期间肢体仍可正常活动。
- 金辽沙王坤正高培国贺西京刘安庆王春生李浩鹏杨哲
- 关键词:四肢骨折外固定器骨折固定儿童
- 基于纤维支气管镜下灌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 王利
- 污染及感染环境影响小血管吻合的实验研究
- 1999年
- 用金葡菌在两组大白鼠(共120只)腹股沟区造成污染或感染模型,在污染或感染环境下行股动、静脉显微吻合。观察吻合血管15d通畅情况。结果显示:在污染区经清创后,吻合小血管15d通畅率为动脉90.6%;静脉88.5%。感染区内小血管吻合15d通畅率明显下降;动脉29.1%;静脉43.3%。因而认为:在污染环境下尽早清创后,行小血管吻合对通畅率影响不大。在感染区内,则应避免同有炎症的小血管吻合。必要时,移植正常血管,跨过感染灶,在正常组织内行小血管吻合。
- 杨大志李路平高培国郭玉霞王坤正陈君长赵龙柱杨哲李旭东
- 关键词:污染小血管动物实验血管吻合
- 儿童股骨头坏死不同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 1997年
- 采用非手术治疗、钻孔减压、髋关节滑膜切除、开窗减压松质骨植骨、缝匠肌骨瓣移植和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等方法治疗儿童股骨头坏死215例,其中161例经过1~15年的系统随访观察。依据CatterallX线分期,以髋关节功能和X线片改变为评定标准,观察不同分期的不同方法治疗适应症。
- 王坤正李志英鱼全生高培国李旭东张开放党晓谦刘安庆
- 关键词:儿童股骨头坏死
- 幽门螺杆菌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参与脑梗死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检测66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Hp抗体浓度,全血血小板表面活化依赖的膜糖蛋白CD62p的表达和各凝血指标的水平,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CD62p表达水平和凝血功能。结果:①脑梗死组Hp-IgG和Hp-Cag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脑梗死组Hp阳性患者血小板表面CD62p阳性率高于脑梗死组Hp阴性患者及对照组(P<0.05)。③脑梗死组Hp阳性患者PT、PTR及INR与Hp阴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APTT、TT及FIB差异显著(P<0.05),其中Hp阳性患者APTT、TT较Hp阴性患者缩短,而FIB含量高于Hp阴性患者。结论:Hp感染可能通过增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水平影响其凝血功能,参与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
- 吴海琴汤燕张欣魏玄辉王虎清张文婷张桂莲
-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血液凝固
-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治疗近况被引量:4
- 1999年
-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血液病,属祖国医学“虚劳”、“血证”、“温病”等范畴。中医治疗再障始于50年代,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治疗方法层出不穷。现就近年来较有特色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1 健脾补肾活血法 该法治疗再障,是在单纯补脾肾的基础上,又一新的发展。临床应用较多,适用于慢性再障或急性再障的慢性期。其根据脾肾亏虚是导致气血不足,生血障碍的根本原因;
- 孙小明梁静赵建安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