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计量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数:50 被引量:68H指数:5
相关作者:王鉴棋姚岚詹元灵汪婷熊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语言文字
  • 11篇文化科学
  • 11篇文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英语
  • 5篇教学
  • 5篇汉语
  • 3篇大学英语
  • 3篇对外汉语
  • 3篇语言
  • 3篇习得
  • 3篇课程
  • 3篇跨文化
  • 3篇交际
  • 3篇翻译
  • 2篇大学生
  • 2篇对外汉语教学
  • 2篇新人
  • 2篇叙述声音
  • 2篇意象
  • 2篇英语自主
  • 2篇英语自主学习
  • 2篇语料
  • 2篇语料库

机构

  • 41篇中国计量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外国语学...

作者

  • 5篇高照成
  • 4篇詹元灵
  • 4篇李宏英
  • 3篇余姿
  • 1篇刘建军
  • 1篇姚岚
  • 1篇王鉴棋
  • 1篇方汉文
  • 1篇胡敏琦
  • 1篇王婷婷
  • 1篇连红
  • 1篇黄蕾
  • 1篇林雅
  • 1篇林玲
  • 1篇汪婷
  • 1篇张媛媛
  • 1篇王华勇
  • 1篇彭飞
  • 1篇梁晶
  • 1篇于晓

传媒

  • 10篇科教导刊(电...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文教资料
  • 1篇中国市场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职教论坛
  • 1篇中国档案
  • 1篇当代语言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学术探索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少年
  • 1篇现代语文(上...

年份

  • 9篇2018
  • 18篇2017
  • 14篇2016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建认知互动的翻译教学翻转课堂被引量:4
2018年
以认知互动为特征的翻译教学翻转课堂体现出教学理念、教学关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资源利用的变化,有利于学生广泛、深入参与翻译过程,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积极思考和探究知识,有效建构所学翻译知识的意义。这样的课堂拓展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翻译的兴趣。翻译教学翻转课堂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学风。翻译教学翻转课堂将逐渐成为翻译教学的新趋势。
高华丽
关键词:翻译教学认知互动
西方主体性与非历史化: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批评——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学阐释学视角被引量:2
2017年
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强调民族主体性,同时认为只有以历史主体性话语对文本进行阐释,才能揭示文本的意义。夏志清运用"新批评"与自由主义观念,在其所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肆意评判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中国作家及其作品,因而使得阐释主体与被阐释的中国文本之间没有形成历史主义主客体关系。特里·伊格尔顿称这种批评为"个体自由主义"的现代复归。马克思主义阐释学主张以历史主义的民族主体性来揭示文本意义,才是真正具有现代价值的阐释方法。
高照成
关键词:非历史化《中国现代小说史》詹姆逊
地域文化与大冶方言词汇
2017年
大冶方言词汇的产生与发展受制于大冶特定的地域文化,这在地理类词语、饮食类词语、农业生产类词语、生活器具类词语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熊雯
关键词:地域文化大冶方言方言词汇
同声传译实验室在BEC口试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2016年
本文是根据中国计量学院外国语学院同声传译实验室使用情况和目前大学生报考BEC时在口试中遇到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研究提出同声传译室的情景模拟法对学生提高BEC口语实战能力的意义和作用,以求更好地开发已有资源,在今后的学校考点备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婷婷李宏英余姿
关键词:BEC
《红浮萍》中的女性诉求与空间哲学
2017年
《红浮萍》是加籍华裔女作家李彦在其英文小说《红土地的女儿们》(Daughters of the Red Land)的基础上译写而成的。作者用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娴熟的写作技巧向读者呈现了中国特殊历史时期不同女性的命运。本文基于亨利·列斐伏尔和戴维·哈维的空间理论,从自然空间中的故园情怀、精神空间里的爱情想象以及社会空间里的身份追寻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剖析了那个时期中国女性的殷切诉求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杨丽
关键词:《红浮萍》自然空间社会空间
玛丽安·摩尔诗歌中的中国文化意象被引量:1
2016年
美国现代诗人玛丽安·摩尔的诗歌借鉴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审美特性,由此扩展了美国现代诗歌的艺术疆域;其所建构的诸多意象弥合了中美文化间的差异,以中国诗文书画互相关联的总体性审美原则推进了美国诗歌意象的转型,进而促成了中美文艺对话的"阐释共享"。摩尔的诗歌创作不仅创造出了具有符号性与写意性的"文化意象",而且以"中国龙"为核心建构出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挚爱与认同。
高照成方汉文
关键词:文化意象
“世界文学”:一个乌托邦式文学愿景被引量:6
2016年
"世界文学"是一个与"世界主义"思潮密切相关的概念,就其基本含义来说,是指世界上多个民族和国家文学的汇集和交流。无论是歌德还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谈及"世界文学"时强调的都是多个民族和国家之间文学的接触与交流,并进而形成为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一部分。但近年来,以美国学者达姆罗什为代表的国内外学者们却偏离了上述先驱者们的初衷,过多地聚焦于本应主要作为不同语言之间文学交流实践的"世界文学"的概念探讨。该种倾向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走入了一个明显的误区。
高照成
关键词:世界文学民族文学《共产党宣言》跨文化交际
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和芝诺知识圆——论第二语言的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及其相互关系
2017年
文章从认知心理学和二语习得领域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概念区分出发,以个体对知识的意识和知识在个体头脑中的_离散程度两个维度枸建隐性知识和農性知识的认知图式为基础,分别_论述隐牲知识、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关系,并提出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现。
林玲
关键词:二语习得显性知识
浅析从苏格拉底到孔子的信仰差异
2017年
苏格拉底作为西方文化的先贤,他为人处世的态度,在哲学上的巨大贡献以及对理性信仰的追求一直以来是人们讨论与研究的热点。同时,与苏格拉底处于不同地理文化环境中的东方文化的先贤孔子,其宗教信仰与苏格拉底相比有极大的不同。苏格拉底坚持以生命为代价的理性之神与孔子的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以及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世界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述说着东西方异同的宗教信仰观念。
陈晨叶奕晨
关键词:苏格拉底孔子鬼神
流浪与痛苦:阿诺德对“永恒”价值的探索
2016年
《菲洛美拉》的"痛苦"和"流浪"两大主题,阐释了阿诺德对19世纪现代社会转型的文化焦虑。夜莺的歌声抒写了诗人追求济世良方而不得的内心痛苦;而"流浪"主题揭示了诗人在批评自己是逃避失败的流浪者。最后,诗人用"永恒"二字表明了自己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菲洛美拉》见证了阿诺德文化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王华勇
关键词:流浪永恒文化焦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