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临床医学院
- 作品数:140 被引量:319H指数:10
-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哲学宗教更多>>
- 神经导航虚拟现实技术联合C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虚拟现实技术联合C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3月21日-2023年10月2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某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实习的6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名,两组学生均全程参与围手术期各环节,并结合C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参与传统的开颅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术前准备和手术过程;观察组学生全程参与多模态神经导航引导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术前计划制作及手术全程,并观摩术中虚拟现实显影技术;实习结束后统计两组学生对神经外科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水平,并调查两组学生的实习满意度。结果 出科考试成绩,观察组理论测试总成绩74.67±4.87高于对照组68.33±7.47;观察组临床技能总成绩为75.50±7.86,高于对照组总成绩64.83±7.15。结论 观察组对教学方式、临床能力、工作难度预期、专业趣味性、研究生报考专业倾向和未来职业选择等结果较对照组更符合培养目标,精神导航虚拟现实技术联合CBL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能提升教学效果和神经外科专业吸引力。
- 陈云照张瑞剑韩志桐
- 关键词:神经导航虚拟现实CBL神经外科实习教学
- 基于常规临床检验指标构建子痫前期风险预测模型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利用常规临床检验指标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子痫前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342例子痫前期患者和346例健康孕妇的4项常规临床检验指标(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项和凝血四项)。应用LASSO和Tuning Relief F(TURF)以指标数据为特征进行打分选择,评估常规临床检验指标。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K-nearest neighbor(KNN)和XGBoost构建人工智能预测模型。通过SHAP解释特征如何影响模型并做出决策。结果基于TURF特征选择策略,KNN在仅使用7个特征指标的情况下预测性能最优,分别是尿蛋白、尿电导率、碱性磷酸酶、血尿酸、乳酸脱氢酶、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和淀粉酶。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82.55%和82.56%;聚类分析表明,使用7个最优特征指标相较于87个全部特征指标具有更好的效果。SHAP解释结果表明,尿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对模型做出正确决策有显著影响。结论常规临床检验指标可以用于预测子痫前期,且通过特征选择策略可以在降低特征维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预测性能。
- 王浩乌永嘎郭玉婷梁雨朝李海成周健夏书琴左永春
- 关键词:子痫前期
- 远程康复督导结合冲击波治疗在踝关节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远程康复督导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康复模式,冲击波治疗(ESWT)是骨科疾病的新型康复技术。以踝关节创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明确了远程康复督导结合ESWT对踝关节创伤术后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指标包括: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踝关节功能的美国足踝学会踝后足评分(AOFAS)及预后距骨软骨损伤(OLT)发生率。踝关节术后远程康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4%(33/76),后续ESWT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组患者的VAS,提高AOFAS,其术后1年的VAS、AOFAS、OLT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并发症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ESWT可显著改善康复期并发症患者的疼痛及关节功能,提高其康复进度,有效抑制OLT的发生,最终达到与对照组一致的康复水平。
- 傅冠达吴海贺齐岩松王永成马秉贤徐永胜
- 关键词:冲击波治疗康复评定
-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离率、标本来源和病区分布以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分离出的CRE274株,分析不同菌种CRE的分离率、主要病区CRE的分离率和检出CRE的细菌类型、病区分布和标本来源,比较246株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2771株非CR-KP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析274株CRE对1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CRE分离率为1.9%(274/14476),其中CR-KP的分离率最高,为8.1%(246/3040)。274株CRE中CR-KP246株(89.8%)、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阴沟肠杆菌15株(5.5%)、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11株(4.0%)、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产酸克雷伯菌2株(0.7%);病区来源构成比最高为重症监护病房,占36.5%(100/274),其次为干部保健病房,占20.8%(57/274);标本来源中痰液占43.4%(119/274)、尿液占32.5%(89/274)。246株CR-KP除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78.9%外,对其他17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达90.7%~100%,而2771株非CR-KP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35.9%,CR-KP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CR-K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74株CRE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80.3%~100%。结论CRE分离率较高,病区分布主要为重症监护病房和干部保健病房,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和尿液,CRE耐药分析结果呈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临床应加强消毒、隔离等预防工作并科学使用抗菌药物。
- 崔秀格吴忠伟王珊珊赵建平
- 关键词:多重耐药
- 2017~2021年某医院白念珠菌的菌株分布及耐药监测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某医院2017—2021年白念珠菌的菌株分布以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白念珠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白念珠菌的菌株分布和药敏实验结果。结果共分离出2415株白念珠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和分泌物,分别占39.01%(942/2415)、31.14%(752/2415)、17.31%(418/2415)。临床科室分布主要来自保健病房、呼吸与危重症病房和妇产科,分别占30.72%(742/2415)、19.50%(471/2415)和14.00%(338/2415)。白色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5种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0.01%~1.48%、0.01%~0.42%、0.87%~2.74%、0.21%~1.24%和1.01%~3.37%。白念珠菌的耐药变迁情况不明显。结论本院最常见的念珠菌为白念珠菌,2020年和2021年两年的分离比例较前三年呈下降趋势,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较低。
- 李敏赵建平
- 关键词:白念珠菌耐药监测
- 基于AI的多组学分析方法鉴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价值
- 2023年
- 目的:旨在评估基于影像组学特征和常规临床信息(包括临床症状及临床检验数据)的多组学模型在区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方面的分类性能。方法:收集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引起的COVID-19确诊患者和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CAP确诊患者临床及胸部CT影像资料,基于数据集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临床特征模型、多组学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评估每个模型的分类性能。结果:选择8个影像组学特征和7个临床特征来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临床特征模型、多组学模型。在测试集中,影像组学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59,临床特征模型AUC为0.853,多组学模型AUC为0.9。结论:基于AI的多组学分析方法构建的多组学模型分类性能高于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特征模型,对COVID-19和CAP的鉴别诊断具有可行性。
- 王晓兰赵建华
- 关键词:人工智能社区获得性肺炎
- 基于CT征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分型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胸部CT征象与临床分型关系,提高对COVID-19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COVID-19的胸部CT资料,男40例,女35例,平均年龄(46.2±17.2)岁,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A、B和C组,比较3组病例胸部CT病灶分布、累及肺叶侧别、数目和密度等表现与临床分型的差异。结果:75例Omicron变异株感染COVID-19患者均有流行病学史;性别在各临床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轻型及普通型患者;在左肺上叶、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分布均高于普通型,重型患者病灶在左肺下叶、双肺分布高于普通型。病灶均以磨玻璃密度影、实变为主;重型、危重型占比在A、B和C组中呈递增趋势,其病灶范围较普通型大。结论: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COVID-19患者均有流行病学史,不同年龄组患者的临床分型、胸部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熟悉这些特征有助于重症COVID-19预测。
- 刘婧柴军梁丹艳闫昕吕高星刘宇王晓兰赵建华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临床分型
-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
- 2025年
- 心血管疾病在全球的发病率较高,炎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密切。多项研究表明,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与炎症反应相关。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作为炎症的综合指标,较单一的炎症指标更能反映机体的炎症状态,且SII对心血管疾病具有更精准的预测能力。该文介绍SII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的预后价值。
- 李婷贾宇赵兴胜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 中药干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假单胞菌属,其包含的耐药机制错综复杂,极易形成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multiple-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MDR-PA),也被称为超级细菌,是较棘手的院内感染致病菌之一。中药能够从多个切入点干预MDR-PA耐药性,有抑制甚而逆转PA耐药性的可能,叙述了PA的多种耐药机制。本文总结了目前中药抑菌的途径,展现了中药抗耐药的美好前景。
- 冯江涛赵建平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中药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115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 2024年
- 目的 为创伤性颅脑损伤(TBI)住院患者的诊疗提供临床依据,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尽早判断,以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 115例TBI患者信息,主要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住院时间分布、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原因、治疗方法以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特点。结果 2 115例TBI患者中,男性占72.86%,女性占27.14%,各年龄段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是发生颅脑损伤最多的职业;主要受伤原因是交通事故(44.07%),其次是跌倒伤(28.18%);从住院月份分析,6月—10月是颅脑损伤发生的高峰期。结论 呼和浩特市TBI的发生在年龄、性别、受伤原因、时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不同职业特点及颅脑损伤发生的高峰时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预防及干预措施,以期降低呼和浩特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颅脑损伤的救治效率和水平。
- 刘玮珉张瑞剑韩志桐孙鹏邢栋杨文博张琳熊佳宝王诗秋
- 关键词:颅脑损伤流行病学分析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