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52 被引量:196H指数:8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会议论文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8篇小麦
  • 19篇染色体
  • 15篇染色
  • 15篇黑麦
  • 10篇基因
  • 8篇易位
  • 8篇抗病
  • 7篇白粉
  • 7篇白粉病
  • 6篇探针
  • 6篇抗病性
  • 6篇寡核苷酸
  • 6篇寡核苷酸探针
  • 6篇核苷酸
  • 5篇染色体易位
  • 5篇小麦-黑麦
  • 5篇小麦品种
  • 5篇抗白粉病
  • 5篇抗性
  • 5篇N

机构

  • 52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成都农业科技...
  • 1篇重庆市农业科...
  • 1篇南充职业技术...
  • 1篇绵阳市农业科...
  • 1篇四川省南充市...

作者

  • 11篇任正隆
  • 5篇杨足君
  • 5篇唐宗祥
  • 3篇罗培高
  • 2篇刘太国
  • 2篇李光蓉
  • 2篇舒焕麟
  • 2篇陈万权
  • 2篇周建平
  • 2篇高利
  • 2篇倪薇
  • 2篇张怀琼
  • 2篇晏本菊
  • 2篇刘博
  • 2篇符书兰
  • 2篇占爱瑶
  • 1篇郭秀荣
  • 1篇余国东
  • 1篇原宗英
  • 1篇杨家秀

传媒

  • 8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植物保护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遗传
  • 2篇中国遗传学会...
  • 2篇第八届全国小...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南方农业
  • 1篇2014全国...
  • 1篇2003年全...
  • 1篇2005年全...
  • 1篇第六届全国小...
  • 1篇中国遗传学会...
  • 1篇2018中国...

年份

  • 4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3
  • 4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果树的体细胞胚发生被引量:66
1999年
本文综述了影响果树体细胞胚发生的主要因素以及果树体细胞胚高频率发生、同步化控制措施及成熟与转化的条件,列表统计了离体培养体细胞胚发生的果树种类及部分果树体胚发生的培养基。
汤浩茹王永清任正隆
关键词:离体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果树
小麦品种绵麦37和绵麦367抗白粉病基因的FISH分析及分子检测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小麦品种绵麦37和绵麦367所携带的白粉病抗性基因,首先以OligopSc119.2-1(可检测小麦染色体结构变异)、Oligo-pTa535-1(可检测小麦染色体结构变异)和pDb12H(可检测簇毛麦染色体)为探针,对这两个小麦品种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然后利用与Pm21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NAU/xibao15对这两个小麦品种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绵麦37和绵麦367都含有1对6VS/6AL易位染色体,且均携带Pm21基因。
王洋洋邱玲李萌汤述尧符书兰唐宗祥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FISH
绵麦37及其衍生小麦品种(系)的6VS/6AL易位染色体结构演变被引量:1
2019年
绵麦37是四川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含6VS/6AL易位染色体,高抗白粉病。为了明确6VS/6AL在其衍生品种中的传递情况,本研究利用寡核苷酸探针和ND-FISH技术对内麦8号、绵麦37的衍生品种(系)和部分相关亲本共17份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麦8号、绵麦37及其9个衍生品种(系)都含有1对6VS/6AL易位染色体,其中内麦8号、绵麦37、绵麦51、绵麦285、绵麦1416、绵麦1419和绵麦1618的6AL长臂上带有寡核苷酸探针Oligo-713的信号,而其余4个衍生品种(系)的6VS/6AL染色体无该探针信号,说明绵麦37衍生品种(系)中的6VS/6AL染色体出现了新型结构变异。根据系谱和其他亲本的ND-FISH分析结果可以推测,这种结构变异是由6VS/6AL易位染色体与小麦6A染色体在长臂上发生重组交换引起的。
杜海梅李生荣何员江唐宗祥符书兰任勇
关键词:小麦
水稻基因组MSAP指纹图谱构建及DNA甲基化修饰位点分离、鉴定
本研究采用 EcoR Ⅰ和 Hpa Ⅱ/Msp Ⅰ双酶切建立适合于水稻基因组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分析体系...
张勇邓科君张韬杨足君彭金华李光蓉任正隆
关键词:水稻表观遗传MSAP
小麦染色体2B的精细遗传结构
染色体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部份RNA组成,是基因的携带者。深入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在动植物的改良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连锁分析通过对同一遗传位点在不同个体中等位基因的不同(多态性)来研究同一染色体上两个或多个位点之间的...
罗培高张怀渝张怀琼任正隆
关键词:基因染色体连锁图
物理学知识原理向遗传学教学渗透的实践与思考
遗传学是生物学科的核心课程,在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中起作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遗传学的知识原理与物理学的知识原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于遗传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加之学生的在中学阶段所学的遗传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
罗慎罗培高
关键词:知识原理物理学知识教学渗透
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中的染色体结构变异被引量:3
2015年
用黑麦(Secale cereale L.)自交系Kustro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绵阳11杂交,获得了八倍体小黑麦MK,再用绵阳11与MK回交,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从回交后代中筛选到含1条1BL/1RS易位染色体的植株13FT-100。为了筛选含有变异染色体的姊妹1BL/1RS易位系,用FISH方法对植株13FT-100的自交后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个后代植株中,1条6B染色体在核仁组织区断裂,造成6BS端部缺失;而在另1个后代植株中,1条1BL/1RS易位染色体的1BL端部Oligo-p Sc119.2-1信号缺失。变异6B染色体可以用来研究6BS臂从核仁组织区到端部区段的功能,变异1BL/1RS易位染色体可以用来研究1BL的变异对1BL/1RS易位染色体发挥功能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小麦远缘杂交后代,应多留意小麦染色体结构的变化,获得具有新型结构的小麦染色体或易位染色体可能对小麦育种研究更具重要意义。
陈雷李萌王洋洋邱玲汤述尧唐宗祥符书兰
关键词:小麦黑麦1BL/1RS染色体变异
抗病小麦-黑麦新异染色体系的创制和分子细胞学鉴定
白粒黑麦(S.cereale L.cv.Baili)是一个具有抗白粉病、条锈病和赤霉病等多种抗性的中国栽培黑麦。为了实现白粒黑麦抗病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本研究以白粒黑麦自交系为抗源供体亲本,绵阳15(My15)为不含黑...
粟永英但佳筠房凤丽唐宗祥张怀渝
关键词:小麦-黑麦抗病异染色体系细胞学鉴定
抗白粉病基因Pm8在四川小麦中遗传表达初步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用Giemsa-C带技术鉴定了48个含1RS/1BL染色体的小麦材料,并对其抗白粉病基因Pm8的遗传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用对Pm8非毒性的小麦白粉菌系接种这些品系,结果表明:21个小麦品系1RS/1BL染色体上的抗白粉病基因Pm8未表达,24个具有Pm8抗性,3个品系可能含有除Pm8外的其它基因或组合。我们认为,在四川小麦中的含1RS/1BL染色体的品种(系)中Pm8基因的不表达也是白粉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在利用1RS/1BL染色体于四川小麦高产育种中应注重其抗病性,并发掘新的抗白粉病资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足君任正隆
关键词:染色体易位抗白粉病基因表达抗病育种小麦
高产抗病适应性好的小麦新品种川农8号
川农8号是四川农业大学培育的含1RS/1BL易位染色体的高产抗病适应性好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为弱春性,中熟。苗期长势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8克左右。产量高,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抗病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