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作品数:781 被引量:2,354H指数:20
- 相关作者:谢朝云熊芸胡阳闫飞莫立显更多>>
- 相关机构:遵义医科大学管理学院遵义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卫生管理学教研室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穴位电刺激技术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探查
- 2020年
- 探查穴位电刺激技术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5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研究组进行穴位电刺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麻醉前后血液中内皮素(ET)、血浆皮质醇(Cor)水平。结果 术中,研究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术后研究组的平均应答时间、睁眼时间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插管时、手术结束后研究组的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or水平明显低对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穴位电刺激技术进行麻醉能有效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和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减短苏醒时间。
- 潘正举莫品军谭健刘璐
- 关键词:骨科手术麻醉
- 反馈激活STAT3调控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拉帕替尼耐药的机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在HER2阳性BT-474乳腺癌细胞拉帕替尼耐药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建立BT-474耐拉帕替尼细胞株(BT-474~R)。Western blot检测耐药标志蛋白P-gp的表达,MTT法检测BT-474~R细胞的IC_(50)。Caspase-Glo~?3/7法检测拉帕替尼BT-474~R与BT-474细胞的Caspase3/7酶活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IL-6、p-STAT3、STAT3、Cleaved Caspase 3的蛋白表达水平;RNAi法沉默STAT3基因表达;Caspase-Glo?3/7法和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沉默后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BT-474~R组P-g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T-474组(P<0.05)。拉帕替尼增强STAT3活性,沉默STAT3基因可恢复BT-474~R细胞对拉帕替尼的敏感度、增加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和Caspase3/7酶的活性(P<0.01)。沉默STAT3增强了拉帕替尼诱导的耐药细胞凋亡(P<0.01)。拉帕替尼诱导的IL-6表达和分泌激活STAT3,用IL-6抗体抑制拉帕替尼诱导的IL-6,可以阻止拉帕替尼刺激STAT3活性。结论拉帕替尼通过诱导BT-474细胞分泌IL-6激活STAT3信号通路,增加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对拉帕替尼的耐药性。
- 胡晓红柏华段娟娟雷秀张启芳
- 关键词:HER2阳性乳腺癌拉帕替尼白介素-6
- 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比较应用全身和椎管内两种麻醉方案在老年骨科患者手术中对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均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案和术后静脉镇痛;实验组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和术后椎管内镇痛。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和术前术后不同时间段MMSE评分以及术后不同时间段认知障碍发生率进行详细记录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睁眼时间以及语言陈述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差异不显著,而术后不同时间段,实验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骨科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镇痛方案,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较好,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莫品军潘正举蒙兴虹谭健刘璐周洪春
- 关键词:骨科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术后镇痛
- 麻醉可视软性喉镜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
- 2022年
- 在临床麻醉中,术前对病人气道情况的预评估,还有气管插管工具的正确选择,决定着气管插管的成功与否。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麻醉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能够及时吸出气道内分泌物或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气管插管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抢救能否成功、患者能否安全转运及患者预后情况。而成功的气管插管和围术期气道的管理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有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麻醉相关并发症是气道管理不善所致。而气道管理又分为两类:正常气道和困难气道(明确的困难气道和可疑的困难气道);大约85%的困难气道可以通过术前评估发现,有预见的准备跟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患者的安全系数。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在(贵州医科大第三附属医院)的手术患者80例,ASA:Ⅰ级或Ⅱ级行择期手术的病人,排除标准:小下颌、颈短、头部后仰受限、张口度1-3cm、甲颏间距小于6cm、Mallampati分级为Ⅲ级以上,无上呼吸道疾病等情况,病人无高血压病史,心肺功能都良好。随机的把病人分为两组:可视软喉镜组(A组)、普通喉镜组(B组)各40例,观察两组病人声门暴露的程度与时间、插管用时,诱导前后、插管时、插管后5分钟。结果 可视软喉镜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普通喉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视软喉镜在一定范围内可缩短困难气道插管时声门暴露的时间及插管时间,提高插管的安全性,增加成功率,大大减少了插管时患者心率血压的波动和术后咽喉部不适感。
- 刘璐
- 关键词:困难气道气管插管
- 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效果。方法:借助自行设计问卷的路径,对我院2013级护理48名实习生实施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较高,影响因素有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师资力量以及能力培养等方面,其中在师资力量和能力培养方面满意度差别较大(P<0.05)。结论:临床教学应注意对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重视护理实习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高实习生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 谢晓应文儒敏丁晓荣
-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教学满意度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针对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或者单髁置换术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该院76例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例,并以其手术方案分组,观察组采取单髁置换术方案治疗,对照组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术后直腿抬高用时(3.12±0.89)d、主动屈曲至90°用时(4.27±1.05)d均短于对照组的(4.53±1.26)、(5.52±1.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4、3.429,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为(99.31±6.26)、(109.59±7.16)、(115.97±6.82)°均大于对照组的(93.17±5.24)、(103.26±6.06)、(111.26±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8、4.081、5.306,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2.63%低于对照组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3,P<0.05)。结论针对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单髁置换术均可促进其术后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然而单髁置换术有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 杨杰彭吾训陈品奇朱文龙刘慧
-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单髁置换术
-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 2016年
- 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到2015年11月期间在本院实施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康复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采用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与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1%(27/31),对照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67.74%(21/31),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各项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行为,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应用价值比较突出。
- 王芳朱红妞黄小兰陈素艳姜春芬吴晶
-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康复护理
- 人性化管理措施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2016年
- 探析人性化管理方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共60人,对其进行人性化管理。具体办法包括人文关怀、安全关怀以及开展良性竞争的活动。结果:经对比发现,与管理措施实施前相比,管理措施实施后,护理人员感到自我技能水平充实和自我心情愉悦的人数显著增加,且管理措施实施后,与同事关系融洽、对待患者态度亲切的人数显著增加,发生护理投诉事件的人数显著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措施,将会大幅度提高其护理技术、心情愉悦程度以及人际关系。此种方式适宜在医院内广泛开展。
- 郭显凤
-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护理管理
- 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危险因素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4月至2017年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682例、年龄≥60岁的老年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1个可能与老年V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70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15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7分、吸烟史、慢性心肺基础疾病史、糖尿病史、入住ICU、保留导尿、深静脉置管、感染类型(迟发型)、机械通气时间> 15 d、多重耐药菌感染、真菌感染、联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血清白蛋白浓度(<35 g/L)、器官损害数目≥3个、血糖(≥10 mmol/L)、血红蛋白浓度(<90 g/L)等19个因素均是老年患者VAP死亡的危险因素(P<0. 05),其中APACHEⅡ评分> 15分(OR=2. 463,95%CI 1. 461~4. 151)、机械通气时间> 15 d(OR=2. 521,95%CI 1. 658~3. 833)、多重耐药菌感染(OR=5. 623,95%CI 1. 973~3. 331)、真菌感染(OR=6. 298,95%CI 1. 809~3. 375)、糖皮质激素(OR=2. 061,95%CI 1. 255~3. 384)、血清白蛋白浓度(<35 g/L)(OR=3. 267,95%CI 1. 385~2. 127)、器官损害数目≥3个(OR=3. 407,95%CI 2. 144~5. 416)、血糖(≥10 mmol/L)(OR=2. 736,95%CI 1. 100~1. 735)等8个因素均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VAP患者死亡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采取以防治主要危险因素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其死亡率。
- 谢朝云陈应强熊芸孙静杨忠玲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探究神经外科围手术期高危因素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基于本院自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神经外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结归纳围手术期的高危因素,为预防并发症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的优于对照组3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6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高危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全面有效的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田喜贞王小静
- 关键词:神经外科围手术期高危因素护理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