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211 被引量:334H指数:8
相关作者:杨明堂邹焕梅王德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0篇文化科学
  • 59篇政治法律
  • 45篇经济管理
  • 18篇哲学宗教
  • 8篇社会学
  • 5篇历史地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7篇教育
  • 22篇文化
  • 19篇高校
  • 17篇主义
  • 16篇大学生
  • 16篇乡村
  • 14篇政治
  • 13篇共产党
  • 12篇思政
  • 11篇中国共产党
  • 11篇社会主义
  • 11篇思想政治
  • 11篇国共
  • 10篇企业
  • 9篇优秀传统文化
  • 9篇政治教育
  • 9篇治教
  • 9篇思想政治教育
  • 9篇教学
  • 8篇人民

机构

  • 184篇山东建筑大学
  • 11篇山东大学
  • 8篇山东财经大学
  • 7篇中国青年政治...
  • 4篇中共中央编译...
  • 3篇中共中央党校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山东青年政治...
  • 2篇齐鲁师范学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5篇王长义
  • 4篇丁燕
  • 2篇巩克菊
  • 1篇丛俊滋
  • 1篇李德显
  • 1篇崔桂田
  • 1篇王丽
  • 1篇邹焕梅
  • 1篇王演艺
  • 1篇王长峰
  • 1篇司志宾
  • 1篇张昭炜
  • 1篇解永照
  • 1篇孙友敏
  • 1篇张玉龙
  • 1篇李海青
  • 1篇秦凤鸣
  • 1篇丁燕
  • 1篇赵林胜
  • 1篇张文雅

传媒

  • 9篇齐鲁师范学院...
  • 9篇山东青年政治...
  • 8篇山东社会科学
  • 8篇中共济南市委...
  • 4篇农村经济与科...
  • 4篇长春大学学报
  • 4篇领导科学论坛
  • 4篇中国军转民
  • 3篇理论学刊
  • 3篇中国成人教育
  • 3篇宁夏党校学报
  • 3篇山东商业职业...
  • 3篇济宁学院学报
  • 3篇山东省社会主...
  • 2篇世纪桥
  • 2篇汉字文化
  • 2篇当代世界社会...
  • 2篇合作经济与科...
  • 2篇南方农机
  • 2篇山西农经

年份

  • 5篇2025
  • 25篇2024
  • 34篇2023
  • 41篇2022
  • 20篇2021
  • 19篇2020
  • 10篇2019
  • 18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2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好精神生活需要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被引量:4
2020年
新时代满足大学生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产生、内容和新时代特质的分析,发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方面存在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教育内容与多元需要之间存在落差;二是教育方式与主体体验之间存在不契合;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新生活方式之间存在不协调。为解决这些问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三个方面的方法创新:一是通过"内容创新",满足大学生多元美好精神生活需要;二是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体验;三是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大学生网络美好精神生活的引导。
巩克菊张国岭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群体正义视角下环境正义的核心议题及现实意义
2020年
环境正义作为公平正义原则在环境领域的前沿论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诉求之一。群体正义层面的环境正义主要是指在环境利益的分配和享用,环境负担和环境风险的承担等方面的公平,以及对公民基本环境权益的平等保护,其核心议题其主要包括环境正义的多维向度,环境正义对社会共同体的必要性、环境非正义的主要表现和机制成因,以及维护环境正义的基本原则等。这些核心议题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保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环境正义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实践底线和关键环节,维护环境正义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在规定。
刘海霞于恬
关键词:环境政治环境正义生态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5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主要落脚点。提高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水平关键在于人才,加强高素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内生动力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效能不充分、机制不健全等短板,针对高素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应提升高素质农民的内生动力,加强对高素质农民的重视程度,加强高素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高高素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健全高素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隋灵灵苏新乐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机制探究
2021年
实践育人是提高高水平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家全面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分析了高校构建协同视域下实践育人机制的意义,围绕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实践育人目标,提出了构建协同实践育人机制的路径,为高校建立协同视域下的实践育人机制提供了参考方案,在改革教育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及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董欲晓郝芸芸郭冉
关键词:实践育人育人机制
试论王尽美的劳工教育思想
2018年
王尽美对劳动人民接受教育的困难有切身感受,五四大潮的洗礼、建党活动、出外考察的经历,让他认识到教育在改变命运中的重要性。他创办各种机构为劳动者提供学习机会;他鼓励工人们组织起来,结成团体,维护自身利益;他倡导教育立法,强调以法律保障工人的受教育权,积极推动劳动立法运动;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样的方式宣传革命理论;他认为教育的不平等起源于经济的不平等,要普及教育,就必须推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王德勇王蕾
关键词:王尽美劳工教育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哲学思考被引量:1
2022年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树立科学的哲学思维方法。首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是实现二者有效衔接的重要前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真谛,需秉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重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二者有效衔接的内在要求。通过有效衔接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最后,坚持系统思维是二者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五个方面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行全方位有效衔接。
张欣雨刘敏敏
关键词:有效衔接人民观认识论系统观
网上政务服务赋能小微企业经营绩效:事实考察与机理分析
2025年
利用中国小微企业调查数据的微观企业数据,考察网上政务服务对小微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上政务服务提升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绩效,且主要通过在线服务的交互性发挥正向作用,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网上政务服务赋能小微企业的传导路径主要是通过减少企业的社会资本投资、降低无需贷款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发挥作用,且对更为重视宣传的小微企业来说赋能更为明显。
曹雪姣曹丹陈珊
关键词:经营绩效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被引量:5
2022年
大学生是青年团体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他们正处于三观还未成熟,人生尚且需要正确的罗盘引领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还处于新媒体时代,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进而针对性地对大学生们加以引导,可促进大学生立正身、弘正气、赴正道。本文主要论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概念、表现以及成因,分析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正向引导措施。
赵敏杨玲玲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新媒体
美好生活视域下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2021年
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体现。美好生活视域下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为逻辑起点、以破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为着力点、以实现农村文化整体协调发展为落脚点,不断解决城乡间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而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就其具体实践而言,通过创新文化供给模式、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改善农村文化领域的发展环境,缩小城乡间文化发展的差距,实现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张鹏房柄含
关键词: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内在逻辑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路径和载体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应从政治培训、机制建设、组织建设、实践活动四个方面,探索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路径和载体,为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汇聚更大合力。
李少琳牟晓阳
关键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