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4 被引量:207H指数:9
相关作者:张蕾青汤华方昕何建文林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6篇肝炎
  • 26篇病毒
  • 22篇乙型
  • 22篇乙型肝炎
  • 18篇肝炎病毒
  • 15篇乙型肝炎病毒
  • 8篇疫苗
  • 8篇基因
  • 5篇细胞
  • 5篇基因变异
  • 4篇免疫
  • 3篇鸭乙型肝炎
  • 3篇乙肝
  • 3篇乙型肝炎疫苗
  • 3篇抗体
  • 3篇抗原
  • 3篇核细胞
  • 3篇核苷酸
  • 3篇HBV
  • 3篇表面抗原

机构

  • 34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上海市传染病...

作者

  • 10篇闻玉梅
  • 7篇屠红
  • 4篇熊思东
  • 4篇袁正宏
  • 4篇何丽芳
  • 3篇吕晴
  • 3篇段恕诚
  • 2篇兰水云
  • 2篇张蕾青
  • 2篇何建文
  • 2篇朱启镕
  • 1篇陈常庆
  • 1篇武力
  • 1篇谢青
  • 1篇蒋伟伦
  • 1篇周世明
  • 1篇廖丹
  • 1篇胡芸文
  • 1篇詹志农
  • 1篇吴祥甫

传媒

  • 7篇病毒学报
  • 6篇国外医学(微...
  • 4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年份

  • 3篇2000
  • 9篇1999
  • 3篇1998
  • 7篇1997
  • 6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在鸭体内抑制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表达的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研究反义核酸的抗病毒作用。方法设计合成了针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前S(PreS)基因区第951968位核苷酸的硫代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以20μg/g体重/日剂量对3只腹腔感染DHBV52毒株后,血清DHBsAg及DHBVDNA阳性鸭连续静脉注射10天,同时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另3只感染鸭作为对照。结果对照鸭注射生理盐水后,血清DHBsAg及DHBVDNA阳性未见明显改变,肝组织DNASouthern杂交在30与23kb左右杂交信号明显。注射ASODN鸭在10天后,2/3鸭血清DHBsAg及DHBVDNA量显著降低,3/3鸭肝组织中30kb左右的杂交信号显著减弱,23kb左右未见杂交信号。结论说明该段ASODN在鸭体内能部分抑制DHBV的复制与抗原表达。
何丽芳吴祥甫陈常庆陈常庆姚忻陈波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治疗
重组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YIC)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1999年
研制了抗原-抗体复合物型乙肝治疗性疫苗。用小鼠实验证明这一治疗性疫苗的作用机理为:通过复合物中抗体Fc段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促进了细胞摄取抗原。复合物中的抗原经呈递后可比单纯抗原更有效地激活T细胞增殖,释放更多的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属TH1类型应答。复合物可在小鼠中诱生较单纯抗原诱生的抗-HBs高10倍以上。复合物还可诱生更强的细胞免疫,表现为经特异的抗原刺激后,γ-干扰素的 mRNA量增多。还发现复合物可在对 HBsAg低应答鼠系中(B 10.S)诱生与正常应答鼠相当的抗体效价。在 HBsAg阳性转基因鼠中,复合物可使部分鼠的 HBsAg转为阴性,并可产生抗- HBs,反映这一疫苗具有疗效。为制备人用乙肝治疗性疫苗建立了用重组酵母菌表达的HBsAg与人高效价抗乙肝免疫球蛋白组建治疗性疫苗的工艺,以及产品标化及效力的参比实验技术。
闻玉梅何丽芳瞿涤马张妹姚忻
关键词: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应答
微生物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其重大意义被引量:3
1999年
微生物基因组测序不仅可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以及它们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促进寻找更灵敏及特异的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分型手段,而且为临床筛选有效的药物及发展疫苗提供参考。此外,它还能提高对人类相关基因功能的认识,为探讨人类遗传性疾病机制提供参考。本文就微生物序列测定重大的理论及应用价值作一简要概述。
林旭
关键词:微生物基因组序列病原微生物
丙型肝炎病毒RNA多聚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00年
HCVNS5B基因片段克隆入BAC TO BACTM 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pFASTHTc载体质粒 ,转化DH10BACTM感受态细菌获得重组的Bacmid质粒 ,将重组Bacmid质粒转染Sf9细胞 ,获得的重组杆状病毒可表达目的蛋白。免疫印迹和体外活性检测表明 ,所表达蛋白为HCVNS5B蛋白 ,具有多聚酶活性。
兰水云郑玲洁胡芸文沈重邱海军袁正宏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RNA多聚酶分子克隆转染
海南省HB VPre-C区变异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应用快速检测HBVPre-C基因突变方法对112例乙肝病人及无症状HBV携带者(男61例,女51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93例HBVDNA阳性患者中有13例有突变感染或与野生株合并感染(14.0%),总的突变率偏低。突变感染率中,女性高于男性(P<0.05)。年龄较大者突变检出率有增高趋势。突变率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无关。乙肝病人及HBV携带者的突变检出率分别是18.5%(5/27)及12.1%(8/66)。
王华民屠红李平洋詹志农周世明闻玉梅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基因突变
核酶的体外合成及其对鸭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体外转录物的定点切割被引量:3
1994年
选择鸭乙型肝炎病毒作为核酶的靶病毒,设计针对病毒前基因组S基因区第1288位和1469位“锤头状”核酶序列(RZ1和RZ2)。经体外转录及做核酶切割,RZ1和RZ2均有切割作用,以RZ1作用更强。鉴于核酶在相当于鸭体温(42℃)有切割作用,因此有可能在鸭体内研究其切割作用。
汤华闻玉梅何丽芳
关键词:核酶鸭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转录物
酵母双杂合系统在丙型肝炎病毒NS5A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9年
酵母双杂合系统是在酵母细胞中研究蛋白- 蛋白相互作用的新技术。应用该技术,以丙型肝炎病毒(HCV) 非结构蛋白5A(NS5A) 为“诱饵”,筛检了人肝癌细胞HepG2 来源的cDNA文库,获得了7 个NS5A 结合蛋白的基因克隆。报道了其中两个阳性克隆( # 2 、# 16) 的结果,并对“人核小体组装蛋白相关蛋白”(Human nucleosomeassembly protein -related protein ,hNRP) 和“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 I) 与NS5A结合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屠红DeborahTaylor闻玉梅MichaelM-C-Lai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NS5A生物学功能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小儿S基因变异及临床特点研究被引量:15
1997年
目的与方法为了解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小儿中乙型肝炎病毒(HBV)S 区基因变异及致病特点,应用核苷酸序列分析检测27例免疫失败小儿血清 HBVS 区基因序列.结果27例中14例有核苷酸改变,13例有氨基酸改变,其中12例氨基酸改变位于"a"决定簇.这12例中11例出现反复肝细胞损害,而另13例无核苷酸变异者仅6例存在肝细胞损害,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病毒变异株感染更易导致肝细胞损伤.
吕晴朱启镕段恕诚何建文闻玉梅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小儿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前S/S基因片段的检测被引量:1
2000年
周霞秋廖丹谢青张蕾青何丽芳姚忻闻玉梅
关键词:乙型肝炎HBV外周血单核细胞
病毒编码的启动子和增强子研究进展被引量:2
1999年
本文介绍病毒编码的启动子和增强子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综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CMV)、人乳头瘤病毒(HPV)、Epstein-Barr病毒(EB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启动子和增强子研究的主要进展,阐述这些启动子、增强子在病毒转录及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和目前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武力
关键词:启动子增强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