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药学部
- 作品数:51 被引量:150H指数:7
- 相关作者:张凌云娄婷婷韩珊珊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槲皮素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制备工艺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制备槲皮素环糊精包合物单层渗透泵片。方法以体外累积释放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确定最优处方。结果渗透泵片片芯处方中乳糖用量、Na Cl用量和PEO用量以及包衣膜处方中包衣增重和致孔剂PEG4000用量对释药行为有较大影响,优化后的槲皮素渗透泵片在12 h内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r=0.995 7),药物累积释放比较完全(>90%)。结论以环糊精包合物为中间体,可以制备成12 h内零级释药特征明显的单层渗透泵片。
- 吴先闯郝海军宋晓勇张永州刘瑜新张红芹
- 关键词:槲皮素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
- 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对某院418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对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进行分析,促进本院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通过CHPS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418例ADR报告,对涉及ADR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报告类型和报告主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8例ADR报告中,中老年患者(45~89岁)占比最高(75.84%);ADR涉及用药以抗肿瘤药物居多(24.41%);发生ADR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77.51%);常见的累及器官/系统为皮肤及附件(29.96%),其次为消化系统的损害(27.64%);新的、一般的,严重的,新的、严重的ADR报告共183例(43.78%);临床医师和护士共上报376例(89.95%),为本院ADR上报主体。结论:本院应加强对中老年患者和静脉给药途径的ADR监测,同时将抗肿瘤药物作为监测工作中的重点。CHPS的应用使得本院临床医师和护士成为ADR上报主体,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韩姗姗程慧平安继红张永州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 白芍总苷微孔渗透泵片的研制及体外同步释放性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制白芍总苷微孔渗透泵片,考察白芍总苷微孔渗透泵片主要成分体外释药的同步性。方法:以白芍总苷累积释放度为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白芍总苷微孔渗透泵片的最佳处方。以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的释放度为指标,考察最佳处方中3个主成分的同步释放性。结果:衣膜增重、衣膜中PEG 400及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用量是影响药物释放行为的主要因素。优化后的微孔渗透泵片中白芍总苷累积释放度约为90%,3个主成分呈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同步释放性较好。结论:制备的白芍总苷微孔渗透泵片重复性较好,可以实现其多组分同步释放。
- 吴先闯郝海军宋晓勇刘瑜新张永州张红芹
- 关键词:白芍总苷微孔渗透泵片
- 羟喜树碱两种固体分散体在SD大鼠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的比较
- 目的:制备羟喜树碱固体分散体和羟喜树碱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并评价其溶解度、溶出度及药动学行为.方法: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羟喜树碱固体分散体和羟喜树碱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取血,以喜树碱为内标,HPLC法测定羟喜树碱的血...
- 吴先闯宋晓勇张永州刘瑜新
- 关键词:羟喜树碱固体分散体生物利用度
- 环磷腺苷致寒战1例报道并不良反应文献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以'阵发性胸痛、胸闷6年,再发2月加重1 d'于2015年4月7日为主诉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痛不适,无腹痛、腹泻,无肩臂放射痛,无恶心、呕吐,至当地医院查动态心电图呈缺血性改变,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见前降支闭塞,回旋支狭窄,置入支架一枚,症状好转后住院,院外规律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盐酸曲美他嗪、硝酸异山梨酯片、阿替洛尔、
- 刘瑜新管鸽张永州荣春雷
- 关键词:环磷腺苷寒战
- 姜黄素抑制多药耐药肝癌细胞HepG2/ADM的增殖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多药耐药(MDR)的肝癌细胞株HepG2/AD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培养HepG2/ADM细胞,然后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5、10、20、40mol/L)处理该细胞24、48、72h。采用CCK-8试剂检测姜黄素对HepG2/ADM细胞的增殖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罗丹明123(R-123)的浓度和阿霉素(ADM)的浓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内mdr-1 mRNA的水平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糖蛋白(P-g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DMSO组相比,姜黄素对HepG2/AD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P<0.05);更能够明显抑制细胞内Rh123的外排(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分别显示,姜黄素对HepG2/ADM细胞内的mdr-1mRNA和P-gp水平更有明显的降低(P<0.05),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显著抑制多药耐药HepG2/ADM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和MDR密切相关的mdr-1基因及其编码的P-gp水平有关。
- 耿燕娜尹元元武毅君张文鑫
- 关键词:姜黄素多药耐药P-糖蛋白
- 儿科住院患儿药品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儿科住院患儿药品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出院患儿的基本信息,对患儿的药品费用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影响药品费用的因素。结果儿科住院患儿的各项费用构成中,药品费用占比最高。不同年份、性别、年龄组、医师组别、住院天数、支付方式、使用药品种类、集中采购药品种类、主要诊断及是否有合并症出院患儿的药品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用药品种类、住院天数、集中采购用药品种是影响药品费用的重要因素。结论尽管儿科住院患儿的药品费用有所降低,但药品费用仍占较高比例,医疗服务费用占比则较低,医院需尽量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用药种类,以优化费用结构,有效减轻患儿的就医负担。
- 仝晨均周爱珍吴静耿燕娜
- 关键词:儿科病区药品费用影响因素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糖脂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糖脂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病伴肥胖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降糖治疗,观察组加用利拉鲁肽皮下注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 w后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各血脂指标、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和炎症状态,有利于降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 李琰田慧耿艳娜张永州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二甲双胍糖脂代谢炎症反应
-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合并西药常规与单纯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 刘瑜新宋晓勇张永州马凯明李晓莲赵倩南宋娜娜
-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心力衰竭
- 水飞蓟素缓解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机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水飞蓟素(SM)通过沉默信号调节器1(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O1)通路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ALD)和脂质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M低、SM中和SM高剂量组。SM低、SM中和SM高剂量组灌胃给予SM溶液,末次给药后制备ALD小鼠模型。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ELISA法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T1、FOXO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SM低、SM中和SM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G、TC、LDL-C、ALT、AST和肝组织MDA水平降低,HDL-C、GSH-Px、SOD、SIRT1、FOXO1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 水飞蓟素可降低ALD小鼠血脂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肝功能,可能与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有关。
- 张永州吴先闯刘瑜新娄婷婷陈海洋
- 关键词:水飞蓟素急性肝损伤脂质代谢四氯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