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1 被引量:260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自强陈思思刘亚生蔡燕凤郑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1篇气候
  • 9篇湖泊
  • 8篇湖泊沉积
  • 7篇植被
  • 7篇沉积物
  • 6篇营养化
  • 6篇粒度
  • 6篇富营养化
  • 5篇气候变化
  • 4篇生态
  • 4篇湿地
  • 4篇孢粉
  • 4篇湖泊沉积物
  • 3篇滇池
  • 3篇森林火灾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气候环境
  • 3篇林火
  • 3篇火灾

机构

  • 41篇云南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科技大学
  • 2篇云南省环境科...
  • 2篇中国地质博物...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作者

  • 14篇张虎才
  • 9篇段立曾
  • 8篇卢慧斌
  • 7篇陈光杰
  • 7篇常凤琴
  • 6篇陈小林
  • 5篇吴汉
  • 4篇沈才明
  • 3篇李华勇
  • 3篇尹斌
  • 3篇刘亚生
  • 3篇刘园园
  • 3篇李楠
  • 3篇刘东升
  • 2篇刘晓东
  • 2篇张文翔
  • 2篇张星梓
  • 2篇李丰江
  • 2篇陈异晖
  • 2篇吕厚远

传媒

  • 4篇第四纪研究
  • 3篇云南地理环境...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黑龙江农业科...
  • 2篇湖泊科学
  • 2篇沉积学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吉林水利
  • 2篇湿地科学与管...
  • 2篇环境科学导刊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水资源研究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15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沉积物中厌氧光合细菌叶绿素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兹格塘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典型半混合型湖泊之一,其稳定的分层特征使水生生态系统中出现若干相对独立的微生物群落.兹格塘错表层沉积物中发现的细菌脱镁叶绿素a(bacteriophaeophytin a,Bph-a)证实了厌氧光合细菌(anoxygenic phototrophic bacteria,APB)群落的存在.研究指出,该细菌群落主要集中分布在永滞层顶部至化跃层底部的狭窄范围内,形成APB薄层,是细菌叶绿素a(bacteriochlorophyll a,Bchl-a)的主要生产区域.厌氧光合细菌死亡后在湖底经变质作用,Bchl-a脱镁(Mg^(2+))形成Bph-a.APB总生产力高低主要受光照度控制,因此,沉积物中Bph-a高值对应化跃层变浅的暖期,低值对应冷期,而零值则表示湖泊半混合状态消失,水体完全混合,对应极端寒冷的气候或湖泊水位大幅降低的时期.利用沉积物中Bph-a含量变化,可以重建兹格塘错湖泊分层及区域气候变化历史.在湖泊现代过程、重建气温-湖泊分层-APB生产量-沉积物Bph-a含量变化四者关系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具有定量重建古气温的潜力.
李华勇张虎才常凤琴郑茜张文翔雷国良类延斌蒲阳季峻峰
关键词:青藏高原温跃层
云南腾冲青海湖泊沉积物物化参数的特点、环境意义及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环境变化被引量:24
2015年
根据对云南腾冲青海湖泊沉积钻孔样品的粒度特征、总有机碳、碳酸盐、磁化率及年代学分析测试,探讨了各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环境指示意义,指出了云南高原湖泊沉积物化指标的特殊性及其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重建了云南腾冲地区末次冰消期(15830a B.P.)以来沉积环境与气候干湿变化历史.通过青海沉积物年代序列的重建和综合各物化参数分析得出,云南腾冲地区自15830a B.P.以来总体呈现冷湿-温湿-暖干-温和偏干的气候演变过程,并可分为4个阶段,即15830~12790a B.P.气候温凉偏湿;12790~4680a B.P.为温暖湿润期,湖泊水位高,气候湿暖,降水多;4680~312a B.P.气候特征呈现出从温湿到暖干气候逐渐演化,降水减少,湖泊水位下降;312a B.P.以来气候特征为前期温和湿润,后期具有暖干化特征,反映了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趋势并叠加了研究区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刘亚生常凤琴张虎才牛洁段立曾李华勇文新宇吴汉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粒度碳酸盐
云南高原湖泊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被引量:19
2017年
选取云南15个高原湖泊,利用瑞典产HTH重力采样器提取沉积物短钻,取顶部0~0.5 cm作为湖泊现代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并利用分析软件对粒度频率曲线进行拟合,探讨各组分的沉积特征和环境指示意义。结果显示,滇池等15个云南湖泊表层沉积物频率曲线呈多峰态,含有2至5个组分,从细到粗分别为黏土组分(C1)、细粉砂组分(C2)、粉砂组分(C3)、细—中砂组分(C4)、粗砂组分(C5),拟合众数粒径范围为0.6~423.0μm。C1组分来自大气中长期悬浮的超细粉尘和气溶胶,通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入湖泊水体,反映西南地区大气粉尘背景值;C2和C3是湖泊沉积物中的主要组分,反映流域内降水和水动力大小;C4和C5组分只出现在洱海、滇池、差黑海等部分湖泊湖心沉积物中,且含量非常低,该组分与湖泊水动力密切相关。对于滇池、抚仙湖等大型湖泊而言,粗颗粒进入湖心需两个过程:从流域地表进入湖泊水体的输入过程和从湖滨到达湖心的传输过程。湖心沉积物中粗粒含量主要受第二个过程影响,而该过程的强弱与湖流、水深、湖盆坡度等因素有关。西南地区干旱背景下湖泊快速收缩直至消失时,降水量的大幅减少使得地表径流动力减弱,加之大气环流偏弱以及水生植物覆盖面积比例增大,湖水动力减弱,由湖滨向湖心传输的物质以细粒碎屑为主。位于山地地区的小型湖泊,由于汇水面积有限、地形坡度较大,坡面径流可将地表风化碎屑物带入湖盆甚至湖心位置,这类湖泊沉积物中粗粒物质的增加反映流域内降水量或降水强度增大。
李华勇张虎才陈光杰常凤琴段立曾王教元卢慧斌吴汉胡葵
关键词:高原湖泊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沉积动力
抚仙湖孢粉炭屑记录的近14000年植被、气候与火灾
抚仙湖地处云南高原中部,是中国著名的高原断陷深水湖。抚仙湖流域属亚热带高原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约为15.5℃,年降水量约为880 mm。现代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是云南松(Pinus yunnanens...
孙启发沈才明王敏张虎才
关键词:植被气候火灾
文献传递
云南典型高原湖泊富营养化及其生态修复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严重阻碍了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继而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已有的研究从富营养化特征、机制、演化以及生态、工程修复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究,其1980—2010年湖泊水体总磷、总氮、透明度、叶绿素、生化需氧量及营养状况指数等均指示和记录了近30年来云南典型高原湖泊富营养化特征及演化过程。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云南高原湖泊富营养化的典型性与差异性、富营养化演化及其修复现状的背景下认为:近年来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好转大多只是季节性或区域性迹象,云南高原湖泊整体上乃处于持续的富营养化和污染状态,部分湖泊因为周边农业用地和建设的扩展已经导致湖泊处于不可恢复状态,抚仙湖、阳宗海等湖泊周边因开发需水量大,导致湖泊水位出现快速下降和湖容大量减少。进一步对云南高原典型富营养化湖泊开展更大时间尺度的研究,特别是湖泊变化机理的研究和趋势预警的升级是今后努力的重点和方向。
郑茜段立曾
关键词:富营养化生态修复高原湖泊
泸沽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选择位于位于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汇处的泸沽湖南部湖区表层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粒度分析和粒度参数计算,结合湖泊周围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了不同颗粒组分及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探讨了影响该湖泊粒度空间分布特征的控制因素。研...
吴汉李华勇常凤琴张虎才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粒度
气候变化及其对纳帕海湿地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收集纳帕海区域周边4个气象站1958-2008年温度、降水和结冰日数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以及Mann-Kendall检验法,对纳帕海区域50年气候进行分析,阐述气候变化对纳帕海湿地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纳帕海区域从1958年至今气温一直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升高1.2℃,气温线性变率为0.036℃/a;气温在1985年发生突变,由相对平稳的状态转为明显上升的状态。结冰日数和气温变化相反,显示下降的趋势,且突变在气温突变4年后发生。纳帕海区域近50年降水趋势变化不显著,但年际变率较大。纳帕海湿地近50年的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作用的影响,第1阶段(1955-1974年)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湿地水域面积较大;第2阶段(1975-1997年)主要受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影响,湿地水域面积大幅减少;第3阶段(1998-2012年)受人类保护加强的影响,湿地水域面积扩大,但纳帕海湿地的内部生境处于退化中。
廖君沈才明余晓珊
关键词:气候变化湿地退化
渭河渭南段重金属分析及防治对策被引量:6
2015年
渭河是关中地区最大的一条河流,对关中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渭河下游渭南段为研究对象,选择了3个监测点采集河流底泥及河滩耕地土壤样品24件,用便携式土壤重金属测量仪(ALPHA-4000)对河流底泥及河滩耕地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检测。应用地积累指数法(lgeo)对河流底泥重金属含量进行空间变化特征分析,并对河滩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监测点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物平均浓度指数中,As的平均浓度指数为1.638,属于严重超标,Sr、Pb的平均浓度指数分别为0.184、0.016,属于轻度超标,同时重金属Sr、As在河滩耕地土壤中的含量均超出了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沋河入渭口河流底泥中的重金属单因子含量最高,污染最为严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尹斌
关键词:底泥重金属
近70年来云南杞麓湖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被引量:8
2016年
选择位于滇中地区的杞麓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湖泊沉积岩芯粒度、总有机碳和碳酸盐等理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合210Pb、137 Cs年代数据,并与气测资料及人类活动历史资料对比,探讨杞麓湖地区近七十年来气候变化历史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粒度的粗细以及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指示了湖泊水位的高低;有机质含量指示了人类活动的强弱,高值指示人类活动加强.综合分析杞麓湖钻孔岩芯粒度指标,同时结合碳酸盐和有机质指标得出,近70年来杞麓湖地区气候特征及其人类活动历史经历了3个阶段:阶段I(53.5-29.5cm,约1945-1970A.D.)温度较低,降水量较高,气候较为冷湿,人类活动对湖泊影响较弱;阶段II(29.5-11cm,约1970-1986A.D.)温度相对较高,降水量维持在较低水平,气候整体呈现出暖干特点,而此时人类活动逐渐增强;阶段III(11-0cm,约1986-2013A.D.)为高温多雨期,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处于较高水平.
李楠常凤琴张虎才刘亚生吴汉段立曾刘培路志明毕荣鑫
关键词:粒度碳酸盐气候变化
近五十年云南5月降水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云南36站逐日降水资料,运用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了近50年云南5月降水及其降水特性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特征。结果表明:5月降水量出现大范围不显著增加趋势,西北部降水增加趋势显著,雨强空间变化是影响5月降水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5月降水量呈线性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4mm·(10a)^(-1),雨日和雨强变化均对5月降水量有重要贡献;5月降水量及雨日序列未发生年代际突变,但雨强在1999年前后发生了年代际突变,突变后雨强迅速增强。
梁家昌沈才明
关键词:降水特性雨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