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
宁波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宁波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作品数:51 被引量:345 H指数:11 相关作者: 莫小燕 沈星凯 江楠 潘金昌 朱梦颖 更多>> 相关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遗传学系 浙江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环状RNA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潜在价值 被引量:12 2019年 环状RNA是一类非编码RNA,其首尾两端共价闭合呈环状,表现出与线性RNA不同的特点。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环状RNA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结合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概述环状RNA在肝癌中的异常表达情况及其调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分析其作为肝癌分子标志物的重要依据,分析环状RNA在肝癌诊治中的潜在价值。 蒋镇洛 沈丽丽 胡耀仁 郭俊明 付丽云关键词:微小RNA 标志物 环状RNA在头颈部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17年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 RNA)是一类闭合环状非编码RNA,它们大量稳定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并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等特征。近年来研究表明,一些circ RNA分子具有微RNA海绵、RNA结合蛋白海绵和转录调节等作用,在生物应用领域潜力巨大。头颈部肿瘤患者呼吸、吞咽和发音均可受到严重影响,患者"有苦难言"、生活质量不高。为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该文就近年来circ RNA的研究新进展及其在头颈部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头颈部肿瘤中的作用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郝文娟 沈志森 李群 郭俊明关键词:微RNA 头颈部肿瘤 基因表达 环状RNA:竞争性内源RNA新成员 被引量:9 2013年 环状RNA(circRNA)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具有结构稳定、丰度高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等特征。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circRNA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来发挥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circRNA利用其microRNA(miRNA)应答元件结合miRNA,以阻断miRNA对其靶标表达的抑制作用,从而调控其他相关RNA的表达水平。circ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重要作用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人们对ceRNA调控网络的认识,而且提示circRNA在药物开发和疾病诊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夏天 蒋孝明 陈晓敏 邵永富 肖丙秀 郭俊明关键词:MICRORNA 基因表达调控 环状RNA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内源性共价闭合环形RNA,在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也参与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研究表明,circRNA 在不同种类的癌症组织以及细胞株中呈现差异... 谢依 李田文 朱林文 沈懿菁 郭俊明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蛋白质水平 竞争性内源RNA:一种全新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被引量:9 2012年 竞争性内源RNA(ceRNA)假说是一种全新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mRNA、假基因转录物和长链非编码RNA等转录物通过microRNA应答元件竞争结合相同的microRNA来调控各自的表达水平,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迄今为止,多家实验室已从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和动物实验等层面验证了该假说.本文追溯了ceRNA假说提出的历程,讨论了ceRNA调控网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内容.ceRNA假说大大拓展了人类基因组中功能遗传信息的范畴,也为解析一些人类疾病发生的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夏天 肖丙秀 郭俊明关键词:基因表达调控 转录物 核仁小RNA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12年 核仁小RNA(small nucleolar RNA,snoRNA)是一类真核细胞核仁中的60~300个核苷酸长度的非编码RNA,主要参与rRNA和其它小RNA转录后的成熟加工过程.它们与肿瘤的关系曾一度被人们所忽视,然而,近年来有关snoRNA新功能的研究证明,它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noRNA以多种方式参与肿瘤的发生:一些snoRNA(如:U50、SNORD12、SNORD12b、SNORD12c、SNORD44和h5sn2等)具有抑癌活性,而另一些snoRNA(如:SNORD33、SNORD66、SNORD76、SNORD112、SNORD113、SNORD114、SNORA42、U70C和ACA59B等)具有促癌活性.另外,编码snoRNA基因的异常也被发现与肿瘤的发生有关.因此,开展snoRNA与肿瘤关系的研究将有可能为肿瘤诊治提供新线索. 肖丙秀 夏天 郭俊明关键词:肿瘤 肿瘤发生 抑癌活性 微RNA通过调节上皮间质转化影响肿瘤转移 被引量:8 2014年 肿瘤细胞向远处转移受多因素调控,涉及多个基因,需要经历一系列连续的、可选择的级联事件。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肿瘤细胞转移中的关键步骤,但肿瘤发生EMT的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确。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可在转录后水平负调控EMT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肿瘤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就EMT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影响EMT的转录因子,以及miRNA通过靶向EMT相关的转录因子影响肿瘤转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杨丽华 沈星凯 李静秋 杨杰 乐燕萍 龚朝辉关键词:微RNA 肿瘤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长链非编码RNA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量:69 2013年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生物学功能,这些机制包括基因印记、染色质重塑、细胞周期调控、剪接调控、mRNA降解和翻译调控等。lncRNA通过这些作用机制在不同水平进行基因表达调控。在研究lncRNA功能的过程中,研究方法的建立和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用于lncRNA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微阵列、转录组测序、Northern印迹、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原位杂交、RNA干扰和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等。文章着重介绍了3种前沿方法,即:在线快速预测R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catRAPID、RNA纯化的染色质分离(Chromatin isolation by RNA purification,ChIRP)以及非编码RNA沉默与定位分析技术(Combined knockdown and localization analysis of non-coding RNAs,c-KLAN)。 夏天 肖丙秀 郭俊明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 基因表达调控 研究方法 lncRNA:肿瘤分子诊断中的一颗新星 被引量:20 2014年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不具有蛋白质编码功能的转录本.许多研究已经证实,lncRNA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致癌或抑癌作用,是肿瘤发生的一类重要因素.分析lncRNA的方法有表达芯片技术、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和RNA深度测序技术等.目前已在组织、血液、尿液和唾液等检材中检测到肿瘤相关lncRNA.因此,lncRNA有望成为新型肿瘤标志物应用于肿瘤诊断和预后判定. 李琪儿 叶国良 郭俊明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 肿瘤 肿瘤标志物 分子诊断 长链非编码RNA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2016年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我国新诊断胃癌患者数和胃癌死亡数均位居各国之首。本文就lncRNA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应用价值作一综述。H19、胃癌高表达转录本1(gastric carcinoma high expressed transcript 1,GHET1)和结直肠癌相关转录本1(colon cancer associated transcript 1,CCAT1)等lncRNA可与c-Myc相互作用促进胃癌发生;而母系印记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3,MEG3)则可抑制胃癌形成。FOXF1毗连非编码发育调控RNA(FOXF1 adjacent non-coding developmental regulatory RNA,FENDRR)、肺腺癌相关转录本1(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MALAT1)和HOX反义基因间RNA(HOX antisense intergenic RNA,HOTAIR)等lncRNA与胃癌转移有关。MEG3、胃癌相关转录本1(gastric cancer associated transcript 1,GACAT1)、胃癌相关转录本2(GACAT2)、胃癌相关转录本3(GACAT3)、H19和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152(long intergenic non-protein-coding RNA 152,LINC00152)等有希望成为新型胃癌诊断标志物;而H19、MEG3和MALAT1有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杨允奔 李田文 郭俊明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 胃癌 肿瘤发生 分子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