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甘井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品数:106 被引量:323H指数:8
- 相关作者:孙玉叶历有为邢文姜海洋韩业新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连市西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医学卫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大连市科技局课题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某风电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2014年
- 目的识别、分析风电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目前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建议,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可行的技术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经现场调查、检测、分析,该项目除个别监测点粉尘和噪声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外,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均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范围内。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状况基本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有效,但应该加强个别工作场所粉尘和噪声的控制措施。
- 徐彦辉
- 关键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一起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对一起大连市甘井子区某集体单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卫生学处置、病原学检测,查明治病因子,为后续开展防控工作提供参考经验。方法通过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临床特征,采集病例生物学样品、食堂工作人员手卫生样品及肛拭子、留样食品、加工器具及环境样品,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沙门菌株开展检测分析;开展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绘制流行病学曲线以病例对照方式排查可疑餐次、可疑食物,对可能引起本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致病因素。结果该事件累计发现病例43例,罹患率为26.06%(43/165),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74.42%)、腹泻(51.16%)、发热(48.84%)、头痛(41.86%)、恶心(23.26%)、呕吐(6.98%)。食物中毒餐次为午餐,食用馄饨(OR=8.643,95%CI:3.676~20.343)和皮蛋豆腐(OR=14.808,95%CI:1.737~126.689)为致病因素。该疫情暴发的原因为此集体单位食用肉类受到沙门氏菌污染,且加热时间不够无法彻底杀灭病菌,同时厨师在处理生肉类过程中污染皮蛋和(或)豆腐,此外在留样食品中馄饨、皮蛋豆腐及4名病例肛拭子检出沙门氏菌。结论沙门氏菌污染是本次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加强集体单位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势在必行。
- 孙妍妍白金剑王洋司文吴隽
- 关键词: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病例对照研究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油条中铝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用PEAA60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油条中铝,并探讨相关实验条件。方法利用混合酸对样品进行消化处理,硝酸镁作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136%~0.188%之间,回收率在88.8%~105.5%之间。结论本法为一种理想的面制食品中铝测定方法。
- 谷淑丽
- 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铝基体改进剂
- 大连市甘井子区1998~200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统计分析
- 2004年
- 王婉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
- 大连市甘井子区小学食堂午餐营养状况调查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小学生午餐的膳食结构、能量及营养素摄入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学生合理膳食提出建议。方法抽查甘井子区15所小学,采用记账法各小学食堂各类食物的一周消费量进行调查统计,连续记录4周,计算平均每人每天午餐食物、能量及各种营养素摄入状况。以《学生营养午餐营养供给量》(WS/T100-1998)作为标准,做出评价。结果①谷类摄入量适宜。②豆类及其制品摄入不足,动物性食品、蔬菜摄入均过量。③植物油摄入过量。④能量摄入过量。⑤来自动物及大豆的蛋白质、铁、维生素C的摄入量均过量,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摄入量低于建议标准。结论小学生午餐膳食结构不合理:豆类及其制品摄入量不足,动物性食品、蔬菜及植物油摄入量过多。②小学生午餐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能量、优质蛋白、脂肪等摄入量均超过推荐值,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不足。
- 马芳
- 关键词:营养膳食调查学校食堂
- SBI全自动微生物接种计数系统在检测菌落总数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SBI全自动微生物接种计数系统在检测菌落总数中的应用。[方法]利用SBI全自动微生物接种计数系统法与国标法分别测定样品中的菌落总数。[结果]利用SBI全自动微生物接种计数系统对各类型样品进行菌落总数测定,与国标法比较,结果类似。[结论]本次验证结果表明,利用SBI全自动微生物接种计数系统对各类型样品进行菌落总数测定,具有减少人员操作误差和减少使用辅助玻璃仪器等优点。
- 周雅萱
- 关键词:卫生微生物学菌落总数
- 卫生体制改革后档案管理应注意的问题被引量:1
- 2005年
- 随着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我国对卫生防疫体制进行了改革,撤并原卫生防疫站,相继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这是一项重大改革,改革后各项工作一时难以完善,档案工作随着改革的进行也势必受到影响并发生相应的变化.原防疫站档案如何处置和管理,新的档案如何建立,如何保证档案的连续性等,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根据档案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为保证卫生防疫工作原有档案的完整性和改革后档案资料的连续性,保证工作职能变化后档案工作的时效性及确保档案有效的开发与利用,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王里平
- 关键词:卫生体制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事业卫生防疫站卫生监督所
- 大连市甘井子区2002年托幼机构消毒监测效果
- 2004年
- 王艳清
- 关键词:托幼机构消毒监测棉拭子消毒管理工作菌落数无菌生理盐水
- 大连市甘井子区1991~2000年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监测情况分析
- 2002年
- 高日明
- 关键词:职业卫生
- 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检测结果的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现况,为控制肝炎病毒的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正在大连市6家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23例血液透析患者和内科非血液透析患者200例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二对半、抗-HCV、抗-HGV)检测。结果223例血液透析患者中HBV感染率为78.0%,抗-HCV阳性检出率为35.0%,抗-HGV阳性检出率为4.9%;均显著高于非血液透析患者。结论血液透析是血液传播病毒性肝炎发生主要原因之一。
- 吕作芝王彬乌丰莲战贤梅
- 关键词:血液透析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