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作品数:9 被引量:93H指数:5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学前教育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隐含
  • 1篇隐含碳排放
  • 1篇中国农业
  • 1篇碳排放
  • 1篇统筹
  • 1篇内在逻辑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学前教育
  • 1篇农业
  • 1篇县域
  • 1篇逻辑
  • 1篇教育
  • 1篇结构性改革
  • 1篇均等化
  • 1篇基本公共服务
  • 1篇计数模型
  • 1篇公共
  • 1篇公共服务

机构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篇漆雁斌
  • 1篇唐宏
  • 1篇戴小文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990-2010年中国农业隐含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由于考虑了因消耗中间载能生产资料而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农业隐含碳排放较一般核算方法下的农业碳排放核算更加全面。本研究根据1990-2010年投入产出数据核算了中国农业隐含碳排放,比较了两种碳排放核算方法下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差异,分析了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利用Kaya恒等式分解原理将其分解为经济规模、经济结构、一般技术进步以及低碳农业技术进步四类因素。研究表明:经济规模因素对农业隐含碳排放做出了主要正向贡献,一般技术进步因素也在大部分年份对其表现出正向驱动,经济结构因素与低碳农业技术进步因素则是负向驱动农业隐含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根据隐含碳排放性质与特点,针对中国农业隐含碳驱动因素,采取防止一般农业技术滥用,使用并推广清洁能源和其他低碳农业技术,引导市场要素参与农业低碳化发展将是中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合理选择。
戴小文漆雁斌唐宏
关键词:碳排放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及推进路径被引量:24
2017年
本文从梳理和界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入手,认为当前出现的农业库存、成本、效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只是供给侧的表征,要素生产率不高以及配置结构不合理才是问题背后的驱动因素。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以提升要素质量、促进要素流动、实现要素有效配置为核心,着力完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供给;另一方面要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经营业态创设为核心,着力推进制度完善和高效供给。
张社梅李冬梅
关键词:内在逻辑要素生产率
农业职业经理人创业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研究农业职业经理人创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探究各类因素对经理人内部群体的影响差异,为促进职业经理人创业创新提供对策建议。【方法】基于对成都市184名种植业职业经理人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poisson模型分析职业经理人创业创新意愿及行为。【结果】经理人创业创新是个体自发行为和政府政策驱动的综合结果。新型经营主体现有权责分配、利益关系等制度建设并未对经理人创业创新产生正向激励,主体发展不规范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制度设计不实际是主要原因。经理人群体内部存在显著差异,家庭农场经理人与小规模经理人的创业创新行为更多受个体资源禀赋与职业经历的影响,合作社经理人和大规模经理人更多受政策驱动。【结论】引导农业职业经理人创业创新行为的重点应该是:优化农业创业创新政策支持导向;提升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平台;尊重经理人内部差异,分类指导促进其创业创新;优化外围环境,完善资金、技术等创业创新政策支持体系。
陈锐王运陈张社梅
关键词:计数模型
农村学前教育服务质量现状、成因及对策——以四川省为例
2024年
促进农村学前教育服务质量均等化是完善农村教育公共服务、在“幼有所育”上持续发力的重要内容。基于2022年北京大学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智库四川农村学前教育专题调查,分析农村幼儿园整体质量和县−乡−村均等化水平,并结合政策文件和访谈资料分析潜在的原因。研究表明,农村幼儿园质量均等化建设成效与问题并存。成效包括:在硬件设施和安全卫生方面,县、乡、村幼儿园质量达标率和质量均等化程度较高;问题包括:在教职工队伍、内部管理和保育教育方面,三类幼儿园均面临教职工配备不齐、资质有待提升和课程开设不齐全等挑战,且质量均等化程度较低,其中村级园质量尤为滞后。原因在于,“多管齐下”的经费投入和监管体制保障了较均衡的硬件质量,但“缺编制待遇、缺发展前景”导致村级园教师资质、管理和保教水平落后于县、乡幼儿园。由此提出:发挥县级政府统筹作用,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优化投资结构并完善监管;加强点对点帮扶,创新管理机制;以村级园为重点改善幼儿教师待遇,提升教师资质;外引和内培并举,提升保教质量。
唐雅琳王天仪徐定德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