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体育教研室
- 作品数:20 被引量:43H指数:3
- 相关作者:唐芳武赵晓丽赵晓丽杨辉杨辉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竞技健美操与竞技艺术体操项目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通过对竞技健美操和竞技艺术体操两运动项目进行研究,分析两项目的项目特征及与教学训练的关系,结果表明:1)操化动作组合是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征;2)身体动作和器械动作是竞技艺术体操的项目特征;3)协调性、灵敏性和身体的控制能力是从事两运动项目的基础,两者之间是可以产生正迁移的;但在竞技艺术体操中的手臂波浪等关节依次用力的动作、上体后屈动作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掌握手臂动作制动和加速的运动技术和运动员在动作过程中一直保持直立的身体姿态是不利的,在教学训练中应该避免其产生负迁移。
- 赵晓丽
-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
- 高校田径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
- 2011年
- 高校田径教学受学生欢迎程度降低,这与学生对田’径课程有错误认知,在田径训练中受情绪困扰,在田径课程上意志薄弱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这对高校田径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苏树斌
- 关键词:高校田径教学心理
- 人文亚运提升广州城市形象路径探析被引量:8
- 2010年
- 2010亚运会是广州利用人文体育观念提升自身城市形象的极好契机,广州亚运会在举办过程中应注意公民文明教育与文化宣传相结合;以服务人为本与公平竞赛相结合;城市公共管理与环境建设相结合。广州利用亚运会提升城市形象的具体路径是:通过广泛宣传,扩大广州城市形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凸显岭南文化,展示广州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科学规划建设,提高广州城市的公共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广州举办亚运会的服务质量;加强公民教育,展现广州市民的优良素质。
- 刘海唤刘海清
- 关键词:广州亚运会城市形象岭南文化
- 半场教学比赛在高校篮球专项课教学中的作用探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项目,篮球是许多大学生的热门选择目标。半场篮球教学以篮球场的1/2为场地,比赛双方上场队员各2-4人。这种比赛形式适宜于高校篮球公共课教学,十分适合非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篮球基本技术。本文从篮球教学的意义入手,重点分析了半场篮球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优势,对如何推进半场篮球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 苏树斌
-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
- 人文体育与城市形象塑造的关系——以广州举办亚运会为例被引量:10
- 2010年
- 在现代社会,人文体育的发展与城市形象的塑造有着密切联系。人文体育包含的各个元素,即体育元素、文化宣传、公共管理和体育赛事对现代城市形象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广州举办亚运会是对人文体育的一次实践,同时也是提升自身形象的重要契机。通过人文体育塑造广州城市形象有利于扩大广州城市品牌的国际影响;有利于提高广州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创建广州城市管理的良性环境;有利于传播广州城市文化的优秀传统。
- 刘海唤
- 关键词:人文体育亚运会城市形象
- 体育意识的特征及培养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体育意识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本文详细阐述了体育意识的特征,并从体育知识、体育兴趣、体育意志三个方面对于体育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深入研究体育意识提供理论借鉴。
- 杜春杰
- 关键词:体育意识
- 乒乓球发球旋转在实战中的运用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运用录像统计的方法对当今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发球的旋转类型进行统计研究,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球旋转的技战术运用特点和规律。结果显示:左侧上旋和左侧下旋球是乒乓球运动员最常使用的发球组合,占37.11%;运动员发不转球的发球轮得分率最高,为55.99%;下旋转与不转搭配的发球组合在比赛中最为有效;逆旋转发球被越来越多运动员使用,具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 唐芳武
- 竞技艺术体操与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竞技健美操与竞技艺术体操同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运动项目,两运动项目的评分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艺术分、难度分和完成分。其艺术分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成套动作的编排方面。因此,科学、合理、独一无二的成套动作编排是每个教练员及运动员目标。通过对两运动项目的成套动作编排内容及要求进行比较分析,以找出两者成套动作编排的特点及相似的方面,为竞技健美操及艺术体操的成套动作编排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 赵晓丽黄庆鹏
- 关键词:竞技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
- 城市绿道体育运行机制及其生态健康评价体系被引量:2
- 2020年
- 文章从行政协调机制、经费投入机制、生产供给机制、绩效评估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等5个方面,解析城市绿道体育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从城市绿道体育开展的自组织性、城市绿道体育系统运行需求机制的有机性、城市绿道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网络性等3个方面,阐述城市绿道体育生态健康本质;从城市绿道体育外部因素、城市绿道体育系统内部要素、城市绿道体育系统功能机制等3个维度,诠释城市绿道体育生态健康评价体系的构建,旨在为我国城市绿道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唐芳武谢冬兴
- 关键词:体育公共服务生态健康评价珠三角
- 城市绿道体育健康休闲共同体构建与诠释被引量:4
- 2020年
- 基于“健康中国”“国家治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2019〕40号)》颁布等背景,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从社会需求、家庭需求、个体健康需求等3个方面解析了城市绿道体育“健康休闲共同体”建构的应然性;并将城市绿道体育健康休闲共同体界定为“城市居民基于身体健康或实现身体健康这一共同需求,以城市绿道体育场域为身体练习公共关系空间,而形成的团体或组织”;最后,对构成这一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公共权威、公共资源、公共场所、公共活动等基本要素,进行系统诠释。
- 王锥鑫谢冬兴唐芳武
- 关键词:城市绿道绿道体育公共性珠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