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省土壤环境健康与调控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9 被引量:296H指数:11
相关作者:黄俊星王晓妍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13篇土壤
  • 6篇堆肥
  • 5篇污染
  • 5篇纳米
  • 4篇水分
  • 4篇降解
  • 4篇高温
  • 4篇崩岗侵蚀
  • 4篇超高温
  • 3篇坡面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蜜柚
  • 3篇根系
  • 3篇洪积扇
  • 3篇琯溪蜜柚
  • 3篇磁性
  • 3篇催化
  • 3篇催化降解
  • 3篇CD

机构

  • 49篇福建农林大学
  • 5篇广东省生态环...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福...
  • 1篇湖北理工学院
  • 1篇福建省林业科...
  • 1篇桃源县农业局
  • 1篇福建福晶科技...
  • 1篇福建省致青生...
  • 1篇福建省金皇环...

作者

  • 3篇杨文浩
  • 2篇吴良泉
  • 2篇徐莹
  • 1篇黄炎和
  • 1篇曹荣
  • 1篇毛艳玲
  • 1篇邢世和
  • 1篇周顺桂
  • 1篇周碧青
  • 1篇王跃强
  • 1篇张玉树
  • 1篇郑祥洲
  • 1篇马丹
  • 1篇林金石
  • 1篇蒋芳市
  • 1篇李香真
  • 1篇王煌平
  • 1篇吕健
  • 1篇王平
  • 1篇吴一群

传媒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微生物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保护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果树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14篇2017
  • 3篇201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炭的老化及其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9年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无氧或限氧条件下经高温热解后产生的多孔富碳物质,其被广泛施加到土壤中改良土壤性质,调节温室气体排放。生物炭施入土壤后,长期受外界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作用导致生物炭性质发生缓慢改变,这个过程称为生物炭的老化。文章综述了原位生物炭自然老化和实验室模拟老化的方法以及老化后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变化,从理化性质变化的角度论述了生物炭老化过程对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这3种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初步解释生物炭老化过程对增加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能机制。主要内容如下:生物炭老化方法可以分为自然老化和人工模拟老化,模拟老化方法包括生物、物理和化学老化。生物炭发生老化后,生物炭的比表面积(SSA)和孔容根据老化强度而有不同变化,自然或人工模拟的温和老化方法使生物炭表面上有新的纳米微孔生成,生物炭SSA增加,而使用强酸或强氧化剂的强烈老化方式可破坏生物炭孔隙结构,导致SSA和孔容下降。从化学性质方面来讲,生物炭C/N比随老化过程而降低,但是O/C比却随老化过程而升高;此外,当生物炭老化时,生物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加,例如羧基、羰基和酚基等,这些含氧基团可以和阳离子结合形成羧酸盐和酚盐,同时释放H^+,导致老化生物炭的pH值降低。基于有限的研究报道,老化生物炭仍然具有一定的CH4减排潜力,这得益于土壤通气状态的改善和甲烷氧化菌氧化CH4潜力提升。相反,由于生物炭极性增强和pH值降低,生物炭老化过程有促进土壤有机质矿化增加CO2和N2O排放的趋势。然而为了辅正这一论断,准确评估生物炭老化的环境效应,长期原位生物炭老化并同时设置新鲜生物炭对照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开展,以探明生物炭老化过程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为生物炭生产和合理施用提供�
袁海静邓桂森周顺桂秦树平
关键词:生物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
砾石含量及粒径对崩岗崩积体渗透特性的影响
为探讨砾石对崩积体渗透性的影响,采用环刀法对不同砾石含量及粒径条件下崩积体入渗特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10%,20%和30%砾石含量崩积体进入稳渗时间在9~10min之间,40%,50%砾石含量崩积体进...
詹振芝黄炎和蒋芳市林金石李歆博王晓妍蔡佳翔
关键词:崩岗侵蚀
安溪县花岗岩崩岗土体水分特征曲线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8年
为研究花岗岩崩岗土体水分特征曲线及其影响因素,以福建省安溪县崩岗崩壁土为对象,通过压力膜仪对土体进行脱湿试验,绘制出崩壁土体水分特征曲线,并进行曲线参数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崩壁土体垂直深度增加,崩岗土体塑性指数、黏粒含量、分形维数及磨圆度等均整体呈降低的趋势;水分特征曲线斜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持水能力减弱,残余含水率及VG模型参数ɑ却随之减小,而参数n却随之增大;残余含水率、参数(ɑ、n)均与容重和颗粒的磨圆度呈极显著相关;残余含水率可用容重和黏粒含量描述,参数ɑ可用容重和形状比率描述、参数n可用容重和塑性指数描述。研究结果可为崩壁非饱和土的强度试验提供参考。
程子捷张海东蒋芳市司晓静李欣倩林金石黄炎和
关键词:残积土水分特征曲线
基于土壤质量指数法省级尺度耕地土壤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2024年
[目的]探讨福建省土壤常规五项指标的土壤质量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状况,为因地制宜地保护和提升省域耕地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9年福建省4756组耕地土壤常规五项指标(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数据为基础,应用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方法和GIS技术进行土壤质量评价和空间分布图绘制。[结果]福建省土壤常规五项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pH值5.48、有机质23.01 g kg^(-1)、碱解氮146.69 mg kg^(-1)、有效磷74.00 mg kg^(-1)、速效钾145.74 mg kg^(-1),表现出省域土壤酸化严重、有效磷和速效钾丰富、有机质和碱解氮适中的现状,且“闽东南”的土壤pH、有效磷和速效钾高于“闽西北”,而有机质和碱解氮则是“闽西北”高于“闽东南”。土壤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福建省SQI的平均值为0.637,其中,厦门市SQI最高为0.671,泉州市SQI最低为0.558;有效磷在SQI中的贡献最大26.20%,而pH值则最小11.07%,且SQI与各土壤指标均显著正相关。同时,福建省SQI空间分布整体上呈“闽西北”高于“闽东南”的变化趋势。[结论]福建省耕地土壤质量整体以中高等水平为主,严重的土壤酸化和过量的有效磷是关键限制因子,建议积极开展以土壤酸化改良和磷肥减施为核心的土壤质量提升研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吴文元金海涛王玉雯张卫清张华廖文强姜玉英林德喜郭九信
关键词:土壤养分土壤质量评价
不同钙质钝化剂对稻田土壤溶液中Cd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为探讨不同钙质钝化剂对稻田土壤溶液中Cd浓度的影响,以一种Cd严重污染的农田土壤和两个水稻品种(台粳8号、Ⅱ优3301)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三种钙质钝化剂(石灰石粉、白云石粉和消石灰)对土壤溶液Cd浓度以及相应的土壤Eh值和土壤溶液pH、Fe、Mn、TOC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了钙质钝化剂降低植稻土壤Cd有效性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植稻期间,三种钝化剂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溶液的pH值,降低了土壤溶液中Cd、TOC、Fe和Mn的浓度和土壤的Eh值,降低了根表铁膜数量、铁膜Cd含量和水稻根系Cd含量。统计分析表明,土壤溶液Cd浓度与土壤Eh值、土壤溶液的TOC、Fe、Mn浓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溶液pH值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在酸性Cd污染的植稻土壤上,钙质钝化剂通过提高土壤pH值、促进土壤的还原、抑制Fe/Mn氧化物的还原溶解、减少水溶态有机物的形成等途径降低了土壤Cd的溶解性。钙质钝化剂抑制了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降低了铁膜对Cd的富集,从而也降低了水稻根系对Cd的吸收。在钝化剂种类、移栽时间和水稻品种三个外部因素中,水稻品种对土壤溶液中Cd的影响较大。在pH、Eh、TOC、水溶性Fe和Mn浓度等土壤因素中,水溶性Fe浓度成为影响水溶性Cd的主要因素(成熟期)。研究表明,三种钙质钝化剂对土壤溶液中Cd浓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对根系Cd含量的降低效果因水稻品种而变。在提高土壤溶液pH方面,白云石粉的效果总体强于石灰石粉和消石灰。
郭京霞冯莲莲张起佳李云云曾涛王果
关键词:消石灰白云石土壤土壤溶液CD
椪柑叶片硼毒害症状及光合生理响应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准确及时诊断硼毒害,了解硼毒害对叶片造成的生理影响,为硼毒害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叶片养分含量测定,明确福建省安溪县椪柑叶片黄化和脱落是由硼中毒引起的。分别采集不同程度硼毒害椪柑叶片,测定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叶绿素荧光特性和细胞膜透性。【结果】在正常、中度黄化和重度黄化叶片中,钾、镁、锌含量均处于椪柑适宜范围内,而中度黄化和重度黄化叶片的硼含量比正常叶片分别提高了11.11和19.71倍,显示硼毒害是造成椪柑叶片黄化的原因。椪柑叶片硼毒害症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症状由叶尖沿主脉向下发展,叶肉和叶脉均褪绿黄化,黄化部位可见棕褐色的坏死斑点;二是症状由叶缘向主脉发展,主脉保持绿色,叶片呈不规则的黄、绿斑驳黄化。硼毒害椪柑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传递效率(ETR)、有效量子产额(ΦPS II)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随症状的加重而下降,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过剩激发能(E)和天线热耗散(D)则随症状的加重而提高,引起光合作用速率、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硼毒胁迫下椪柑叶片细胞膜透性明显提高。【结论】过量喷施硼肥所造成的硼毒害会导致椪柑叶片黄化、异常落叶,硼毒害使椪柑光合作用受抑、光合产物合成受阻,细胞膜受到伤害。柑橘生产上应重视含硼叶面肥的合理使用,以免造成硼中毒现象。有关椪柑硼毒害的防治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峻林伟杰李歆博占园园张生才李延
关键词:椪柑叶片黄化光合生理
砾石含量对崩积体坡面细沟横断面形态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为研究砾石含量对崩积体坡面细沟侵蚀的影响,采用室内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30°坡面下不同冲刷流量(2,4,8,12L/min)对4种土石混合崩积物(0,10%,30%,50%砾石质量比例)冲刷过程中细沟横断面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随冲刷时间的增加,深度增加速度大于宽度增加速度,横断面向窄而深发展。(2)坡顶细沟横断面深度较大,接近“V”形,侵蚀严重;坡底细沟横断面深度较小,侵蚀较弱;细沟横断面形态指标η随坡长增加出现波动变化。(3)横断面深度随砾石含量增加总体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10%砾石含量坡面细沟深度最小;10%砾石含量坡面细沟横断面形态指标η变化范围最大;临空面在10~15cm深度开始发育,低砾石含量土壤更有利于临空面发育。
张海东陈培松林嘉辉蒋芳市司晓静林金石郭煜程唐雅迪黄炎和
关键词:细沟侵蚀
砾石含量及粒径对崩岗崩积体渗透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17年
为探讨砾石对崩积体渗透性的影响,采用环刀法对不同砾石含量及粒径条件下崩积体入渗特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10%,20%,30%砾石含量崩积体进入稳渗时间在9~10min之间,40%,50%砾石含量崩积体进入稳定时间在19~20min之间。(2)相同粒径砾石条件下,崩积体的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率及入渗量随砾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含2~3,3~5,5~10mm砾石崩积体的入渗参数在10%,20%,30%砾石含量时变化不大;当砾石含量为40%时,入渗参数随着砾石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当砾石含量为50%时,含3~5mm砾石的崩积体的入渗参数最小。(3)Kostiakov公式拟合更适合模拟崩积体的入渗模型。
詹振芝黄炎和蒋芳市林金石李歆博王晓妍蔡佳翔
关键词:土壤渗透
脐橙缺钼症的诊断及光合生理响应
2023年
开展脐橙钼缺乏症的诊断及其光合生理响应研究,为柑橘缺钼诊断和合理施用钼肥提供依据。通过田间调查结合形态诊断、叶片分析诊断以及钼酸铵喷施试验,明确脐橙叶片的黄斑型黄化是缺钼引起,采集不同程度缺钼的脐橙叶片,研究缺钼胁迫对脐橙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黄化、重度黄化和正常叶片的氮、钾、镁、硼含量均处于柑橘营养适宜范围,锌、钙含量三者间无显著差异,但轻度黄化和重度黄化叶片的钼含量低于柑橘钼缺乏的临界值(0.10 mg/kg),且均显著低于正常叶片。喷施0.05%钼酸铵可矫治脐橙叶片的黄化症状,进一步证实了缺钼是造成脐橙叶片黄化的原因。新叶出现近圆形、鲜黄色水渍状斑点或斑块,叶扭曲、叶缘向上向内卷曲是诊断脐橙缺钼的主要特征。缺钼显著降低脐橙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PSⅡ反应中心的潜在活性(F_(v)/F_(o))、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电子传递能力(ETo/RC)以及量子产额(ETo/CSm),明显提高热耗散系数(DIo/RC),引起光合速率(P_(n))的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减少,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陆芃希张峻肖本木衣萌王平李延吴良泉
关键词:脐橙光合生理
促进电活性微生物产电呼吸能力的方法研究进展
2018年
产电呼吸是指电活性微生物(electroactive microorganisms,EAMs)以胞外固体电极作为电子受体的一种呼吸形式,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环境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否进一步提高EAMs的产电呼吸能力是相关技术能否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核心,而提高产电呼吸能力的关键是加强EAMs与胞外固体电极间的电子传递能力。目前总结如何促进EAMs产电呼吸能力的综述文献极少。因此,本文从投加化学试剂、施加物理作用及改造生物基因3个方面总结了现有的促进EAMs产电呼吸能力的方法,介绍了每种方法的优势与缺陷,重点阐述了每种手段的作用机理及促进效果,并从实际应用和机理研究的角度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方彦伦陈姗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