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比较锁定加压接骨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其中21例行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19例行外固定支架。按AO/ASIF分型:C1型10例,C2型15例,C3型15例。随访内容包括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握力、捏力及相关影像学资料(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按上肢功能评定标准(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和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估。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18.8个月。根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评定,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组优良率为81.0%,外固定支架治疗组优良率为78.9%。两组在掌曲、背伸、桡偏、旋前、旋后、握力、捏力、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等方面,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和DAS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接骨板组的腕尺偏活动度小于外固定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接骨板治疗组中无并发症出现。外固定支架治疗组中1例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症,药物治疗和理疗后好转;1例钉道感染,局部换药后治愈。结论采用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相同效果,具体可根据骨折类型、患者的功能要求及经济情况选择手术方案.
目的通过对大多角骨切除联合袢钢板悬吊治疗第一腕掌骨关节炎的随访研究,评价该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共纳人第一腕掌骨关节炎患者(Eaton IE期及以上)1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大多角骨切除联合袢钢板悬吊术。术后评价治疗效果,客观评价包括捏力、握力、拇指外展角度(掌侧、桡侧)、拇指对掌功能评分(Kapandji评分)和第一掌骨沉降率,主观评价包括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and hand questionnaire,DASH)。结果术后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9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力量明显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及功能明显改善,且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第一掌骨的高度得到了很好的维持,第一腕掌关节的功能恢复良好,并能返回以前的工作岗位。按照Robbins腕关节评分标准综合评定手术优良率达84.6%。结论大多角骨切除联合袢钢板悬吊术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第一腕掌关节功能,并能在术后维持第一掌骨的高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