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作品数:18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合作机构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政治
  • 3篇权力
  • 3篇主权
  • 3篇主义
  • 2篇政治权力
  • 2篇治权
  • 2篇文明
  • 2篇逻辑
  • 2篇民主
  • 1篇代文
  • 1篇党政
  • 1篇帝国
  • 1篇对话录
  • 1篇形式主义
  • 1篇选举
  • 1篇选举政治
  • 1篇选民
  • 1篇意志
  • 1篇语言
  • 1篇育发

机构

  • 17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李筠
  • 2篇庞金友
  • 1篇郑红
  • 1篇干春松
  • 1篇张霞

传媒

  • 5篇学海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社会科学
  • 1篇语言战略研究
  • 1篇中共宁波市委...
  • 1篇中共天津市委...
  • 1篇现代台湾研究
  • 1篇学术论坛
  • 1篇理论视野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历史法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0年来美国学界中国政治研究的范式转变及其问题--兼论“以中国共产党为方法”的中国政治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70年来伴随着中国政治的发展变化,美国学界的中国政治研究历经了四次范式转变,但日益精细化、科学化的学科规范和理论方法却不能可靠地检验中国实践,反而还得出了令人诧异的研究结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变的中国政治运作核心中国共产党,在其中国政治研究中的范式地位不断下降。本文在反思70年来美国学界中国政治研究的基础上,呼吁中国政治研究需要找回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共产党为方法"触碰中国政治的实践经验,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中国政治研究中的现实困境,更有利于中国政治学界构建基于本土实践的社会科学话语表述。
王鸿铭
关键词:美国学界中国政治研究中国共产党
密尔论帝国
2019年
密尔意图超越社会契约论的传统自由主义论证模式,处理大英帝国的崛起这一重大时势必然带来的共同体内部异质多元的问题。快乐分高低的功利主义建构起承认差等的同心圆结构,为帝国奠定内在的伦理秩序。激烈的道德批判容易遮蔽异质结构中如何妥善处理权力安排这一重要问题。分层治理的政治结构是帝国的合理选择,其核心和目标政治安排是代议制政府,文明演化的历时性过程被密尔转化为帝国内部差等秩序的团结进步。殖民帝国虽已成过去,但多元格局下权力的差等安排仍然是当今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李筠
关键词:密尔帝国功利主义
治理形式与形式主义的生成逻辑——基于“文件政治”的实证考察被引量:4
2022年
“文件政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形式。描绘“文件政治”的治理形式及其治理内容,观察“文件政治”的治理形式如何生成形式主义,有助于在归纳“文件政治”形式主义表现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治理形式与形式主义的生成逻辑:必要的治理形式建立于层级组织,但多重层级组织同时作用于单一治理内容,就会造成伴随多重层级组织出现的表面治理形式明显偏离于实际治理内容,在治理形式与治理内容的偏离过程中,治理形式就会逐渐异化层级组织的治理行为,从而最终生成了层级组织的形式主义。
王鸿铭
关键词:形式主义生成逻辑
Jurisdiction的政治含义——基于西方中世纪政治史的考察
2012年
Jurisdiction不仅仅指司法权和管辖权,它首先指一般性的政治权力。中世纪早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决定了司法权是政治权力的唯一存在方式。多元政治共同体、政治权力中心和法律体系并存的局面导致了"管辖权竞争"。在竞争过程中,不仅作为内部管理机制的管辖权逐步体系化,形成了等级化的司法体系,为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基础;更重要的是,作为外部权力界限的管辖权也逐步明确,形成了以王权为核心、王国为基本政治单位的"国际"政治法律格局。Jurisdiction的历史积淀充分反映了西方法治主义的诸多重要理念、制度基础和对现代民族国家诞生的重大影响。
李筠
关键词:JURISDICTION政治权力中世纪现代民族国家
语言与政治正义被引量:1
2017年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交流与沟通的工具,曾被视为撼动父权的象征。17世纪的罗伯特·菲尔默(Robert Filmer)爵士借用《圣经·旧约》中的《创世记》来论证世间权力皆由父权派生的观点,指出'上帝小心地按着不同的家族分配不同的言语,来保存父的权力'。同样是17世纪的约翰·洛克(John Locke),援引了同一部《圣经》来批判父权与君权神授。他认为,《圣经》
黄璇
关键词:公共理性对话录公共性政治正义
乌尔比安格言的创造性利用:罗马法复兴对现代国家主权理论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主权是现代政治理论的重要概念,它来源于西方中世纪王权至上性观念的不断发展。王权在中世纪早期并非不言自明地享有至上地位,王权获得至上性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理论斗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罗马法复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王权至上性(主权)观念的发展是一个政治法学问题,其内在的理论焦点是"权力与法律孰高"。中世纪罗马法学家们积极利用乌尔比安的"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皇帝不受法律拘束"这两句格言,为王权突破日耳曼习惯法传统、基督教自然法传统的限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限于罗马法内在的普世主义品质、合法性基础理论、公私法划分以及罗马法复兴的发展脉络和研究基点都与现代主权理论的内在要求存在冲突,罗马法复兴未能直接创建出系统的现代国家主权理论。
李筠
关键词:罗马法复兴主权意志
共同富裕思想的价值逻辑和实践路径被引量:5
2022年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共同富裕的价值起点是现实的人,它与资本主义观念中抽象的人有着本质差别;它的价值导向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平等发展,是基于社会主义制度对个人权利的保证与承诺;它的价值旨归是人的全面发展,其根本落脚点是让人民生活更幸福。当前,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新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探析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发展规律及现实挑战,从而总结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准确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坚定道路自信;明确树立新时代共同富裕观,深化认识人民幸福根本目标;深刻明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突出社会主义发展出发点与落脚点的统一。
张爽
关键词:共同富裕价值逻辑
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中选民“分裂投票”现象研究
2021年
"分裂投票"是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中的重要政治现象,对台湾地区政党政治体系的变迁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收集、观察并测量2008年至2020年四次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中选民"分裂投票"的具体规模,探讨引发选民采取"分裂投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党政治版图、地方派系政治、蓝绿支持者特质是影响台湾地区选民"分裂投票"的三大主要因素,预计未来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版图有向"一大一中几小"转变的趋势,至于"分裂投票"规模是继续扩大还是渐趋缩小,尚待观察。
王鸿铭
关键词:选举政治政党政治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政治意义
2024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于历史政治学研究立场,中国式现代化在认识论层面更新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理论话语,在本体论层面形成了政党中心的政治道路、人民主体的政治取向、人民民主的政治形式、文明基体的政治基因、和平发展的政治追求构成的“五位一体”的实践路径,在方法论层面创造了有别于西方文明主导的世界秩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重大理论和现实命题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学概念的新表述和历史政治学研究的新骨架,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王鸿铭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论专科性大学的通识教育发展——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通识教育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成功模式,对于我国专科性大学通识教育的开展和自身发展的战略升级具有非常独特的启示意义。MIT取得辉煌成就的首要因素是她的创始校长罗杰斯为她定下的高瞻远瞩的理念,培养领袖级的科学家而非技术工匠必须通过人文和社会科学主导的通识教育来实现。康普顿校长和吉利安校长完成了MIT的战略升级,通过建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和打造体系化的通识教育课程,使通识教育摆脱了点缀的尴尬地位而成为培养领袖级科学家的必要组成部分,从而使MIT摆脱了蜕化为技术学校的危机,迈入了一流大学的行列。课程设置是开展通识教育的核心工作,MIT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变迁证明,战略目标、外部环境、自身实力的良性互动是使课程设置取得成功的要义。
李筠
关键词:MIT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