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0 被引量:412H指数:11
相关作者:陈能场郭治兴邓南荣陈朝张思毅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9篇土壤
  • 8篇污染
  • 7篇重金
  • 7篇重金属
  • 6篇光催化
  • 5篇催化
  • 3篇亚热带
  • 2篇稻田
  • 2篇多环芳烃
  • 2篇氧化钛
  • 2篇有机氯
  • 2篇有机氯农药
  • 2篇有机污染
  • 2篇铁氧化物
  • 2篇土壤重金属
  • 2篇农业土壤
  • 2篇坡面
  • 2篇热带
  • 2篇重金属污染
  • 2篇作物

机构

  • 38篇广东省农业环...
  • 9篇广东省生态环...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山大学
  • 4篇广东省生态环...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赣南师范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李芳柏
  • 5篇钟继洪
  • 5篇万洪富
  • 4篇郭治兴
  • 4篇李淑仪
  • 3篇邓南荣
  • 3篇李定强
  • 3篇刘同旭
  • 2篇廖义善
  • 2篇谭军
  • 2篇彭少麟
  • 2篇陈能场
  • 2篇李新军
  • 2篇郭庆荣
  • 2篇陈朝
  • 2篇林必桂
  • 2篇杨贤房
  • 2篇陈进栋
  • 2篇毕如田
  • 2篇郝蓉

传媒

  • 3篇农业系统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环境工程技术...
  • 2篇2002'全...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土壤与环境
  • 1篇湖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广州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被引量:35
2015年
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采集了7种典型农用地的605个表层样品,采用GC-ECD定量测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并对其残留特征、区域分布、可能来源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OCPs检出率达97.85%,残留浓度最高值为649.33μg·kg-1,平均值为20.67μg·kg-1,主要检出物是DDTs、HCHs、硫丹硫酸盐和甲氧滴滴涕.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研究区土壤HCHs和DDTs残留属于中下水平.OCPs分布区域特征非常明显,高含量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活动强度大的珠三角中心城市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OCPs残留量差异较大,耕地残留量较高,且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最高,其次是园地,林地残留量最低.来源分析表明,土壤中HCHs主要来源于林丹使用,DDTs主要来源于早期施用农药的残留,局部地区三氯杀螨醇已经成为土壤DDTs污染的主要来源.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区HCHs残留量一级、二级标准合格率分别为97.5%和100%,DDTs一级、二级标准合格率分别为95.5%和97.7%.土壤HCHs残留属于低风险,DDTs类有机氯农药对研究区生物可能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但危害性总体较低.
窦磊杨国义
关键词:表层土壤有机氯农药
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防治农作物真菌病害
<正> 二氧化钛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很强的杀菌性能,许多文献表明,将二氧化钛附着在陶瓷、织物等载体上有较好的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本项目以几种常见果蔬真菌病害为靶标,研究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防治农作物的真菌病害...
郭婷李芳柏林兰稳
文献传递
镁硼钼营养对苦瓜品质及其产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施镁、硼、钼及其配合施用对大顶苦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处理硝酸盐含量较对照明显下降,其中以+B和+Mo处理效果最好,分别降低了苦瓜硝酸盐含量10.63%和53.02%,且+Mo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Mg、+Mo、+Mg+B+Mo3个处理的苦瓜产量均比对照显著增产,分别增加21.72%、18.97%、20.03%,其中以+Mg处理增产效果最好。而+B处理苦瓜产量比对照降低了4.32%,差异不显著。+Mo、+Mg+B+Mo处理较对照可溶性糖和Vc含量增加,其中以+Mg+B+Mo增加幅度最大,达到显著水平,而+Mg、+B处理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有明显的下降,其中以+B处理下降最为突出,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4个处理蛋白质含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镁、硼、钼配合施用更有利于苦瓜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王荣萍李淑仪廖新荣蓝佩玲徐胜光
关键词:苦瓜
白果中微量元素与土壤营养因子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以22年生坪田白果为试验材料,对白果中微量元素与土壤营养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为银杏精准施肥,提升白果品质提供依据。采用SPSS软件对银杏果园中土壤因子指标和白果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简单相关、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白果中微量元素之间及白果中微量元素与土壤营养因子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简单相关分析筛选出7组各自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因子,分别是:白果中铜、锌、镁和土壤有效硼,白果中铜、土壤交换态镁、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效硼,白果中锰、硼和土壤pH、土壤交换态钙,白果中锰、土壤速效钾、土壤交换态钙,白果中硼、土壤有效磷、土壤有效锌、土壤有效铜,白果中锰、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白果中硼、土壤pH、土壤有效铁、土壤交换态钙。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硼对银杏吸收铜、锌、镁等微量元素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有效抑制银杏协同吸收锌镁;土壤交换态镁对银杏吸收铜,土壤有机质对银杏吸收微量元素锰,土壤有效磷对银杏吸收微量元素硼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土壤pH对银杏吸收微量元素硼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境条件、土壤环境条件、土壤营养因子交互作用、施肥方式方法、栽培技术、作物品种等,相关性分析可为多变量因子提供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关系度量刻度,筛选出显著性指标,指导施肥生产实践。建议加强提升白果微量元素机理机制的研究,并开展银杏相关施肥试验;在银杏生产中,建议减少农家肥用量,叶前肥和催花促种肥适当增施石灰,提升土壤pH,在3—6月以叶面喷施方式增施硼肥,达到催花促种的目的。
潘胜强李彬邓玉陈前刘德洪巫剑罗薇彭四清杨国义
关键词:银杏微量元素偏相关
2-硫醇基苯骈噻唑在β-MnO<,2>/水界面的氧化降解研究
本文研究了2-硫醇基苯骈噻唑(MBT)在β-MnO<,2>/水界面的氧化降解过程。结果表明,MBT能被氧化锰有效降解甚至矿化,在降解产物中能检测到MBT终产物SO<,4><'2->的产生。β-MnO<,2>在氧化降解MB...
刘承帅李芳柏
关键词:锰氧化物软锰矿氧化降解
文献传递
复合人工湿地中低浓度有机物的去除及Monod模型模拟被引量:7
2013年
以复合人工湿地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连续5个月内对低浓度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处理效果,采用简化的Monod动力学模型对研究湿地进行模拟并验证,讨论了污染负荷与去除率的相关性以及BOD/COD比值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系数的影响。研究湿地总面积为5 000 m2,进水水量为860~1 560 m3/d,水力停留时间为1.48~2.69 d,水力负荷为0.17~0.31 m/d,进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BOD53.0~25.6 mg/L;COD 22.9~89.8 mg/L)。结果表明,复合湿地组合形式对BOD5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介于37.9%~79.0%和41.0%~68.7%之间,简化的Monod模型对湿地中BOD5和COD去除的预测值与实验观测值吻合程度较好;BOD5、COD的去除率分别随着进水BOD5和COD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增长趋势逐渐变缓,当有机污染负荷低时,模型的K值较小;低浓度有机污染物在VSF、FWS和HSF湿地中的去除效率与有机物是否容易或者缓慢被微生物降解的性质相关性较差,这可能与人工湿地中存在的其他因素促进了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有关。
吴英海韩蕊林必桂张菲菲陈晓燕许振成张雨葵
关键词:复合人工湿地低浓度有机污染物
崩岗崩积体坡面糙度及其与侵蚀方式的耦合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崩岗崩积体是崩岗的主要沙源地。基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崩岗崩积体坡面侵蚀过程。研究表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的点云数据能定量分析降雨前后坡面水蚀特征。全坡面及各坡位均为片蚀总量大于细沟侵蚀总量,但各坡位的侵蚀强度有所差异,其细沟侵蚀强度由大到小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片蚀强度由大到小表现为上坡、中坡、下坡。坡面空间糙度由大到小大致呈现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坡面侵蚀方式可影响坡面糙度值及变化趋势,而坡面糙度亦能影响各侵蚀方式的侵蚀强度。整个降雨时段内全坡面侵蚀量最大、产沙量次之,沉积量最小,受坡面糙度变化影响,全坡面侵蚀、产沙量均呈现递减趋势。而上坡位的侵蚀、产沙量无明显变化,中、下坡位的侵蚀、产沙量呈对数减小趋势。此外,除上、下坡位沉积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外,各坡位间侵蚀量、产沙量均无显著差异。
廖义善廖义善唐常源卓慕宁唐常源李定强
关键词:时空分异三维激光扫描
广东省耕地资源变化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研究了广东省耕地资源变化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建国以来,广东省耕地资源和人均耕地逐年减少,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要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采取如下措施:切实保护好现有耕地,加大后备资源开发力度,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生产力。图1,表3,参8。
钟继洪谭军郭庆荣
关键词:耕地变化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壤健康:让中华文明更加璀璨被引量:1
2021年
一、认识脚下的土壤我们生活的星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真正意义上的土壤却是从4亿年前陆地上长出蓝藻时开始的,此后经过无数次演化、侵蚀,我们脚下的土壤最少也有数百万年的历史。反观人类,现代人出现在20万年前,最早出现于两河流域的农业也不到11000年;考古证实,中国最早出现稻作物种植是在7800年前,中华民族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
陈能场
关键词:两河流域中华文明土壤健康作物种植文明史
亚热带典型区域水稻土氧化铁高光谱反演——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被引量:10
2017年
氧化铁是土壤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亚热带土壤中高含量的氧化铁形成了该区域重要的土壤附色成分针铁矿和赤铁矿等矿物,使得土壤颜色明显区别于其他气候带.以亚热带典型地区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不同光谱形式与土壤氧化铁含量的相关性,提取特征光谱波段建立土壤氧化铁的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氧化铁含量与反射光谱之间呈负相关,且敏感波段主要位于404、574、784、854和1204 nm等可见近红外区域.微分处理后的光谱与土壤氧化铁的相关性明显提高.在相关性显著波段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以及主成分分析剔除共线性波段,最后选择特征光谱波段作为反演模型的输入参数.比较反演模型的结果,得出该地区土壤氧化铁含量的最佳反演模型为BP人工神经网络(RMSEC=0.22,RMSEP=0.81,R^2=0.93,RPD=12.20),该模型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适用于快速估测土壤中氧化铁含量,并且能够为测度土壤氧化铁的空间分布提供研究基础.
郭颖郭治兴刘佳袁宇志孙慧柴敏毕如田
关键词:反演亚热带区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