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97 被引量:2,878H指数:25
相关作者:彭冰高雪梅李华顺邓春艳邓泽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1篇医药卫生
  • 24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9篇护理
  • 39篇儿童
  • 35篇妊娠
  • 35篇细胞
  • 31篇子宫
  • 29篇卵巢
  • 25篇肿瘤
  • 22篇产科
  • 17篇综合征
  • 16篇妊娠期
  • 16篇宫内
  • 15篇阴道
  • 14篇术后
  • 14篇教学
  • 13篇影响因素
  • 13篇内膜
  • 12篇女性
  • 12篇子宫内膜
  • 10篇孕妇
  • 8篇胎盘

机构

  • 432篇四川大学
  • 22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成都市新都区...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成都医学院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重庆市妇幼保...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四川省肿瘤医...
  • 2篇四川文理学院
  • 2篇澳门科技大学
  • 2篇成都市血液中...
  • 2篇成都市疾病预...
  • 2篇成都医学院第...

作者

  • 11篇张伶俐
  • 9篇陈力
  • 8篇周容
  • 7篇刘兴会
  • 7篇高睿
  • 6篇张川
  • 5篇赵霞
  • 5篇尹如铁
  • 5篇刘瀚旻
  • 5篇曾玺
  • 5篇边策
  • 5篇郄明蓉
  • 5篇冯颖
  • 4篇李黎
  • 4篇赵际童
  • 4篇罗碧如
  • 4篇于凡
  • 4篇黄亮
  • 4篇刘砚韬
  • 4篇王和

传媒

  • 8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6篇检验医学与临...
  • 13篇中国计划生育...
  • 12篇中华妇幼临床...
  • 11篇卫生职业教育
  • 9篇实用医院临床...
  • 7篇中国实用妇科...
  • 7篇中文科技期刊...
  • 6篇中国妇幼保健
  • 6篇护理研究
  • 6篇儿科药学杂志
  • 6篇四川大学学报...
  • 5篇中国计划生育...
  • 5篇中国医院药学...
  • 5篇重庆医学
  • 5篇中国儿童保健...
  • 5篇西部医学
  • 5篇中华现代护理...
  • 5篇中文科技期刊...
  • 4篇当代医学

年份

  • 4篇2025
  • 28篇2024
  • 36篇2023
  • 45篇2022
  • 41篇2021
  • 44篇2020
  • 46篇2019
  • 75篇2018
  • 78篇2017
  • 22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4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EU3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糖与人体各种生理、病理过程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从探讨人质膜型唾液酸酶(NEU3)与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生长、侵袭和凋亡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入手,为进一步深入认识雄激素相...
马学王晨霄王梦秋冯颖吴衣论王琳马芳
关键词:唾液酸酶细胞侵袭细胞活力前列腺癌
文献传递
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处女膜闭锁延迟诊断1例被引量:2
2021年
病例女性,34岁,未婚未育,因"月经期感阴道坠胀1年余"于2019年7月11日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回顾患者青春期发育情况,月经初潮11岁,12岁时因处女膜闭锁行处女膜切开术,22岁时再次因处女膜闭锁行处女膜切开术,术后患者月经周期规律,经量正常,无痛经,2017年开始自觉月经量减少,月经来潮时感阴道坠胀,遂于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后考虑阴道闭锁行阴道扩张术。手术后自觉症状无改善,遂于医院门诊就诊.
胡正俊何跃东
关键词:阴道斜隔综合征处女膜闭锁
双绒毛膜双胎合并一胎美人鱼综合征1例被引量:3
2018年
1病例报告患者,33岁,因孕33^+2周,羊水过多伴不规律宫缩1天,于2017年1月23日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痛经,末次月经2016年5月20日,G1P0,本次妊娠系IVF—ET术后,移植后予黄体酮保胎治疗3月,孕早期超声检查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早孕期间无早孕反应,无阴道流血、流液等不适,无毒物、药物、射线接触史,外院建卡定期产前检查。
徐婷婷王晓东余海燕
关键词:绒毛膜双胎综合征羊水过多月经规律末次月经
人体寄生虫学实习教学的问题与探讨被引量:4
2019年
临床检验科的寄生虫学实习带教是帮助医学检验学生将掌握的人体寄生虫学理论知识拓展到临床实践的桥梁,传统的带教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随着临床教学的不断改革,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检验科(下称本科室)就目前寄生虫学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本科室参加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的寄生虫学室间质评以及美国病理家学会(CAP)的能力验证计划(PT)中收获和总结的经验教训,对带教方式进行有益的改进,以提升本科室临床寄生虫学的实习带教水平。
黄冬悦胡正强胡正强竺婷婷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实习带教
对乙酰氨基酚干混悬剂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单次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干混悬剂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空腹/餐后各26例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对乙酰氨基酚干混悬剂和参比制剂对乙酰氨基酚细粒剂(CALONAL^(?) Fine Gran),采用单次口服、单中心、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设计,用HPLC-MS/MS法检测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使用Phoenix WinNonlin 8.1软件及SAS 9.4软件分析生物等效性(BE)。结果:空腹组26例健康受试者分别单次空腹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干混悬剂(受试制剂)和对乙酰氨基酚细粒剂(参比制剂)后,C_(max),AUC_(0~t)及AUC_(0~∞)的几何均数比值及其90%置信区间分别为100.72%(90.88%,111.63%),96.55%(92.80%,100.46%),95.58%(92.78%,98.48%),均落在等效区间80.0%~125.00%范围内。餐后组26例健康受试者在餐后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干混悬剂(受试制剂)和对乙酰氨基酚细粒剂(参比制剂)后,C_(max),AUC_(0~t)及AUC_(0~∞)的几何均数比值及其90%置信区间分别为96.69%(89.52%,104.43%),98.27%(95.63%,100.98%),98.59%(96.01%,101.24%),均落在等效区间80.0%~125.00%范围内。结论:2种制剂在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具有生物等效性。
郭伟一冯仕银蔡林芮邹琴邹琴苏旭陈卓余勤
关键词:空腹餐后生物等效性药动学
产科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目前,降低孕产妇病死率(MMR)仍是全球卫生系统面临的一项挑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科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有效早期识别产科危重患者,降低产科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提高母婴安全。目前,产科危重患者的预警评分系统尚无统一标准。该文针对产科早期预警评分体系的发生发展进行了综述。
许永会(综述)朱莎(审校)
关键词:产科危重症孕产妇
基于VAERS的轮状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信号挖掘和数据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挖掘、评价轮状病毒疫苗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比例报告比值比法、贝叶斯法对美国疫苗不良反应报告系统中的轮状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信号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纳入以轮状病毒疫苗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报告15 417例,经ROR和PRR法检测得到可疑ADR信号359个,以ROR值大小排序排名前50位的ADR信号主要涉及系统为消化系统;采用BCPNN法对ROR值排名前25的可疑ADR进行重验获取结果为强信号的可疑ADR 11个;发掘出新的具有一定信号强度的ADR共130个。结论:通过对轮状病毒疫苗ADR信号挖掘,提示其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风险较大,但仍需进一步信号评价和验证,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刘砚韬林芸竹林芸竹赵科
关键词:轮状病毒疫苗药物不良反应
仑伐替尼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仑伐替尼是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已先后获批甲状腺癌、肾细胞癌和肝细胞癌的治疗。仑伐替尼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仑伐替尼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符开余尹如铁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卵巢癌
儿童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首次构建儿童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肾脏科使用股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儿428例,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使用列线图展示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以2022年7月—10月50例患儿资料进行模型的外部验证。结果病因肾衰竭(OR=5.041,95%CI:1.170~21.726,P=0.030)、合并低白蛋白血症(OR=2.963,95%CI:1.090~8.057,P=0.033)、躁动(OR=2.871,95%CI:1.159~7.109,P=0.023)、双下肢水肿(OR=2.359,95%CI:1.052~5.288,P=0.037)、高血压(OR=2.473,95%CI:0.010~6.057,P=0.048)、腹腔积液(OR=5.673,95%CI:2.242~14.357,P<0.001)以及输注血/血制品(OR=2.693,95%CI:1.0697~6.612,P=0.031)是儿童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4(95%CI:0.738~0.851,P<0.001),灵敏度为0.733,特异度为0.725,最大约登指数为0.458,预测模型拟合优势比χ^(2)=3.395,P=0.907。依据验证组所建模型预测概率绘制ROC曲线,AUC为0.810(P<0.001,95%CI:0.689~0.931),灵敏度为0.739,特异度为0.778。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儿童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高危患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张胜华江雨秋李银宋诗怡唐静唐静
关键词:儿童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并发症
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激酶1对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激酶(DCLK)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EA)患者中的表达,并评估其对EA患者临床特征的潜在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就诊的95例EA患者,25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H)患者及30例因子宫良性疾病进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内膜组织正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EA组(n=95)、AH组(n=25)及对照组(n=30)。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A组患者EA组织、AH组患者AH组织和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DCLK1蛋白表达水平。在EA组EA细胞系HEC-1-A和Ishikawa中,转染过表达DCLK1质粒、空载体质粒,分别纳入过表达DCLK1亚组、空载体亚组,将未转染质粒的HEC-1-A和Ishikawa细胞系,纳入空白对照亚组。检测上述3个亚组的HEC-1-A和Ishikawa细胞DCLK1与AKT/m TOR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水平。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批准文号:2022-038号),3组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EA组、AH组、对照组患者异常子宫出血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01);这3组患者子宫内膜腺体DCLK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2%(79/95)、76.0%(19/25)、40.0%(12/30),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1.83,P<0.001)。②EA组患者中,EA组织不同病理学分级患者的DCLK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0,P=0.003),并且DCLK1表达水平与EA组织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s=0.503,P<0.001)。③过表达DCLK1亚组HEC-1-A、Ishikawa细胞中,DCLK1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载体亚组与空白对照亚组显著增高,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载体亚组显著增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LK1表达水平与EA恶性表型密切相关,并且可能与AKT/m TOR信号通路相关。DCLK1可能作为EA患�
唐丹姚晓曦杨博文薛绍龙李梦瑶韦柳杏郄明蓉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女(雌)性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