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 作品数:25 被引量:38 H指数:4 相关机构: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生物学 化学工程 医药卫生 更多>>
中国与欧洲微藻产业概况及生物质精准应用 被引量:5 2022年 中国是全球微藻生产第一大国,微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螺旋藻占世界螺旋藻总产量的七八成。近年来,微藻产能的迅速提升加剧了供大于求的市场矛盾。中国微藻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实现微藻的精准应用是扩大市场需求的主要解决途径。本文简述了中国和欧洲微藻产业概况,对中国和欧洲微藻产量、养殖区域、生产模式等进行了对比。从精准应用出发,分析了微藻在人类健康及农业(渔业、畜牧业、种植业)中的精准应用,为中国微藻产业的未来发展寻找方向。微藻作为营养丰富的新资源食品原料,同时也是水产养殖中重要的饵料和饲料,具有多元化的应用前景。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微藻的精准应用,将进一步助推中国微藻产业发展,从而为拓宽微藻应用市场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高风正 秦松 葛保胜关键词:农业 用于可控分子扩散的双响应液晶流体 分子扩散速率往往与溶液流变性质有关,可以利用复杂表面活性剂溶液粘弹性可调的特点控制分子扩散速率1,达到控制反应速率或者应用在药物缓释领域。本论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12EO4和偶氮苯修饰的阴离子脂肪酸钠表面活性剂(az... 王栋 曹月影 曹美文 王继乾 徐海 郝京诚关键词:溶致液晶 分子扩散 表面活性剂 文献传递 藻胆蛋白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19年 藻胆蛋白作为藻类特殊的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有着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目前藻胆蛋白主要有2个来源:一是直接从天然藻体中分离提取;二是将合成藻胆蛋白的基因转到基因工程宿主中,通过体外重组方法获得.通过从天然藻体提取藻胆蛋白不但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副产物较多.通过体外重组来实现藻胆蛋白的生产不仅可以降低经济和时间成本,而且可以对藻胆蛋白的生物合成过程进行研究.此外,通过体外重组获得具有光学活性的藻胆蛋白时,可以添加不同的分子标签,从而拓展藻胆蛋白的应用范围.本文对藻胆蛋白的体内生物合成和体外重组研究的最新进展做了综述. 马丞博 秦松 李文军 葛保胜关键词:藻胆蛋白 生物合成 体外重组 抗氧化 荧光 微藻原位萃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微藻原位萃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方法:(1)酶含量优化:设置10mg、30mg、60mg、90mg、180mg、270mg、360mg、450mg 不同酶含量梯度,考察酶含量对微藻的原位萃取-... 成磊 兰金晓 于道永关键词:微藻 生物柴油 青岛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株中bla_(CTX-M)和PMQR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调查青岛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中β-内酰胺酶基因blaCTX-M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的流行性。方法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菌株中存在的blaCTX-M基因和各种PMQR基因,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确定基因类型。结果 83%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84%的大肠埃希菌带有blaCTX-M基因,38%、23%、3%、6%和5%的大肠埃希菌分别带有aac(6’)-Ib-cr、oqxAB、qnrB、qnrS及qepA基因。60株菌同时含有PMQR和blaCTX-M基因,其中10株菌同时含有两种PMQR基因及blaCTX-M基因,3株菌同时含有三种PMQR基因及blaCTX-M基因。结论 blaCTX-M基因和PMQR基因在青岛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中的流行性较高,且常共存于同一株细菌中,这将促进该地区临床细菌多重耐药性产生,加重细菌性感染治疗的难度。 尉鸿飞 牟晓东 朱元祺 马金龙 赵静宜 刘新利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PCR 多肽和DNA共组装结构的基因载体应用 多肽自组装体系存在许多优异的特性,首先,多肽分子由天然氨基酸组成,具有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的特点,适用于医疗应用;其次,通过分子设计可以合成不同尺寸和形貌的自组装结构,并且可以将特定的功能基团修饰到自组装体表面;而且,大多... 王瑜 丁榛 玄甲明 聂焱 曹美文关键词:自组装 基因载体 文献传递 微藻提取物衍生叶绿酸敏化剂的制备及其敏化性能研究 2018年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是一种新型的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以钝顶螺旋藻和莱茵衣藻萃取物为原料,衍生制备叶绿酸敏化剂,作为DSSC的光敏剂,发现在叶绿酸敏化剂溶液中适量保留天然微藻磷脂类共吸附剂有助于改善叶绿酸的敏化性能,提高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所制备的钝顶螺旋藻和莱茵衣藻叶绿酸敏化剂DSSC的光电转化效率分别达到了4.28%和4.40%。 李泉 成磊 葛保胜 于道永关键词:叶绿酸 敏化剂 光电转化效率 多肽和DNA共组装结构的基因载体应用 多肽自组装体系存在许多优异的特性,首先,多肽分子由天然氨基酸组成,具有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的特点,适用于医疗应用;其次,通过分子设计可以合成不同尺寸和形貌的自组装结构,并且可以将特定的功能基团修饰到自组装体表面;而且,大多... 王瑜 丁榛 玄甲明 聂焱 曹美文关键词:自组装 基因载体 趋化因子CCL11-糖胺聚糖-趋化因子受体CCR3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究趋化因子CCL11与受体CCR3、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相互作用过程及机制,为深入阐明CCL11-GAGs-CCR3相互作用关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筛选了CCR3-EGFP单分子表达水平的CHO稳转细胞系,利用全内反射荧光成像(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luorescence,TIRF)与等温滴定量热(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技术研究了不同体外溶液条件下GAGs与CCL11的相互作用,并利用趋化实验及活细胞单分子成像实验考察了GAGs-CCL11对CCR3-EGFP稳转细胞趋化行为的调控及CCR3-EGFP在细胞膜上聚集状态的影响。结果 随着硫酸软骨素链长度的增加,其与CCL11结合放热增多,表明其相互作用力增强,其促进CCL11聚集作用增强。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结合趋化试验研究发现,不同种类及不同比例的GAGs均会影响CCL11与CCR3的相互作用,GAGs的加入,抑制了CCL11对CCR3-EGFP稳转细胞的趋化效应及促CCR3-EGFP聚集的能力,且随着硫酸软骨素分子质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显著增强。结论 GAGs的存在可以显著调控CCL11的聚集状态,进而影响其与受体CCR3的相互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CCL11-GAGs-CCR3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李冠霖 刘恒姮 丁彦之 李计强 葛保胜关键词:趋化 糖胺聚糖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花生油转酯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固定化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催化花生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酶用量、醇油比、含水量等因素对转酯化率的影响,研究了花生油中主要脂肪酸的酶催化转酯化特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转酯化条件为:花生油用量3g、反应时间48h、反应温度35℃、酶用量450mg、醇油比3∶1、含水量8%,在此条件下,花生油转酯化率达到90.58%。花生油中主要脂肪酸转酯化的影响因素显著性以及转酯化的最优反应条件并不相同,表明花生油中不同脂肪酸的固定化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催化转酯化特性有所不同。 成磊 李泉 葛保胜 于道永关键词:固定化脂肪酶 转酯化 花生油 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