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保国

作品数:15 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总黄酮
  • 5篇黄酮
  • 5篇黄芪总黄酮
  • 4篇食管
  • 4篇肿瘤
  • 4篇疗法
  • 3篇中放
  • 3篇手术
  • 3篇术中放疗
  • 3篇外科
  • 3篇放疗
  • 2篇电视胸腔镜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食管疾病
  • 2篇食管外科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扑热息痛

机构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安徽省淮北市...

作者

  • 15篇丁保国
  • 8篇周乃康
  • 7篇田亚平
  • 7篇孙玉鹗
  • 6篇汪德清
  • 3篇林善文
  • 3篇沈文梅
  • 3篇王成彬
  • 2篇马艳青
  • 2篇黄孝迈
  • 2篇梁朝阳
  • 2篇郑梦利
  • 2篇崔忠厚
  • 2篇柳曦
  • 2篇赵海潞
  • 2篇彭楠
  • 1篇张金山
  • 1篇王云喜
  • 1篇贾士勇
  • 1篇初向阳

传媒

  • 4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第六届全国胸...
  • 1篇第三届全国中...

年份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腺癌和贲门腺癌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评估食管腺癌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结果 :10 8例患者中食管腺癌 2 2例 (男∶女 =3 5∶1,Ⅱ期 15 4 % ,Ⅲ期 76 9% ,Ⅳ期 7 7% ) ,贲门癌86例 (男∶女 =4 6∶1,Ⅰ期 2 9% ,Ⅱ期 7 1% ,Ⅲ期 74 3% ,Ⅳ期 15 7% )。30例患者获得根治性切除。食管癌中位生存期是 3 75个月 ,贲门癌是 9 36个月。根治性切除 (2 6 1个月 )显著高于姑息性切除 (7 1个月 ,P <0 0 5 )。姑息手术者 (7 11个月 )与未治疗者 (11 2 9个月 )无明显差异 (P =0 35 3)。转移淋巴结的数目超过 6个 (P <0 0 5 )或阳性率超过 6 5 6 % (P <0 0 1) ,中位生存期显著缩短。结论
丁保国孙玉鹗周乃康
关键词:食管腺癌贲门腺癌远期效果外科手术
中国人原发性食管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0
2003年
目的 总结中国人原发性食管黑色素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 2例和通过计算机检索得到的 37例中国人原发性食管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男女比例为 1.6∶ 1,平均年龄为 5 7.2岁 ,5 0岁以上占 84 .2 %。临床症状为吞咽不畅 (91.6 % )、进食胸骨后疼痛 (2 7.6 % )、反酸、乏力和消瘦。病变长径平均为 5 .7cm,其中心位于胸中段 15例 ,胸下段 2 1例。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轮廓比较光滑规则的充盈缺损 (6 2 .9% )及局部食管扩张 (4 5 .7% ) ,内镜下多见腔内息肉样肿物 (75 % ) ,34例患者成功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及消化道重建。诊断后中位数生存期仅为 11个月。 结论 手术可有效缓解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症状 ,但不能提高生存率。
丁保国孙玉鹗周乃康阎铭
关键词:中国人手术切除消化道重建
肺癌患者术中放疗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报告了对10例接受术中放疗的肺癌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动态观察结果,揭示术中放疗后早期SOD活性和MDA含量均迅速明显增高,术后4h形成高峰。SOD活性术后24h即降至低于术前水平,呈氧化应激表现,术后d3活性最低,术后1周仍未能恢复正常。MDA含量从高峰处随时间延长而缓慢降低,但术后1周仍较术前含量稍高。观察结果表明,肺癌术中放疗时局部照射同样可以引起全身性的自由基损伤,血清中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可以作为观察损伤的指标。
林善文孙玉鹗周乃康丁保国黄孝迈汪德青田亚平沈文梅
关键词:脂质过氧化SOD
黄芪总黄酮在术中放疗时对机体免疫力影响的实验观察被引量:8
1995年
本实验观察了黄芪总黄酮(TFA)在模拟肺癌术中放疗时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术中放疗可使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中性粒细胞杀菌活力减弱,TFA对这种辐射所致的免疫系统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TFA具有抗氧化性及清除自由基作用,使免疫细胞避免脂质过氧化的损伤有关,同时,TFA可能还具有改变免疫细胞能量代谢和促进淋巴细胞分裂的功用。
林善文孙玉鹗周乃康丁保国黄孝迈汪德清田亚平沈文梅
关键词:黄酮类免疫学放射疗法自由基
雷米普利和氯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形成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研究雷米普利和氯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早期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 4 4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 5组 ,分别给常规饲料 (对照组 )、高脂饲料 (含 10 %椰子油和 0 .0 5 %胆固醇 )、高脂饲料加雷米普利 (2mg·kg 1)、高脂饲料加氯沙坦 (10mg·kg 1)和高脂饲料加雷米普利 (2mg·kg 1)与氯沙坦 (10mg·kg 1)处理12周 ,测定血压、血脂、AS斑块面积和肝组织中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结果 :数据表明雷米普利和氯沙坦不论是单独应用还是联合应用均能有效降低平均动脉压 (P <0 .0 0 1)和肝组织中胆固醇的含量 ,雷米普利能显著降低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水平 (P <0 .0 5 ) ,结果还显示雷米普利与氯沙坦联合应用能提升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 (P <0 .0 5 ) ,各药物处理组的AS斑块面积有不同程度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米普利与氯沙坦具有一定的抑制AS形成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压和改变脂代谢有关。
汪德清Thomas G Neil丁保国田亚平Tomlinson BrianJames AE Tony
关键词:雷米普利氯沙坦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黄芪总黄酮对扑热息痛所致小鼠肝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0
2001年
目的 :研究黄芪总黄酮 (TFA)对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用 1%羧甲基纤维素钠 10ml·kg-1,TFA10 0mg·kg-1或维生素C (Ascorbicacid ,VC) 10 0 0mg·kg-1给小鼠灌胃 1h后 ,灌扑热息痛 10 0 0mg·kg-1,观察小鼠死亡率的变化 ;提前 1h用不同剂量的TFA或VC处理后 ,再灌 40 0mg·kg-1的扑热息痛 ,检测血清酶学和肝脏组织学的改变。结果 :给小鼠扑热息痛 10 0 0mg·kg-1灌胃组 ,2 4h后可致 80 %小鼠死亡 ;提前 1h用TFA10 0mg·kg-1或VC灌胃其死亡率可分别下降至 2 0 %和 0 %。血清转氨酶 (ALT)和病理切片显示当给 40 0mg·kg-1扑热息痛灌胃 2 4h后即可引起严重肝损伤 (ALT升高和肝组织大面积坏死 ,P <0 .0 0 1)。TFA或VC预防组 (提前 1h给药 )的肝损伤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轻 ,其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成正比。结论 :TFA对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汪德清丁保国马艳青赵海潞Thomas G NeilTomlinson Brian田亚平王成彬Critchley Julian AJH
关键词:黄芪总黄酮扑热息痛肝损伤维生素C
电视胸腔镜在食管外科的应用
目的:随着电视监视器的出现和光导纤维技术的成熟,电视胸腔镜外科对食管疾病的诊治已成为可能.作者通过对1992年10月~2001年9月12例VATS食管手术的分析,总结VATS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体会.方法:12例病人中男性...
周乃康崔忠厚郑梦利梁朝阳柳曦刘阳初向阳戴为民丁保国王云喜孙玉鹗
关键词:食管疾病手术治疗电视胸腔镜手术适应证疗效评估
文献传递
腹腔热灌注后阿霉素在实体瘤中的分布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近年来,消化道肿瘤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防治术后复发受到重视,但药物在肿瘤中的渗透深度尚不清楚,需进一步研究。方法:本实验利用阿霉素在490nm激发光下能发出桔红色荧光的原理,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后,阿霉素在实体瘤中的分布及吐温80对阿霉素渗透的影响。结果:单纯阿霉素腹腔灌注时渗入瘤体达25~30μm,热灌注时阿霉素渗入瘤体内45~50μm,加用吐温80时阿霉素渗入达2mm。结论:温热可促进药物在肿瘤中的渗透。
彭楠丁保国贾士勇
关键词:温热疗法阿霉素腹腔热灌注肿瘤实体瘤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小鼠腹腔肿瘤的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选用可移植性小鼠结肠癌 C_(26)细胞,接种于 BALB/C 小鼠腹腔,模拟消化道肿瘤术后腹腔种植转移的发生过程。不同时期给予不同浓度药物治疗,腹腔灌注温度41.5℃,治疗40分钟。结果:接受治疗的各组小鼠中位生存期较单纯化疗、热疗及对照组延长(P<0.05)。灌注液相同时,接种后早期治疗(当天和3~4天)较晚期治疗(7~8天)生存期明显提高(P<0.05)。接种后同一时间接受治疗时,高浓度阿霉素(5μg/ml)灌注组较低浓度阿霉素(2.5μg/ml)组生存期延长,但无统计学意义。在灌注液、接种天数均相同时,加用吐温80组生存期显著提高(P<0.05)。实验证明,腹腔热灌注化疗对小鼠腹腔肿瘤(C_(26))治疗有效。
彭楠黄新丁保国黄英才
关键词:热疗腹腔肿瘤阿霉素药物疗法
黄芪总黄酮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6
2003年
目的 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高脂饲料诱导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防护作用。方法 60只新西兰白兔被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正常饲料(对照组,n=10)、高脂饲料(造模组,n=10)、高脂饲料加维生素E 400 IU·d^(-1)(VitE组,n=10)、高脂饲料加TFA 60 mg·d^(-1)(TFA 1组,n=15)和高脂饲料加TFA 120 mg·d^(-1)(TFA 2组,n=15)处理12 wk,动态监测(0、8和12 wk)血脂的变化,实验结束前,所有动物用CO_2处死,分别检测主动脉弓的病理变化和胆固醇的含量。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所有接受高脂饲料的动物血浆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主动脉弓的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胆固醇含量和动脉壁内膜与中膜平均厚度比值均高于正常饲料组。TFA能降低血浆总胆固醇(P<0.05)、动脉壁中的胆固醇和动脉壁内膜与中膜比率;两种浓度的TFA(60和120 mg·d^(-1))能分别降低43.1%和63.0%的AS斑块面积;维生素E可降低动脉壁中的胆固醇沉积和动脉壁内膜与中膜比率(P<0.05),减低43.7%的AS斑块面积。在本实验中TFA和维生素E对甘油三脂代谢无影响。结论 TFA对高脂饲料诱导家兔AS形成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汪德清丁保国Tomas G Neil田亚平王成彬Tomlinson Brian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黄芪总黄酮维生素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