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对红细胞凝聚及输注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白蛋白和球蛋白(A/G)比值对患者红细胞凝聚、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150例MM患者的血液样本,采用盐水介质法与低离子液间接抗球蛋白(LISS-IAT)试管法进行抗凝筛选,观察有无非特异性凝聚情况,检测并且记录A/G数值,评估有无凝聚者在输血后每单位下血红蛋白的升高值,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150例MM患者经抗凝筛选,其中86例出现非特异性凝聚,64例无凝聚,非特异性凝聚的患者A/G数值均低于0.72∶1;凝聚患者在A/G上明显高于非特异性凝聚患者(t=7.265,P=0.000);所有患者输血后每单位的血红蛋白升高值为78.62g/L,输血后均未见输血反应。结论:MM患者在A/G低于0.72会在盐水介质中出现非特异性凝聚,却不会影响输血效果,但实际进行输血前应尽可能剔除因疾病引起的干扰因素以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 万敏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白蛋白 球蛋白 输注 芪黄汤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芪黄汤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检验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52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芪黄汤内服,对照组采用"标准剂量强的松"方案治疗,分别于治疗后2d、7d、14d、28d测定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观察患儿皮肤黏膜紫斑情况。监测统计两组患者血小板达到峰值时间、血小板恢复时间以及出血停止时间;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8d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淋巴细胞群、CD19^+、CD3^+、CD3^+CD4^-CD8^+、CD3^+CD4^+CD8^-、CD3^-CD16^+56^+);观察4周的临床疗效及半年后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血小板恢复时间、达峰值时间以及出血停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0.05);两组血小板计数治疗后都有明显回升(<0.05),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两组治疗后的淋巴细胞群、CD3^+CD4^-CD8^+、CD19^+明显下降,CD3^+、CD3^+CD4^+CD8^-、CD3^-CD16^+56^+明显升高,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芪黄汤能有效调节细胞免疫改善血小板功能,有良好的升高血小板数量和控制复发率的作用,长期预后效果良好。 万敏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 芪黄汤 血小板 T-淋巴细胞亚群 基于“调神”理论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平衡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基于“调神”理论指导的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90例CF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常规针刺法进行治疗,治疗组45例采用基于“调神”理论指导的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14(FS-14)、疲劳评定量表(FA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统计2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42/45),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35/4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S-14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AI、HAM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及IFN-γ/IL-4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4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调神”理论指导的针刺治疗CFS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疲劳、焦虑状态,促进Th1/Th2平衡。 万敏 周林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 针刺疗法 调神法 焦虑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乳腺疾病的女性患者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女性患者出现乳腺疾病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市优抚医院2017年1月至12月门诊健康体检正常女性32例为正常组,住院女性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乳腺疾病上报记录32例为乳腺异常组,对2组年龄、泌乳素水平、用药情况及乳腺情况等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异常组患者泌乳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乳腺疾病较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多见。乳腺异常组的临床分类主要以双侧重度增生多见,乳腺囊(脓)肿次之。结论:在精神科常规监测泌乳素,定期乳房体检和超声,药物治疗时"疗效好"和"安全性高"并举,选择对泌乳素影响小的药物治疗方案,避免泌乳素增高持续引起一系列乳腺疾病,降低药物致躯体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对保障女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黄凌霜 万敏关键词:精神治疗药物 乳腺疾病 中药酒浴液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中药酒浴液治疗中风偏瘫的药效学机理。方法:通过对实验动物(大鼠和小鼠)脱毛区涂抹中药酒浴液观察其对脑缺血大鼠脑血管通透性、脑含水量和脑指数的变化,以及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对小鼠血小板聚集功能、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中药酒浴液能降低实验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血管的通透性,降低其脑含水量和脑指数,与脑缺血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降低大鼠体内血栓的湿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抑制小鼠血小板聚集,以中药酒浴液高剂量组为著(P<0.05);延长小鼠凝血时间(P<0.05或P<0.01)。结论:中药酒浴液具有较好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万敏关键词:中风 偏瘫 辨证论治在中医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浅析 2018年 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认为机体是辨证统一的,是由多器官多因素相互联系形成的整体,中医强调的以辨证的方式去对机体进行病理的判断和诊治,并主张从宏观上和整体上对机体进行诊治,不推崇针对局部进行治疗。辨证论治在我国中医治疗中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万敏关键词:中医临床 辨证论治 芪黄汤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生成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芪黄汤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生成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6例I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芪黄汤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A、PAIgG)、血小板生成素(TPO)、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3%(38/43)高于对照组60.5%(26/43)(P<0.05)。治疗后两组PAIgA、PAIgG、TPO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PAIgA、PAIgG、TPO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均下降,IL-10增高(P<0.05);且观察组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IL-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黄汤联合糖皮质激素明显提高ITP患者的疗效,降低血小板相关抗体、炎症因子的表达。 万敏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芪黄汤 糖皮质激素 血小板相关抗体 血小板生成素 炎症因子 活血化瘀方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60例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分别在基线期、治疗4周后、8周后、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甘油三酯和HDL-C)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低切、高切、还原黏度)、简明精神病量表(The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总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总分以及安全性。结果①两组患者在基线时BMI、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HDL-C、高切变血黏度、低切变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后以上各指标均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且治疗组不同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②两组患者在基线时BMI、BPRS总分和PANSS总分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后以上各指标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不同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③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16.6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111,P=0.739)。结论活血化瘀方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明确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黄凌霜 梅红彬 万敏 王颢 龚乾坤关键词:活血化瘀方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代谢综合征 隔物温和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影响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李建武 向诗余 马志毅 童惠云 谌先召 彭华珍 章君 万敏 刘芹芳 胡锡元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滑膜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晚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强硬和畸形,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在治疗上尚无疗效理想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或方法。该课题观察隔物温和灸法对类风...关键词:关键词:隔物温和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 动物实验 艾灸 芪黄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芪黄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芪黄汤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泼尼松组、芪黄汤组均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建立ITP模型。正常组、模型组小鼠灌服生理盐水,泼尼松组、芪黄汤组小鼠分别灌服相应药物,连续干预10 d。检测各组小鼠血小板计数(PLT),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脾指数,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CD4^(+)PD-1^(+)、CD8^(+)PD-1^(+)、CD4^(+)PD-L1^(+)、CD8^(+)PD-L1^(+)。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芪黄汤组、泼尼松组的PLT、骨髓有核细胞降低,脾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黄汤组、泼尼松组的PLT、骨髓有核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8^(+)、CD4^(+)PD-1^(+)、CD4^(+)PD-L1^(+)表达升高,CD4^(+)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波尼松组、芪黄汤组小鼠外周血CD8^(+)、CD4^(+)PD-1^(+)、CD4^(+)PD-L1^(+)表达降低,CD4^(+)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黄汤可能通过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CD4^(+)PD-1^(+)、CD4^(+)PD-L1^(+)表达水平发挥改善ITP的作用。 周林 禹红 万敏 刘毓玲 段波 王进军关键词:芪黄汤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淋巴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