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16例体会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行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回顾2006年8月-2007年8月在北京肿瘤医院进修期间16例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用腹腔镜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0-240 min,平均165 min,术中出血30-100 ml,平均70 ml;术后2 d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7-14 d,平均8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0.5-2年,无1例肿瘤复发,穿刺部位及造瘘口均无肿瘤种植。结论:腹腔镜TME低位(超低位)吻合术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安全可行。
- 乔山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肛手术
- 肝脓肿合并巨大肝脏炎性假瘤1例
- 2024年
- 自1953年首次报道肝脏炎性假瘤以来,该疾病的报道在不断增加,但罕见合并巨大细菌性肝脓肿(PLA)病例。肝脏炎性假瘤及肝脓肿均为肝脏炎症性病变,前者含炎性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后者含肝脏炎性局灶坏死病变,均较难通过无创性检查与其他肝脏良、恶性肿瘤相鉴别,且二者之间通过影像学检查同样难以鉴别。肝脏炎性假瘤在众多肝脏良性肿瘤仅占约5%,较为少见,且目前病因尚未明确。而其大多病例最终以病理结果才得以诊断明确,误诊率高达70%以上,给患者治疗带来一定负担。肝脏炎性假瘤合并肝脓肿的患者更为罕见,且直径>10 cm罕有报道,而两种疾病治疗过程中存在治疗方案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该病例特点结合文献研读对该疾病综述和讨论,分析总结该类疾病相关特点,优化该疾病的诊疗过程,提供更早更优化的治疗方案。
- 石项天杨瑞李爽乔山王猛
- 关键词:肝脏炎性假瘤肝脓肿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诊疗
- 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2年
- 目的:分析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94例肝硬化PH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5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PHT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杜刚乔山杨杰
-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脉断流术脾脏切除术
- 残留胆囊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残留胆囊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7例残留胆囊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例经再手术治疗痊愈,保守治疗4例,好转出院后症状仍时有发生。结论:残留胆囊是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首次手术需仔细辨认胆囊管,再次手术切除残留病变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 赵建国周先保乔山
- 关键词:残留胆囊胆囊切除术
- 脂质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随着全球肥胖相关的代谢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在肝脏疾病中的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而由该疾病带来相关致残率和并发症,为患者及社会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是机体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全身系统性低度炎症,促使脂肪组织(AT)分泌释放促炎和抗炎脂肪因子调节AT-肝轴,脂肪因子在抗炎和促炎过程中的功能不同,影响肝脏转运、分解脂肪能力及肝脏脂肪沉积,调控NAFLD的进展。本文重点对脂联素、瘦素、抵抗素、内脂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等脂肪因子在NAFLD疾病进展过程中表达水平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随着脂肪因子研究的完善及临床研究的跟进,为脂肪因子治疗NAFLD疾病提供新策略与新思路。
- 石项天徐亚楠王猛乔桐杉乔山王满仓欧阳晓晖苏秀兰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脂联素瘦素
-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儿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被引量:2
- 2018年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是红细胞膜先天性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临床以不同程度贫血、间发性黄疸、脾肿大、球形红细胞增多及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为特征。我院2016年9月收治1例8岁HS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 常江王腾祺乔山
-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二级脾蒂离断法可吸收夹间接胆红素
- 腹腔镜辅助下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16例体会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7年12月~2009年3月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22例,其中16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诊断及治疗,对诊断、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死亡1例,主要死亡原因为出血性休克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可行的,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 乔山李君梅
- 关键词:腹腔镜腹部闭合性损伤
- 酯蟾毒配基抑制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侵袭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本文旨在探讨酯蟾毒配基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采用MTT比色法测定酯蟾毒配基对4种肝癌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用来评估酯蟾毒配基对MHCC-97H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经不同浓度酯蟾毒配基处理后,MHCC-97H细胞内迁移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酯蟾毒配基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其对MHCC-97H、HepG2、SK-Hep-1、Huh-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分别为0.55±0.06、2.83±0.24、5.25±0.49、14.89±2.28μmol·L^(-1);酯蟾毒配基还能显著抑制MHCC-97H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且具有显著的浓度依赖性。MHCC-97H细胞中的整合素α2(integrinα2)、整合素α6(integrinα6)、整合素β1(integrinβ1)、N-钙黏蛋白(N-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转录因子Twist的蛋白表达随着酯蟾毒配基的浓度增加而明显降低,而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此外,研究发现酯蟾毒配基作用细胞后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显著降低。综上所述,酯蟾毒配基明显抑制肝癌MHCC-97H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与调控细胞内迁移侵袭蛋白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 乔桐杉周雯敏范欣悦张雨荃谢婷林晓琪乔山郝利恒王猛张建业
- 关键词:酯蟾毒配基肝癌体外生长迁移
-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286例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乔山李君梅赵介国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适应证
- 酒精戒断综合征并伴心肌酶增高1例
- 2009年
- 李君梅乔山
- 关键词:酒精相关性障碍心肌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