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婴儿
  • 2篇婴儿肝炎
  • 2篇婴儿肝炎综合...
  • 2篇综合征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综合征
  • 2篇变化及临床意...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蛋白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血Β2微球蛋...
  • 1篇液基细胞学
  • 1篇抑素
  • 1篇原菌分布
  • 1篇孕妇
  • 1篇孕妇产
  • 1篇孕妇产前

机构

  • 7篇青岛市妇女儿...
  • 3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博兴县人民医...

作者

  • 8篇于春冬
  • 4篇孙雪荣
  • 3篇陈佳红
  • 2篇罗兵
  • 2篇蒋玉红
  • 1篇孙佰秀
  • 1篇纪静
  • 1篇刘殿珍
  • 1篇张璐
  • 1篇李海峰
  • 1篇王笑峰
  • 1篇魏涛
  • 1篇刘霞
  • 1篇于静
  • 1篇张迪
  • 1篇于美芹
  • 1篇丁伟
  • 1篇吴媛

传媒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ysc的动态变化对妊高症的早期预防及临床诊疗价值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妊高症(PIH)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及其对诊断PIH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轻、中、重PIH患者共67例和正常晚期妊娠孕妇45例分别检测血清CysC,尿素氮(BUN)和肌酐(Crea),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IH患者轻、中、重各组与正常晚期妊娠孕妇组比较,血清CysC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病情加重,CysC也显著增加。而血BUN,血Crea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CysC可在肾轻微损伤时升高,较血BUN,血Crea更敏感,安全。对各阶段PIH患者均有较好的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
孙雪荣李海峰于春冬蒋玉红魏涛
关键词:妊高症胱抑素C肾功能损害
肝炎相关性标志物检测在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检测肝炎血清相关标志物水平,探讨该项指标在婴幼儿肝炎综合征中的变化及诊疗价值。方法临床确诊的婴儿肝炎综合征53例,采用全自动化学法分析技术,用杜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53例肝炎综合征患儿及38例正常对照组婴幼儿进行血清TBA、ALP、ALT、AST、TBIL、DBIL肝功能指标测定。结果ALT、AST、ALP在该综合征时均值比正常上限升高约2-4倍;DBIL、TBIL升高3-6倍;而TBA则平均升高约8-10倍,患儿组血清TBA(80.84±48.06)μmol/L,异常率达94.3%,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BA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检测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TB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常规指标,血清TBA测定在婴幼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均有重要临床意义,与ALP、DBIL联合检测,更有利于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诊疗。
于春冬孙佰秀张璐蒋玉红
关键词:肝炎综合征标志物婴儿
妊娠期妇女葡萄糖筛查2870例结果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初步了解本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患病率,探讨不同孕期妇女的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对筛查GDM的临床意义,以及GDM与孕妇伴随有高危因素和孕期的关系。方法 2010年1—12月,来我院行葡萄糖筛查孕妇2 870例,按不同孕期分为孕24~28周组、孕〉28周组;按其是否伴有高危因素分为伴高危因素组、无高危因素组。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妊娠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GCT和75 g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妊娠无高危因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2、109.51,P〈0.05);而不同孕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0.27,P〉0.05)。结论本地区GDM有一定的患病率,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GDM发生率高。对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尽早进行GCT筛查,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GDM、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刘殿珍吴媛孙雪荣于春冬
关键词:葡萄糖耐量试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TCT)对1175例妇女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进行初筛,细胞学异常者或TCT正常、HR-HPVDNA阳性且高度怀疑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和宫颈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宫颈病变。用二代杂交捕获法(hybirdcaptureⅡ,HC-Ⅱ)对所有标本进行高危型HPVDNA的检测,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5例样本中TCT检测结果正常或炎症968例,ASC-US(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62例,ASC-H(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39例,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87例,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9例。207例细胞学异常者经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证实炎症1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27例,Ⅱ级34例,Ⅲ级19例,浸润癌5例,湿疣6例。HC-Ⅱ法检测HR-HPV DNA发现207例细胞学异常者HPV感染率分别为:正常或炎症17.24%,CINⅠ22.22%,CINⅡ32.35%,CINⅢ61.39%,浸润癌100.10%,湿疣30.23%。82例TCT正常、HR-HPV DNA阳性患者病理结果显示炎症67例,CINⅠ11例,CINⅡ6例。结论:随着病变的加重,HR-HPV感染率逐渐增高,其感染与宫颈病变级别相关,HR-HPV检测可辅助筛查宫颈病变,与细胞学联合检测为较好的宫颈癌筛查方案。
于春冬王笑峰李宏刘霞孙雪荣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病变液基细胞学
EB病毒感染与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在婴儿肝炎综合征(IH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5例HIS患儿为研究组,40例健康婴儿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EBV衣壳抗原(VCA)IgM抗体,采用PCR法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咽分泌物中的EBV DNA,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45例患儿中有7例血清VCA-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5·6%;对照组40例婴儿血清VCA-IgM抗体均为阴性,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EBV DNA的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分泌物EBV DNA的阳性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BV感染是IHS的重要病因,由EBV感染导致的婴儿肝脏损害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孙雪荣陈佳红于春冬纪静罗兵
关键词:EB病毒婴儿肝炎综合征
下呼吸道感染病儿病原菌分布及肺炎链球菌耐药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我院2015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儿病原菌分布状况及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以期对本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病儿临床合理用药及社区医院的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2月因下呼吸道感染收治入院的2 412例病儿的合格痰标本,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VITEK-2、ATB Expression及Etest试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7种,合计827株,阳性率为34.2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52株(54.66%),革兰阳性球菌350株(42.32%)。首位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197株(23.82%),第2至6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38株(16.69%)、肺炎克雷伯菌106株(12.82%)、大肠埃希菌90株(10.88%)、铜绿假单胞菌57株(6.89%)及阴沟肠杆菌46株(5.56%)。197株肺炎链球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者;对氯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四环素及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58%、6.09%、9.64%、36.04%、64.47%、81.22%与97.46%。结论肺炎链球菌是我院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优势菌,临床应及时动态监测肺炎链球菌的药敏分析结果,合理、规范用药,以减缓耐药性的产生。
于美芹于春冬罗兵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肺炎链球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β_2微球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血β2微球蛋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中的变化及临床诊疗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4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血β2微球蛋白含量测定,并与正常新生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且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胆红素水平越高,血β2微球蛋白含量亦明显增高,胆红素水平的高低与血β2微球蛋白含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β2微球蛋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明显升高,且与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提示临床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同时,应加强肾脏的保护治疗。
于春冬陈佳红荆相瑜孙宽周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血Β2微球蛋白新生儿
青岛地区孕妇产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的孕妇在2001年-2009年间感传染性疾病的情况。方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梅毒测定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环状卡片实验,对青岛地区2001年-2009年门诊收治的39369名孕妇的血液进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01年-2009年间青岛地区的孕妇产前感染以HBsAg多见,其次是梅毒感染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94%,0.18%和0.15%,抗-HIV暂未检出。各年间各种传染性疾病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孕妇产前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为临床预防及控制母婴垂直传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于春冬陈佳红于静丁伟张迪
关键词:孕妇传染性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