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型颅脑损伤279例临床分析
- 1998年
- 1990~1998年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279例,GCS记分均在8分以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男230例,女49例。男:女=469∶1。年龄最小3岁,最大75岁,平均39岁。GCS记分3~8分。井下砸伤占70.6%,坠落伤18.7%,交通伤10.3%,其它占0.5%。其中闭合性颅脑损伤209例,开放性颅脑损伤70例。硬膜外血肿77例,硬膜下血肿103例,原发性脑干伤12例。
- 王洪涛侯新光张双领陈延宾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开放性颅脑损伤原发性脑干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临床观察
- 2002年
- 王群思侯新光金志鹏
- 关键词:川崎病丙种球蛋白单纯蛋白静脉注射
- 全文增补中
- 危重患儿脑脊液和动脉血液酸碱气体分析50例报告
- 2005年
- 目的分析危重患儿脑脊液(CSF)与动脉血酸碱、气体分析的联系。方法对50例危重患儿同步监测CSF和动脉血酸碱、气体分析。结果CSF与动脉血的酸碱及气体分析中pH、PO2、PCO2、HCO-3、BE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P<0.01、P<0.01、P<0.01),其中CSFpH、HCO-3、BE均值较血液低,CSFPCO2较动脉血PaCO2高;CSFPCO2与动脉血PCO2有正相关性(r值为0.764,P<0.01),CSFHCO-3与动脉血HCO-3有正相关性(r值为0.788,P<0.01),CSFpH与动脉血pH相关性低(r值为0.49,P<0.01)。结论部分CSF与动脉血酸碱气体分析数据明显相关,临床上可以通过实测动脉血数据推测CSF的相应值。
- 侯新光王群思王琪
- 关键词:危重患儿脑脊液气体分析
- 颅内压监测在危重婴儿急性颅高压症早期诊断中的研究
- 王群思曲文华魏艳战立功刘宝琴熊虹侯新光
- 该课题为了对危重症患儿致颅高压的早期诊治提供诊治依据,1998年1月-2000年6月收住该院ICU病房的206例危重症患儿进行颅内压连续监测及诊治研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可提高对危重婴儿急性颅高压的早期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 关键词:
-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
- 危重患儿脑积液和动脉血液酸碱气体与离子对比分析
- 目的:分析危重患儿脑脊液(CSF)与动脉血酸碱、气体及离子的关系。方法:对50例危重患儿同步监测CSF和动脉血液酸碱、气体及离子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SF与动脉血pH、PCO2、 HCO3-、BE有显著性差异(...
- 侯新光王群思王琪
- 文献传递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3例
- 2002年
- 金志鹏王群思侯新光
- 关键词:肺炎呼吸道感染呼吸机相关性吸痰
- 全文增补中
- 急性肺损伤患儿血肿瘤坏死因子和IL-6IL-8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之间的关系。方法ALI患儿30例(其中包括4例ARDS)、同期危重患儿34例、门诊患儿30例进行血液TNF-α和IL-6、IL-8检测。结果细胞因子均随急性肺损伤程度增高而增高,不同危重症评分患儿的细胞因子亦随危重症评分的降低而增高。结论TNF-α、IL-6、IL-8等多种细胞因子协同构成炎性细胞因子网络,参与ALI/ARDS炎症性疾病的病理过程,与急性损伤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 侯新光王群思沈照波
- 关键词:ALIARDS细胞因子
- 郑州地区302例正常新生儿血浆渗透压检测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郑州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浆渗透压正常值。方法检测2003年1月~2004年12月郑州地区省、市医院妇产科,我院儿保科、新生儿科共302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浆渗透压,其中104例同步检测血Na^+、血糖和BUN值。分析胎龄、年龄、体重、性别、出生地区对新生儿血浆渗透压的影响。结果302例正常新生儿血浆渗透压直接检测值为(285.88±9.40)mOsm/L;其中104例的直接检测值与计算值分别为(285.38±9.60)mOsm/L、(283.02±8.94)mOsm/L;直接检测值和同步检测计算值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胎龄、年龄、体重与血浆渗透度的相关效为,=0.0299(P〉0.05),r=-0.1440(P〈0.05),r=-0.0432(P〉0.05)。不同出生地区、不同性别新生儿血浆渗透压无明显区别。结论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浆渗透压和正常成人血浆渗透压正常值相接近.可供临床参考。
- 王群思吴文乾虞婕侯新光熊虹成怡冰周明锦
- 关键词:新生儿血浆渗透压血生化
- 婴儿颅内出血合并低钠血症15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颅内出血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资寸。结果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扩容、补液、补钠、机械通气治疗。治疗1~3d血钠恢复正常,治疗1~2周后,治愈7例,好转5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颅内出血合并低钠血症为脑性耗盐综合征,应针对病因治疗。
- 王琪张瑛侯新光
- 关键词:颅内出血低钠血症
-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改变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 1999年
- 陈志平陈琬魏艳徐爱平侯新光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