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德魁

作品数:20 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海南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术后
  • 5篇结肠
  • 3篇手术
  • 3篇中西医
  • 3篇中西医结合
  • 3篇中西医结合疗
  • 3篇中西医结合疗...
  • 3篇中药
  • 3篇混合痔
  • 3篇肠癌
  • 2篇熏洗
  • 2篇愈合
  • 2篇直肠
  • 2篇痔术后
  • 2篇术后腹胀
  • 2篇术后尿潴留
  • 2篇疼痛
  • 2篇中西医结合治...
  • 2篇中医
  • 2篇西医结合治疗

机构

  • 20篇海南省中医院

作者

  • 20篇冯德魁
  • 8篇吕生辉
  • 7篇邓嘉秋
  • 5篇林龙
  • 2篇陈美雄
  • 2篇黎明
  • 2篇罗戈
  • 1篇林业武
  • 1篇张云芳
  • 1篇曹磊
  • 1篇罗和平
  • 1篇周高云
  • 1篇黄文辉
  • 1篇莫华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新中医
  • 3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多途径综合疗法对肛肠术后尿潴留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9
2016年
目的 探讨中医多途径综合疗法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及对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臀部肌肉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膀胱穴位按摩以及水流声诱导治疗,观察组在接受对照组治疗的同时联合多途径综合干预治疗,包括针灸、耳穴贴压、中药汤剂辨证内服和中药烫熨等。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1.985,P=0.047),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82.61%(χ~2=4.398,P=0.036)。观察组治疗后自行排尿的时间以及排尿完全通畅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残留的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进食的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尿潴留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秋赛冯德魁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
复创熏洗方不同熏洗浓度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熏洗浓度的复创熏洗方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9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组及中浓度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蒸馏水熏洗,低浓度组接受复创熏洗方原液熏洗,中浓度组接受复创熏洗方中浓度加量熏洗。分析三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创面面积均呈降低趋势。在治疗7d及治疗14d后,三组临床症状评分及创面面积存在统计学差异,以中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及对照组,低浓度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渗液及排尿困难发生率最高,而低浓度组及中浓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治疗中,中浓度复创熏洗方可有效的促进合作术后创面的愈合,且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邓嘉秋林龙冯德魁马国辉吕生辉邹江赖志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预后
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直肠息肉的疗效及对术后胃肠功能及疼痛评分的影响被引量:33
2018年
目的探讨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直肠息肉的疗效及对术后胃肠功能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老年直肠息肉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观察组行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即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3、5 d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仅为4.08%,优于对照组(18.76%,P<0.05)。结论结肠镜辅助腹腔镜治疗直肠息肉能有效定位病灶,缩短手术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
邓嘉秋林龙黎明冯德魁马国辉吕生光黄文辉罗戈吴开灵
关键词:直肠息肉结肠镜腹腔镜胃肠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方(败酱草、黄连、马齿苋、白头翁、黄柏、地榆炭、仙鹤草、白及、五倍子等)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和安慰剂灌肠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疗效、结肠镜疗效和1年后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疗效、结肠镜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97.1%,对照组分别为82.3%和85.3%,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疗效和结肠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2)治疗组1年复发率为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9%(P<0.05)。(3)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冯德魁黄少鹏贾恒陈美雄
关键词:湿热内蕴型
清热凉血法治疗实证型内痔便血120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法治疗实证型内痔(Ⅰ~Ⅱ期)使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用清热凉血法治疗,对照组118例采用西医治疗。2组局部用药均采用马应龙痔疮膏纳肛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7%,对照组为68.64%。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凉血法治疗内痔(Ⅰ~Ⅱ期)便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邓嘉秋冯德魁
关键词:便血痔疮清热凉血
自拟润便汤治疗少女初潮前后便秘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自拟润便汤治疗少女初潮前后便秘的疗效。方法将4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自拟润便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麻仁润肠丸治疗,疗程均为6周,随访3个月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81.8%,而对照组仅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润便汤治疗少女便秘有显著的疗效。
冯德魁
关键词: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症85例
2007年
笔者自1997~2006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症,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陈美雄冯德魁林业武
关键词:腰椎中西医结合疗法舒筋整复手法
化毒愈疡方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43例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化毒愈疡方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4,10(IL-1,4,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85例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另设15例健康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和泼尼松片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秦灌肠液,观察组采用化毒愈疡方保留灌肠,每周连续5 d后休息2 d。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进行大肠湿热证和疾病活动度评分,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1,4,10和TNF-α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肠湿热证、结肠镜评分和活动性的Mayo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和IL-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L-4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NF-α和I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IL-4和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毒愈疡方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UC能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活动,促进黏膜溃疡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调节促炎性细胞因子/抑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减轻UC肠道的炎症反应有关。
吕生辉冯德魁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灌肠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
双黄五倍子洗剂熏浴治疗肛周疾病106例效果观察
2001年
冯德魁
关键词:药物治疗肛周疾病中药
针刺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穴位治疗尿潴留,对照组采取空白对照,不采用特殊处理,仅在排尿困难时给予膀胱区热敷、按摩处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治疗30 min后,治疗组的首次排尿时间为(10.97±6.23)min,对照组的首次排尿时间(21.24±4.90)min,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7.08,P<0.01)。治疗组的首次排尿量为(198.41±105.43)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首次排尿量(79.52±68.33)m L(t=-5.18,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6.7%,(χ2=13.83,P<0.05)。治疗组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5)。结论:针刺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排尿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冯德魁邓嘉秋吕生辉罗和平
关键词:针刺治疗肛肠疾病术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