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朝阳
-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财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规模与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文章采用1995-2011年的人口及经济总量数据,定量地测算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的规模及空间演变情况,在此基础上并引入了城市位序度指数以及HHI指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模呈阶段性以及中等城市层级规模演变显著的特征,龙头城市人口集聚功能不断增强而经济集聚功能趋于降低,表现出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不对称的发展趋势,值得思考。同时,1995-2011年,城市规模演变符合位序规模,人口规模呈中心城市垄断分布,经济规模呈现均衡分布,但是就两者发展趋势而言,城市规模及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布都趋于合理。城市空间结构还呈现出空间极化、轴带指向、区域差异及圈群集聚等特征,最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城镇发展的一些建议启示。
- 冯朝阳
- 关键词:都市圈城市空间结构
- 关天经济区城镇规模及其空间结构演变
- 2014年
- 本文对1995-2012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城镇规模及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内大城市发展较慢,而中小城市发展相对较快,导致次核心城市规模发展较慢,同时由于区域内小城市及小城镇规模发展较快,造成了关天经济区内城市规模有分散分布的趋势。
- 冯朝阳袁培
- 关键词:城市群
- 新疆碳排放效率区域差异与协调机制研究
- 新疆是一个能源储备大省,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省。受到区位、环境、资源禀赋等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新疆经济发展重工业化趋势越发显著。伴随着这一趋势,能源经济便构筑了新疆经济中的主导支撑。新疆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必然会以能源资源大量...
- 冯朝阳
- 关键词:碳排放效率
- 文献传递
- 城市化提高了新疆碳排放水平吗——兼论PHH与EKC假说
- 2014年
- 本文在测算新疆碳排放水平的基础上,利用拓展STIRPAT模型,测算了城市化对新疆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同时还测算了新疆城市化过程中是否存在"污染天堂"、环境库茨涅兹曲线及相关U型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化对新疆高收入地区碳排放有直接的缓解作用,而城市化却加剧了低收入地区碳排放水平。新疆不存在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然而高收入地区与碳排放存在U型特征,而低收入地区与碳排放存在倒U型结构。间接效应显示,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收入对碳排放有促进作用,"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政策在新疆对节能减排是适合的,不论是对外贸易还是FDI高收入地区均存在"污染天堂假说",而低收入地区却显著不存在。
- 冯朝阳
- 关键词:城市化碳排放污染天堂假说环境库茨涅茨曲线
- 新疆分区域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及其发展趋势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文章应用共同前沿(Metafrontier)理论方法,依托SE-USBM模型测算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优势,计算新疆三大区域及其14地州市2000—2010年的碳排放效率。从总体来看,新疆各区域之间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差异在缩小,三大传统划分区域:南疆、北疆及东疆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依次递减,与全国东中西区域效率递减经验相悖,只有南疆效率呈现出稳步上升态势。聚类验证得出阿勒泰等地区为强无效效率地区。通过收敛性验证全区碳排放效率发展趋势,新疆各区域效率差距有进一步拉大趋势。因而,新疆节能减排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应充分考虑各区域特征,进而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长期协调有序发展。
- 袁培冯朝阳
- 关键词:节能减排
- 蔬菜价格波动与菜农种菜行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1980年~2011年我国蔬菜价格波动与蔬菜面积变化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图示和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蔬菜价格波动对菜农种菜行为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蔬菜价格与蔬菜面积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蔬菜价格波动对蔬菜面积的影响有较长的时滞,蔬菜面积变化对蔬菜价格的影响有较短的滞后期,说明菜农的种菜行为依据不完全依据上一期的蔬菜价格,而菜农的种菜行为则严重影响下一期的蔬菜价格。并对此研究结果的原因作了进一步的定性分析,发现蔬菜的刚性需求、菜农种植技术的资产专用性、较高的农业比较收益是蔬菜价格变化对蔬菜面积影响有较长的滞后期的主要原因,而蔬菜面积变化则是影响蔬菜价格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气候、生产成本、蔬菜供求结构性矛盾等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 冯朝阳
- 关键词:蔬菜价格波动
- 碳排放约束下经济增长效率评价及因素分解——基于新疆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文章将CO2排放量作为模型中非期望产出考虑,依托 SE-USBM模型测算投入产出效率的优势,分别计算了新疆及各地区2000~2010年的经济增长效率。实证分析表明:首先,在碳排放约束下,新疆经济效率显著降低,11年内经济效率均值呈倒 U分布,“十一五”规划期间效率下降;其次,南疆、北疆及东疆效率值依次递减,与全国东中西效率经验相悖;第三,Tobit模型从影响经济效率因素角度分析显示,工业产值比重和煤炭消费比重两因素显著抑制经济效率的提高,技术因素、教育水平以及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对经济效率有显著的正向拔拉效果。
- 袁培冯朝阳
- 关键词:节能减排经济效率影响因素
- 新疆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区域分离系数及空间坐标中心法,以GDP和人口数作为衡量新疆区域差异的指标,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刻画了新疆县域差异的演变规律和特征。研究表明:新疆总体差异变动以2006年为拐点,总体有扩大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对总体差异的影响程度最大,但影响度有下降的发展势头,而第一产业影响度有所上升,第三产业影响度持续下降,同时产业的地理集聚效应大于结构效应;天山北坡经济带与天山南坡产业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新疆经济中心向这两个增长轴带偏移,而人口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现象趋势加剧;三大地区内差异特别是北疆内各县域的发展差异是目前新疆区域差异扩大的首要原因,同时南疆内部和三大地区间差异对总体贡献率有上升的势头,北疆内部差异有下降态势,区域分离系数也以2006年为拐点呈"U"型结构。最后提出不断提高北疆地区沿边高寒地带县域的发展是新疆在今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不断促进南疆增长轴带发育以辐射周边是新疆利用后发优势发展本区经济的重要发力点。
- 冯朝阳
- 关键词:经济增长
- 区域创新视域下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在考虑了我国区域创新作用下使用1999—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拓展了的C D生产函数刻画了产业集聚及其他限制性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在现阶段我国产业集聚从总体来看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整体"拥挤效应"不显著存在;在不考虑产业集聚影响下,资本、劳动力、资源及区域创新都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在考虑产业集聚影响下,劳动、资源的相关系数均为正,说明我国产业集聚的"高耗能、低产出"特点突出,而资本与区域创新的相关系数均为负,说明我国省域层面应该关注资本密集型产业与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在不考虑区域创新的影响下,从贡献度大小来看,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其次为资源,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在考虑了区域创新的影响后,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上区域创新对其他因素存在"挤占效应",其中对劳动的作用最为显著。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对本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起适度引导作用,注重产业内部的高级化的发展,走知识创新与生态可持续之路。
- 冯朝阳
- 关键词:产业集聚经济增长挤占效应C-D函数
- 基于“非均衡”节能减排的能源效率实证分析——以新疆各地区2010年数据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以能源消耗量、劳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及生态投入(ECOI)作为投入变量,以2010年新疆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作为产出变量,对新疆各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对2010年新疆各地区含生态投入(ECOI)与无生态投入(ECOI)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了新疆的能源利用应该采取"非均衡"的减排政策,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 冯朝阳
- 关键词:超效率DEA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