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镜洁
- 作品数:95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水体总溶解气体过饱和生成及其对鱼类影响研究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控温水体总溶解气体过饱和生成及其对鱼类影响研究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高压釜及其上的进气口,调节气阀、安全气阀,气压表,进水口和出水口;包括设置有温控仪的水池及与其依次相连接的水泵,第一球阀,第一流量计...
- 李然黄翔李克锋易文敏李嘉邓云冯镜洁曲璐梁瑞峰
- 文献传递
- 一种研究河流汛期的滩区有机饵料入河补给量的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研究河流汛期的滩区有机饵料入河补给量的计算方法,包括将研究区域全河段依据断面变化差异划分为n个断面,并选取典型断面作为取样断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取样断面的河流进行水动模拟,获取取样断面的水文数据;根据取样...
- 潘祥东李然冯镜洁叶茂陈卓李克锋梁瑞峰蒲迅赤王远铭
- 一种判定不同水深对鱼类养殖影响的实验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判定不同水深对鱼类养殖影响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组合式框架(1)、网箱(2)、连接件(3)、支承座(4)、旋转轴(5)和套筒(6),其中组合式框架(1)由至少2个矩形框架构成,每个矩形框架相互竖直重叠连接为...
- 安瑞冬李克锋李嘉李永易文敏邓云李然梁瑞峰脱有才张陵蕾冯镜洁曹露王远铭
- 文献传递
- 发电尾水掺混对过饱和TDG分布的影响研究
- 2014年
-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采用平面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大朝山电站和巴拉电站为例,从泄洪水流与发电尾水的流量比、泄洪建筑物与发电厂房相对位置,以及两者交汇角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不同条件下发电尾水与泄洪水流的掺混过程,分析发电尾水对泄洪水流中过饱和TDG的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电厂房与泄流建筑物相对位置的不同,汇流比的变化,以及流量大小的不同等均对下游过饱和TDG分布产生影响。该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水库洪水期间缓解过饱和TDG影响的优化调度提供理论依据。
- 谌霞李然冯镜洁马倩
- 关键词:过饱和汇流比
- 一种测量溶解气体过饱和胁迫下鱼类利用支流回避能力的实验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溶解气体过饱和胁迫下鱼类利用支流回避能力的实验方法,步骤如下;a、选取实验样品;b、制作实验模型;c、选取实验设备;d、调节主槽的溶解气体过饱和水箱至指定溶解气体过饱和浓度;e、用水泵将溶解气体过饱和水...
- 袁佺李克锋周晨阳梁瑞峰王远铭李永李然冯镜洁蒲迅赤
- 文献传递
- 一种划分河岸带范围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划分河岸带范围的方法,包括依据全河段变化情况,选取典型断面作为取样断面;采用皮尔逊Ⅲ型分布曲线,对研究河段的历史水文资料进行流量频率划分;建立一维水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取样断面的河流进行水动模拟...
- 潘祥东冯镜洁李然段羿王浩百林宏辉成晓龙
- 利用滚水坝促进过饱和DO释放的方法、实验装置及释放规律的研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滚水坝促进过饱和DO释放的方法、实验装置及释放规律的研究方法。通过在下游河道水流入口位置设置沿河道流向的滚水坝,能够促进下游河道水流中过饱和DO的加快释放,且释放效果较为显著;对于减缓水利工程泄水及水...
- 冯镜洁袁酉铨李然李克锋王远铭蒲迅赤梁瑞峰
- 文献传递
- 河流交汇分离区特性研究被引量:16
- 2009年
- 该文采用k-ε双方程模型模拟流场,选用VOF模型模拟自由面,依据物理实验条件对交汇式河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成功模拟出了分离区的出现、分离区的几何尺度、交汇区域的水位变化等现象。数值模拟结果与应用声速多普勒流速仪(ADV)测量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在汇口下游主流右侧出现分离区,分离区流速较小甚至出现回流现象,分离区的形状随着入汇角的减小而变得狭长,分离区的尺寸随着入汇角度和汇流比的增大而增大。本模型不仅对排污口的设计、河道治理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还可进一步用于研究交汇区域的污染物扩散。
- 冯镜洁李然王协康杨青远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一种利用跌水促进水体中低浓度溶解氧恢复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跌水促进水体中低浓度溶解氧恢复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自然跌水的流水形态来实现水体中低浓度溶解氧的恢复。在水体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亚硫酸钠和氯化钴来控制跌水的溶解氧初始浓度值,改变第一至第五球阀的启闭状态,以控制...
- 李然卢晶莹马倩冯镜洁万航李克锋蒲迅赤
- 文献传递
- 去学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措施优化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水电站的建设会造成坝址下游河段减水,对水环境和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电站生态流量的确定和泄放措施的可行性对于维护河流生态环境至关重要。以硕曲河去学水电站为例,基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的生态流量泄放措施方案,采用数学模型和理论分析方法,从生态流量取水水温、泄洪洞事故条件下生态流量保证率以及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等方面进一步对生态流量泄放方案进行了优化比选。提出的优化方案提高了生态流量取水口的布置高程,在泄洪洞之外单独布置生态泄放系统,并增设生态流量发电机组等。对比分析表明,该优化方案在改善生态流量的下泄水温、提高生态流量泄放保证率、合理高效利用水能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研究为水电工程中生态流量泄放措施保障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 吴文涛黄菊萍李然沈焕荣冯镜洁
- 关键词:生态流量下泄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