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刚
- 作品数:55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儿童枕骨鳞部正常解剖、解剖变异及骨折的三维CT特征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儿童枕骨鳞部正常解剖、解剖变异及骨折的三维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89例患儿三维CT图像特征,所有图像均进行MIP、VR三维立体图像重组,分别观察正常枕骨鳞部的解剖、变异及骨折,总结其各自的部位、形态及其走行等鉴别诊断特征。结果433例(75.2%)患儿未见颅缝变异,其中154例与成人期枕骨鳞部解剖特征相同,279例可见后枕内联合,37例可见Kerckring.上枕骨软骨联合。排除近期外伤者,共113例(19.1%)发生解剖变异,包括未贯通缝和贯通缝,其存在部位遵循骨化发生规律。未贯通缝包括假缝23例,上正中裂19例,上枕骨正中裂4例。贯通缝包括顶间骨变异54例,缝间骨23例,副骨7例。33例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变异。34例(5.6%)见枕骨鳞部骨折,包括线样骨折27例,粉碎性骨折3例,凹陷骨折1例,颅缝分离3例,另外尚见3例变异合并骨折者。骨折线锐利,常为线样或折线样,走行不受骨化发生限制。结论儿童期枕骨鳞部正常解剖、解剖变异及骨折有其各自不同的三维CT特征,正确认识对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 刘俊刚李欣王春祥张琳国婉华
- 关键词:儿童枕骨骨折
- 儿童枕鳞部骨缝变异及其与骨折的鉴别诊断
- 枕骨的胚胎与解剖学十分复杂,并因其呈现出多样的骨化类型,而很容易与骨折相混淆。这些少有文献提及,并且尚没有系统的关于枕鳞部骨化及颅缝的CT表现的报道。正确认识枕骨的正常解剖和变异、以及颅缝融合过程中其外观和位置随年龄的变...
- 李欣刘俊刚杨扬
- 关键词:三维重建图像儿童患者
- 文献传递
- 儿童眼球外起源眼眶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影像学表现
- 目的 分析和探讨儿童眼眶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对经病理确诊的50例儿童眼眶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2个月至13岁.累及左侧眼...
- 陈静刘俊刚李欣
- 关键词:儿童眼眶肿瘤肿瘤样病变MRI
- MRI新技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MRI自问世以来,因其无电离辐射、组织对比度高等优点,成为儿科疾病影像诊断的一大利器。随着软硬件条件的不断提高,MRI在儿科疾病诊断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深入。《放射学实践》杂志新一期儿科影像学专题即以MRI为主题,集中了利用MRI新技术解决儿科疾病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8篇优秀文章,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 李欣刘俊刚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神经系统疾病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 骶骨发育不全的CT和MRI诊断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小儿骶骨发育不全的CT和MRI表现,以及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骶骨发育不全的CT和MRI表现。男8例,女11例。全部患儿行MRI检查,6例同时行螺旋CT检查。结果19例患儿根据残存骶骨的形态分为3型,Ⅰ型9例,Ⅱ型9例,Ⅲ型1例。有10例合并上段脊柱的畸形;18例合并脊髓畸形,其中12例伴随脊髓栓系。另有6例合并肾脏畸形,2例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结论螺旋CT、MRI联合应用能全面、准确地显示骶骨发育不全患儿骶骨、脊髓、神经根及合并的其他畸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刘俊刚李欣
- 关键词:骨发育不全磁共振成像
- 磁敏感加权成像SWAN序列在儿童颅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MR磁敏感加权T2*加权血管成像(SWAN)在儿童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的颅脑疾病患儿77例,其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伴出血性病变8例,颅脑外伤47例,脑血管畸形22例。所有患儿均行SWAN序列及常规MRI平扫,16例行增强扫描。所有图像由3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评估。结果:SWAN序列对HIE伴出血性病变中脑实质内微出血、室管膜下出血、脑室内积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显示优于常规MRI序列;对颅脑外伤中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显示优于MRI常规序列,对硬膜下血肿和硬膜外血肿的显示欠佳;对脑血管畸形的显示优势主要体现在海绵状血管瘤、发育性静脉异常和Sturge-Weber综合征中,发现海绵状血管瘤的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体积较小的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现隐匿性的发育性静脉异常及Sturge-Weber综合征脑表面的异常血管网。结论:SWAN序列对血管畸形、出血及血液代谢产物的显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儿童颅脑疾病MRI检查常规序列的重要补充。
- 陈静李欣王春祥赵滨刘俊刚
-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T2颅脑疾病儿童
- 儿童前脑无裂畸形半球中央变异型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儿童前脑无裂畸形半球中央变异型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前脑无裂畸形半球中央变异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CT、MRI影像学表现,其中男3例,女2例;4例行MRI检查,1例行CT检查。结果:5例患儿中,2例表现为额叶后部融合,2例为额叶后部及顶叶融合,1例为顶叶融合,融合部位半球间裂缺如,而融合部位前、后的大脑半球分裂正常。全部患者侧脑室额角、枕角形成;4例累及额叶后部者额角变浅,体部融合,透明隔缺如。4例MRI扫描均清晰显示不同程度的胼胝体缺如。4例可见双侧外侧裂池畸形成角、加深,跨越大脑顶部,并于中线区相沟通。全部患儿基底节、丘脑结构正常分离,第三脑室形成,2例合并背囊畸形。另外,2例患者合并灰质异位,2例伴有小头畸形。结论:影像学检查,特别是MRI能清晰显示本病融合部位、外侧裂及胼胝体等特征性的表现,对前脑无裂畸形半球中央变异型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刘俊刚李欣陈静张琳
- 关键词:儿童前脑无裂畸形磁共振成像
-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儿童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 目的 探讨MR磁敏感加权成像T2*加权血管成像(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 SWAN )序列对儿童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儿童的...
- 陈静李欣王春祥刘俊刚
-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SWAN海绵状血管瘤儿童
- 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的MRI表现
- 目的 分析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对经长期临床随访及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FCD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2岁3个月~17岁.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发作,其中3例伴有精神发育...
- 陈静李欣刘俊刚王春祥
- 关键词:局灶性磁共振成像癫痫
- 儿童先天性胸廓畸形的MSCT诊断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胸廓畸形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儿童胸廓畸形的CT原始图像,并对其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显示(SSD)重建。结果:44例患儿共包括25例漏斗胸、6例鸡胸、9例Poland综合征、4例胸骨裂。25例漏斗胸患儿分为轻度7例、中度5例、重度13例,随凹陷程度的增加,心脏旋转角增加。6例鸡胸患儿均为对称性鸡胸。9例Poland综合征患儿中,累及右侧5例,左侧4例;全部病例胸壁肌肉缺如或不同程度的发育不良,全部患儿患侧胸廓均小于对侧,胸骨向患侧倾斜;3例患儿患侧乳芽缺如,6例患侧乳芽发育不良并低位;肋骨缺如或发育不良6例,肋软骨缺如或发育不良8例,高位肩胛2例,4例可见心脏向健侧移位或旋转。4例胸骨裂患儿中分为上段裂2例,下段裂2例。结论:胸廓畸形为儿童较常见的先天畸形,病变累及胸壁肌肉、骨骼、乳房等。MSCT是诊断此类畸形的最佳成像方法,可以对患儿的胸壁肌肉、骨骼、乳房、肺部、心脏及合并畸形进行一站式检查,对疾病进行分型并评估严重程度。
- 张琳刘俊刚王立英
- 关键词:畸形胸部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