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加刚

作品数:5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脱氮
  • 4篇人工湿地
  • 4篇表面流
  • 4篇表面流人工湿...
  • 3篇植物
  • 3篇浮水植物
  • 1篇地下水
  • 1篇营养化
  • 1篇有机氮
  • 1篇水体
  • 1篇水型
  • 1篇脱氮研究
  • 1篇微生物
  • 1篇污染
  • 1篇污染治理
  • 1篇下浮
  • 1篇硝态氮
  • 1篇氯酚
  • 1篇氯基
  • 1篇面源

机构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刘加刚
  • 4篇郑少奎
  • 4篇杨志峰
  • 3篇张燕燕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低温下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氨氮型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以氨氮为主要氮组分的富营养化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批量培养方式对比研究了6.8~7.2℃水温下浮水植物系统(2种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浮萍Lemna minor)、泡沫板系统(无生命覆盖物系统)及空白系统(无覆盖物系统)的脱氮效果,并探讨了6.4~11.2℃水温下不同起始COD浓度(27~105mg/L)对各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氧(DO)是影响NH4^+-N去除的关键因子之一,好氧时期各系统NH4^+-N去除率占整个时期NH4^+-N去除率的61%~88%.3种植物系统中NH4^+-N的去除率(45%~56%)普遍高于泡沫板系统(38%)与空白系统(38%),而TN和COD去除效果差异则与植物类型有关;随着水体中起始COD浓度的升高,系统中DO逐渐由好氧状态降至0,该结果对NO3^--N去除率影响最大(去除率由67%上升至95%),而对其它水质指标(COD,TN,NH4^+-N)的影响相对较小.
郑少奎张燕燕杨志峰刘加刚
关键词:表面流人工湿地氨氮浮水植物脱氮
甲壳素与氯基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以片状甲壳素(聚氨基葡萄糖)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温度(5,15,25℃)下五氯酚(PCP)的吸附动力学;考察了温度(5,15和25℃)、盐度(w(NaCl)为0~7%)、pH值(pH5~8)、氯原子取代等对氯酚吸附的影响;比较了5℃时7种氯酚(PCP,三氯酚(2,4,6-TCP),4种二氯酚(2,5-DCP,3,4-DCP,2,3-DCP,2,6-DCP)和单氯酚(3-MCP))的吸附容量。结果表明,低温使五氯酚在片状甲壳素上的吸附速率显著降低,但同时增加甲壳素的吸附容量;5℃条件下,pH>6 5时,PCP吸附量降低一半后趋于稳定;w(NaCl)高于1%时,几乎完全抑制了PCP的吸附。7种氯酚在片状甲壳素上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PCP>TCP>DCP>MCP,其中4种DCP具有相似的吸附性能。
郑少奎刘加刚杨志峰
关键词:氯酚甲壳素地下水
低温下浮水植物型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有机氮的去除被引量:16
2006年
在以有机氮(ORN)为主要氮组分的富营养化水体中,采用批量培养方式对比研究了水温为6.8~7.2℃时浮水植物系统(水葫芦和浮萍)、泡沫板系统(无生命覆盖系统)及空白系统(无覆盖物系统)中氮组分的转化与去除,并探讨了水温为9.5~13.1℃时水葫芦系统中不同起始ρ(CODCr)(27~148mg/L)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系统对比试验中,水葫芦和浮萍系统ORN的去除率分别为83%和63%,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50%和59%,高于泡沫板系统(ORN去除率为39%,TN去除率为39%)和空白系统(ORN去除率为48%,TN去除率为43%),2种植物系统中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75%和54%,与空白系统(63%)相差不大,但高于泡沫板系统(38%).随着起始ρ(CODCr)的提高,水葫芦系统中水体缺氧状况加剧,ORN去除率由85%下降到66%,同时TN去除率由19%提高至45%.
张燕燕刘加刚郑少奎杨志峰
关键词:表面流人工湿地有机氮浮水植物脱氮
浮水植物型表面流人工湿地低温除硝氮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以硝态氮(NO-3-N)为主要氮组分的富营养化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批量培养方式对比研究了5.1~11.5℃水温下浮水植物系统(水葫芦和浮萍)、泡沫板系统(无生命覆盖系统)及空白系统(无覆盖物系统)中氮的转化与去除,并探讨了浮萍系统中不同起始COD水平(28~148mg/L)下浮萍系统中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溶解氧(DO)和起始碳源水平是反硝化脱氮的重要限制因子。浮萍系统、泡沫板系统和空白系统中的硝态氮去除率均达到96%以上,两种水葫芦系统相对较弱,去除率分别为66%和57%。而不同系统中有机物去除率相差不大(58%~63%)。随着起始COD浓度的上升,浮萍系统中水体缺氧状况加剧,NO-3-N去除率由21%上升到99%,TN去除率也由23%提高至90%。
张燕燕郑少奎杨志峰刘加刚
关键词:表面流人工湿地硝态氮浮水植物脱氮
浮水型表面流人工湿地低温脱氮研究
人工湿地脱氮技术是一种新的生物脱氮技术,已经成为当今面源污染治理的热点技术。由于潜流湿地具有处理效果好和占地面积小的特点,因此成为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的主要湿地类型。与潜流湿地相比,表面流湿地占地面积较大,且冬季保温效果较差...
刘加刚
关键词:表面流湿地面源污染治理微生物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