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应兵

作品数:24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视皮层
  • 8篇皮层
  • 6篇神经元
  • 5篇全细胞
  • 5篇全细胞记录
  • 4篇皮层神经元
  • 4篇膜片
  • 4篇膜片钳
  • 4篇伏膈核
  • 4篇成瘾
  • 3篇电生理
  • 3篇电生理学
  • 3篇形态学
  • 3篇生理学
  • 3篇视皮层神经元
  • 3篇突触
  • 3篇终板电位
  • 3篇脑片
  • 2篇电图
  • 2篇时程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
  • 1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4篇刘应兵
  • 10篇阴正勤
  • 9篇赵妍君
  • 8篇涂娅莉
  • 6篇王仕军
  • 5篇周华
  • 5篇胡志安
  • 5篇张莉
  • 4篇张莉
  • 4篇高朋芬
  • 3篇唐玉红
  • 3篇王宗华
  • 2篇徐科
  • 2篇王蕾
  • 2篇张益珍
  • 2篇徐建国
  • 1篇杨辉
  • 1篇徐美丽
  • 1篇罗代升
  • 1篇耿志国

传媒

  • 7篇四川生理科学...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神经科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生理学报
  • 1篇国外医学(医...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5篇2003
  • 6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伏膈核形态学发育变化的研究
2002年
赵妍君王宗华刘应兵阴正勤王仕军
关键词:伏膈核神经精神性疾病
吗啡成瘾大鼠脑电图的频谱信号分析
2000年
在系统观察大鼠吗啡成瘾不同阶段脑电图时我们发现大鼠成瘾后脑电图有特殊改变,表现为波形、频率及幅度的变异。为了考察该变化的含义,我们将经过A/D转换记录与贮存于计算机内的大鼠脑电图信息依频率(H2)分为0-0.5、0.5-4、4-8、8-13、13-40、40-50等6个频段,采用频谱分析方法对大鼠脑电图各频段能量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周明康罗代升周颖恒杨辉何倩李智张莉刘应兵张益珍徐建国赵妍君蒋维
关键词:脑电图吗啡成瘾系统观
与视皮层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相结合的生物素标记技术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在视皮层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的同时 ,建立神经元的生物胞素标记技术。方法 利用盲法获得视皮层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 ,在电生理记录的同时 ,Biocytin通过记录电极尖端灌注到所记录的细胞内 ,标记成功后再进行组织学染色。结果 能观察视皮层同一细胞的电生理和形态学特性及神经元之间的染色耦合。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 ,细胞标记成功率高 ,易于推广使用。
涂娅莉刘应兵阴正勤胡志安
关键词:神经元电生理学
樟柳碱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1999年
本研究采用高频刺激大鼠海马脑片Schafercolateral-CA1锥体细胞突触传递以诱导长时程增强效应(LTP),观察樟柳碱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樟柳碱能明显抑制该区LTP的形成,而对单刺激引起的场电位则没有影响,提示樟柳碱对LTP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导致记忆获得不良的细胞机制之一。
张莉周华涂亚莉刘应兵
关键词:樟柳碱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效应细胞机制
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电生理和形态学特性在发育中的变化被引量:4
2003年
为研究大鼠不同发育阶段视皮层神经元电的生理学与形态学特性 ,实验观察了神经元电生理和形态学特性的变化与年龄的同步化程度 ,探讨视皮层视觉依赖性突触的形成和重新分布的细胞内机制。应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和细胞内生物素标记相结合的方法 ,记录 4- 2 8dSD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突触后电流 (postsynapticcurrents,PSCs)。共记录 15 6个大鼠视皮层神经元 ,睁眼前与睁眼后组中无反应型细胞数量 ,多突触反应型细胞数量、细胞的输入阻抗有显著性差异。成功标记 2 3例神经元 ,不同年龄的神经元的形态学成熟度不同。低输入阻抗神经元在形态学上属成熟型 ,高输入阻抗神经元属幼稚型。该结果表明 ,大鼠在发育过程中 ,视皮层神经元功能的成熟表现为在形觉刺激以及局部神经元网络的整合作用下的视觉依赖性突触的形成和重新分布。在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 。
涂娅莉刘应兵张莉赵妍君王蕾胡志安
关键词:全细胞记录膜片钳脑片视皮层生物素
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视皮层LTP的研究被引量:15
2002年
研究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视皮层LTP与大鼠生理年龄及视觉经验的关系 ,探讨视觉经验依赖性可塑性的突触机制和细胞机制。用低频刺激视皮层脑片Ⅳ层伴随突触后神经元去极化至 - 2 0mV ,以诱发视皮层Ⅱ~Ⅳ层LTP ,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记录 ,并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APV对LTP的影响。结果表明 :①视皮层LTP诱发率在生后 1周龄组最低 (3/ 14 ) ,2周龄组略微增加 (9/ 2 9) ,3周龄组最高 (11/ 19) ,4周龄组次之 (7/14 )。睁眼前后LTP诱发率差异显著 (P <0 .0 5 )。②APV处理组LTP诱发率 (4/ 33)显著低于非APV处理组(2 4 / 5 4) (P <0 .0 1)。但有 4例来自Ⅳ层水平联系的突触 ,APV不能阻断LTP诱发。结果提示 :①视皮层LTP反映了生理状态下视皮层经验依赖性可塑性。睁眼前视皮层大多数突触的可塑性处于潜伏状态 ,而睁眼后形觉刺激激发了视皮层突触的可塑性。②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低频刺激视皮层Ⅳ层伴随突触后去极化所诱发的LTP是NMDA受体依赖性的。但视皮层Ⅳ层水平联系突触中存在不被 10 0 μmol/LAPV阻断的LTP。
高朋芬阴正勤刘应兵王仕军范惠民
关键词:视皮层发育长时程增强全细胞记录LTP
大鼠生后伏膈核细胞形态的发育变化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大鼠生后伏膈核细胞形态的发育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出生后 1个月内不同时期的大鼠 ,分别进行尼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借助于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 ,测量不同组别大鼠伏膈核的细胞密度、细胞直径并比较树突的发育特征。结果 细胞直径随年龄呈增长趋势 ,至出生后 3 0d(PD3 0 )已基本接近成年水平。细胞密度在出生后 0~ 15d(PD0~PD15 )呈下降趋势 ,之后基本不再变化。在发育过程中 ,主树突、次级树突和末梢树突的数目不断增多 ,树突棘密度显著增高。结论 出生后一段时期内伏膈核细胞在形态上仍要经过一个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不同发育阶段其形态差异非常显著 ,这一特征对理解伏膈核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赵妍君王宗华刘应兵阴正勤王仕军
关键词:伏膈核形态学尼氏染色免疫组化染色
物质成瘾的中枢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1年
物质成瘾的中枢机制是解决临床预防和治疗药物成瘾的关键 ,至今仍不清楚。既往工作表明 ,学习记忆功能在物质成瘾的中枢机制中居于重要的中心环节。我们在总结既往物质成瘾研究工作基础上联系脑的高级功能 。
张莉周华唐玉红刘应兵
关键词:物质成瘾
大鼠发育过程中视皮层神经元电生理与形态学特性的相关性——细胞内染色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研究大鼠不同发育阶段视皮层神经元电生理学与形态学特性的关系 ,观察电生理特性和形态变化的同步化程度 ,认识正常视觉发育的细胞内机制。方法 应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和细胞内标记相结合的方法 ,获得 4~ 2 8d Sprague- Dawleg(SD)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细胞内微电极记录 ,再进行细胞内标记和组织学染色。 结果 成功标记 2 3例细胞 ,其中锥体细胞与非锥体细胞在电生理特性上差异有显著性。不同发育阶段视皮层神经元形态学上的成熟度不同。 结论  1视觉发育过程中 ,视皮层锥体细胞和非锥体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反映其参与不同的视皮层神经元回路的整合功能。 2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 ,视皮层神经元形态和电生理特性变化的同步化程度大于视皮层下结构。
涂娅莉阴正勤刘应兵王蕾高朋芬王仕军胡志安
关键词:电生理学视觉发育
镇静抗痫新药2—氯—4—溴—α—甲基肉桂酸钠盐对蟾蜍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影响
1993年
2—氯—4—溴—α—甲基肉桂酸钠盐(SCLOOLNa)系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化教研室研制合成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柴慧霞等的系列整体和离体动物实验研究,和潘文漪和宋峰生等的临床观察表明,SCIOOINa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显著的镇静安眠及抗癫痫柞用,在整体动物实验中还观察到SCIOOINa具有肌松弛作用,通过初步实验表明,SCIOOINa对两栖类神经肌肉接头传递有阻断作用。本工作在上述实验基础上。
耿志国刘应兵郭亮邬丽莎柴慧霞谢扬高
关键词:神经肌接头阻断作用肌松弛终板电位神经干动作电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