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思宏

作品数:18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0篇气田
  • 6篇地质
  • 5篇储量
  • 4篇子洲气田
  • 3篇试井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水平井
  • 3篇平井
  • 3篇气藏
  • 3篇稳产
  • 3篇值模拟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地质模型
  • 2篇动储量
  • 2篇增压
  • 2篇神木气田
  • 2篇试井解释
  • 2篇盆地
  • 2篇褶积

机构

  • 17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长庆...

作者

  • 18篇刘思宏
  • 10篇习丽英
  • 8篇张晓燕
  • 6篇乐露
  • 6篇贾连超
  • 6篇高君微
  • 6篇蒋婷婷
  • 5篇许广军
  • 5篇马渊
  • 4篇徐森
  • 4篇郝玉鸿
  • 4篇杨国平
  • 4篇樊志强
  • 4篇王建峰
  • 3篇张云德
  • 3篇王超
  • 3篇赖雅庭
  • 3篇石磊
  • 3篇叶葱林
  • 2篇梁艳

传媒

  • 3篇石油化工应用
  • 2篇新疆地质
  • 2篇第十届宁夏青...
  • 2篇第十三届宁夏...
  • 1篇中国化工贸易
  • 1篇第九届宁夏青...
  • 1篇第十二届宁夏...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平井动储量评价方法在长北区块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在结合大量气井生产动态资料的基础上,应用动态监测资料进行了动储量计算,又采用了产量递减法预测各类气井月产量及累产气,最后综合了压降法、产量递减法等多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落实了长北区块各类气井动储量,为气田的下步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永强王雪芹许文壮马渊刘思宏王超
关键词:低渗透水平井动储量
榆林南区气藏增压方案评价研究
南区自2005年建成20亿立方米/年,产能已持续稳产近10年,目前气田井口压力普遍较低,接近系统压力,气田稳产形势严峻,在增压时机预测的基础上,制定不同方式下的增压方案,通过废弃压力、可采储量计算,最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
高君微张云德刘思宏张晓燕许广军乐露郭桦蒋婷婷习丽英王建峰
关键词:可采储量数值模拟
米脂气田生产动态及开发潜力评价
米脂气田及周边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完钻井显示太原组、山西组及石盒子组均有较好含气显示,部分井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具有可观的地质储量,推测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储层砂体横向变化快,气层的厚度、含气级别差异较大,连通性差,物性差...
雷甜高君微贾连超雷小兰赖雅庭杨国平徐森石磊刘思宏刘孟升
关键词:米脂气田
文献传递
清涧新区试采动态分析与评价
清涧新区自2012年开发以来,目前已累计完钻气井48口,主力层为盒8与山23。钻井显示,该地区储层具有砂体厚、横向上连续性好特征。盒8储层均钻遇气层,但试气效果一般,而山23试气效果差且普遍产水。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该区已投...
叶葱林张晓燕乐露习丽英刘思宏杨国平雷甜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孔喉分布特征及差异化成因——评《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沉积地质与油藏分布规律》被引量:1
2021年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沉积地质与油藏分布规律》一书着眼于鄂尔多斯晚三叠世盆地延长组岩性油气藏勘探,介绍该地层油气勘探的理论思想与技术方法,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长6储层喉道半径分布范围大于长7储层,长6物性优于长7储层。长6储层为埋深浅、较高绿泥石含量、较低压实强度的三角洲沉积,能保持良好的原始沉积孔隙空间,溶蚀作用扩大了孔隙空间。长7储层为埋深大、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强的湖泊沉积,原始沉积孔隙空间被大量挤压,后期虽发生溶蚀作用,但溶蚀成因喉道连通性、渗流能力不如压实成因喉道。溶蚀作用能增大储集空间,但无法提高渗流能力。因此,长6、长7储层渗透率存在很大差异。
樊志强赵当妮刘思宏叶葱林陈江萌王刚
关键词:沉积地质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三角洲沉积胶结作用
子洲气田开发效果评价
2013年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气田开发技术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本文就对子洲气田的开发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价。子洲气田正式投入生产时间为2007年8月,其主力气藏为山,对于这一气田来说,它有五项特点,主要表现为储层物性相对较差、非均质性强、气井产能低、局部产地层水以及存在着较大的开发管理难度。
王永吉刘思宏张云德郭星
关键词:地层压力动储量
榆林南区气藏增压方案评价研究
榆林南区自2005年建成20亿立方米/年,产能已持续稳产近10年,目前气田井口压力普遍较低,接近系统压力,气田稳产形势严峻,在增压时机预测的基础上,制定不同方式下的增压方案,通过废弃压力、可采储量计算,最终利用数值模拟方...
高君微刘思宏张晓燕许广军乐露郭桦蒋婷婷习丽英王建峰张云德
关键词:稳产期可采储量
文献传递
子洲气田压力系统划分与评价
系统划分是评价气藏储量、优化布井和编制开发方案所必需的工作,因此压力系统的研究在气田的开发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针对本气田的实际情况,制定压力系统划分原则,用地质剖面、静压力梯度、流体性质、井控半径、干扰试井及生产动...
贾连超马渊习丽英张晓燕许广军刘思宏蒋婷婷乐露王建峰梁艳
关键词:气田开发地质储量
陕榆井区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研究
2010年
陕榆井区于2003年底投入开发,是榆林气田南区的主力区块。在深化气藏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该区气藏三维地质模型,结合单井生产动态特征,开展数值模拟技术研究,通过对拟合、修正模型,以目前生产规模预测相关开发技术指标,为该井区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郝玉鸿张强杨海飞王永波吴品成刘思宏
关键词:地质模型数值模拟
反褶积技术在水平井不稳定试井解释中的应用
水平井是开发低渗透气田的有效手段,与直井相比,增加了井筒与储层的接触面积和气井的控制范围。但是在进行压恢试井时,受生产条件的限制,监测时间比较短,因此其边界模型的确定比直井更加困难,降低了解释的准确性。采用反褶积技术顺利...
樊志强郝玉鸿高君微贾连超徐森丁熙马渊习丽英刘思宏赵文军朱永德龚浩研
关键词:水平井反褶积不稳定试井生产史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