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 作品数:26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细胞亚群及IL-6检测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与白介素(IL-6)在腹腔镜结直肠镜前后的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中36例腹腔镜直结肠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前1d与术后1d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CD3+、CD4+...
- 刘敏彭睿
- 关键词:直结肠癌腹腔镜术T细胞亚群白介素-6
- 文献传递
- 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
- 目的研究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对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4年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患者2133例,应用北京金山川公司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
- 杨莉莉邓瑛刘敏张峻梅杨菊艳冯小艳张睿
- 关键词:深部真菌真菌培养
- 文献传递
- 尿路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趋势分析
- 目的分析201 1-2013年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产超广谱β一内酰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 1-2013年尿培养分离出的4502株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其中...
- 张峻梅冯晓艳杨莉莉刘敏邓瑛杨菊艳
-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大肠埃希菌
- 文献传递
- 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1年川西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总结分析川西地区6个市(州)17家医院2011年度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B法或自动化仪器分析法对临床分离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依据CLSI 2010年标准,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株2007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454株,占分离菌的71.99%;革兰阳性菌5625株,占分离菌的28.01%。前10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肺炎链球菌、屎肠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93.0%)。未检测到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30%和0.70%,屎肠球菌为5.40%和4.00%。结论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的发酵菌及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呈逐年上升趋势。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和耐糖肽类的肠球菌是抗菌药物治疗中的难点。临床应根据细菌的耐药表型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杨莉莉刘华伟刘敏邓瑛张俊梅段婉芸冯小艳
- 关键词:细菌耐药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药敏试验
- 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
- 目的研究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对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4年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患者2133例,应用北京金山川公司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
- 杨莉莉邓瑛刘敏张峻梅杨菊艳冯小艳张睿
- 关键词:深部真菌真菌培养
- 乳腺疾病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乳腺疾病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送检的579例不同类型乳腺疾病患者标本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和药敏实验结果。结果579份标本中细菌检出率为38.9%(225/579),其中乳腺炎患者细菌检出率最高为44.9%(150/334)。共分离出病原菌229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91株(83.4%),革兰氏阴性菌33株(14.4%),真菌3株(1.3%),厌氧菌2株(0.9%)。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1.9%(96/229);其次为棒状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21.8%(50/229)和13.5%(31/22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0.2%(29/96);凝固酶阴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出率为74.2%(23/31);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5.8%(109/127),51.2%(65/127)、59.1%(75/127);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达托霉素、辛内吉、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菌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普遍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不同乳腺疾病患者病原菌的检出率和分布有所差异,但主要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乳腺疾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棒状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也是乳腺炎的重要致病菌,应提高其检出率。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建议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前及时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以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刘敏杨莉莉唐韵杨菊艳张峻梅冯小艳彭溪
- 关键词:乳腺疾病病原菌抗菌药物
- 临床感染标本厌氧菌质谱鉴定及临床特征
- 2024年
- 目的探讨我院厌氧菌感染的种属分布、耐药性和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从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的非重复感染部位、非重复株厌氧菌菌株248株。采用MALDI-TOF MS技术鉴定厌氧菌种属,采用天地人微生物检测系统进行药敏试验和β-内酰胺酶实验,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共分离248株厌氧菌,分属13个属,以拟杆菌属(44.4%)、普雷沃菌属(16.1%)和消化链球菌属(15.3%)为主。拟杆菌属中脆弱拟杆菌(74.5%)最多,主要来自分泌物、脓液和静脉血。脆弱拟杆菌对甲硝唑、氯霉素、头孢西丁、头孢三代药物、碳青霉烯类药物和β-内酰胺类复合药药物的敏感率均>85%。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对四环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50%。β-内酰胺酶阳性率100%。结论厌氧菌是重要的感染病原体,其耐药性明显增加。实验室应加强对厌氧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 张峻梅杨莉莉刘敏冯小艳杨菊艳李霜彭溪张航
- 关键词:厌氧菌脆弱拟杆菌药物敏感试验
- 巯基乙酸酯培养基在白内障术前结膜囊感染细菌筛查结果中的评价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比使用巯基乙酸酯(Th)培养基及增菌液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球结膜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探索应用Th培养基对培养结果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可行性,并评价临床所用消毒剂对眼部细菌的杀灭效果。方法将白内障患者术前3个时期的球结膜囊分泌物分别同时接种于临床常规应用培养基及Th培养基中,在同等细菌培养条件下,对培养结果进行观察及细菌鉴定。结果入院时、消毒前(滴加替沙星滴眼液)及消毒后(5%聚维酮碘消毒)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79.4%、41.6%和3.3%,培养阳性率明显逐渐降低。增菌液培养出的细菌种类为9种,检出菌株的阳性率为56.3%,而Th培养基培养出细菌16种,阳性率为100%。结论临床应用Th培养基代替常规的增菌液,可增强细菌尤其是厌氧菌检出的阳性率。临床眼科所用的消毒剂5%聚维酮碘,对眼部细菌的杀灭效果显著,符合手术要求。
- 杨莉莉彭溪邓瑛刘敏杨菊艳张峻梅冯小艳
-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特征及联合治疗策略
- 2024年
-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基因分型和耐药性,并评估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CRKP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 分析2023年10-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CRKP菌株。采用Atofms100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仪和MicroScan-96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对菌株进行耐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型。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CZA与氨曲南(ATM)、美罗培南(MEM)联合应用的药敏反应。结果 共分离出CRKP 210株,其中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126株(占比60.0%),产金属β-内酰胺酶81株(占比38.6%)。CRKP对多数β-内酰胺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表现出高耐药率,而对多粘菌素B、替加环素和CZA表现出较高敏感性。携带不同耐药基因类型的CRKP在药物敏感性上有所分化。CZA与ATM、MEM的联合药敏试验显示,对于产金属β-内酰胺酶和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CRKP菌株,CZA与ATM展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协同率分别为100.0%(81/81)和99.2%(125/126);对于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CRKP,CZA与MEM也显示出协同作用,协同率为99.2%(125/126)。结论 CRKP分离率高,耐药性强。不同基因亚型的CRKP抗菌药物敏感性有所差异。CZA与ATM、MEM的联合使用为治疗不同基因分型CRKP感染提供了有效策略。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根据CRKP的产酶类型选择合适的联合用药方案。
- 张峻梅杨莉莉刘敏冯小艳彭溪李霜
- 关键词:流行病学耐药
- 我院2007~2009年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2011年
- 目的监测与分析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及MicroScan Walkaway 40系统对送检尿培养标本中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上海新和软件公司的微生物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09年间我院送检的5329份尿培养标本中,阳性标本3109份,阳性率为57.7%。共分离出125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占40.3%;963株革兰氏阳性菌,占31.0%;893株念珠菌,占28.7%。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尤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占21.2%;而在革兰阳性菌中以肠球菌属为主,占19.7%,屎肠球菌次之,占10.7%;真菌感染的数量亦明显增加,其中光滑念珠菌居首位,占7.0%。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差异性较大,表现为多药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2.3%、58.8%和40.94%。结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阳性率高,其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差异性较大,表现为多药耐药。及时总结分析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于控制耐药菌株传播,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刘敏邓瑛何明春杨莉莉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细菌感染和真菌病抗菌药微生物敏感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