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月
- 作品数:24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DMP1在去势大鼠颌骨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卵巢去势骨质疏松大鼠上颌牙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的表达变化。方法:选择三月龄健康雌性wistar大鼠40只,在SPF级动物房内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二组:Sham组(假手术组,仅去除和双侧卵巢等大的脂肪组织)20只;Ovx组(手术组,去除双侧卵巢)20只。实验周期为12 w。术后4 w,8 w,12 w取材,根据实验需要留取腰椎和下颌骨。腰椎用于检测骨密度,下颌骨储存于液氮用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组别不同时间DMP1的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术后12 w时,OVX组腰椎骨密度与Sham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w及8 w时,两组之间DMP1的m RNA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 w时,Ovx组DMP1的m RNA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去势骨质疏松大鼠下颌骨中DMP1 m RNA的表达明显下降,DMP1可能在雌激素缺乏所致骨质疏松的发生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 吴迪张斌李莹牟海滨高丽赵芳刘明月
- 关键词:骨质疏松细胞外基质卵巢去势
- 基于染色质调控因子遗传互作识别癌细胞药效标志
- 研究目的:染色质调控因子是肿瘤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上游调控因子之一。在癌症基因组中,染色质调控因子与其他基因同时失调,导致癌细胞生存能力增强或者减弱,从而形成染色质调控因子的合成致活遗传互作和合成致死遗传互作,并最终影响...
- 陈博赵章翔刘明月董琪顾云燕
-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在牙发生及骨形成上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atrix extracelluar phospho-glycoprotein,MEPE),最初由Rowe等Ⅲ从肿瘤相关性骨软化症( oncogenic hypophosphatemic osteomalacia, OHO)患者肿瘤细胞的cDNA文库中克隆而得,随后L.Argiro等在骨组织中发现MEPE与矿化密切相关。牙和骨组织均为矿化的组织,在细胞外基质中的蛋白组成以及形成机制上是相似的。目前MEPE在成骨细胞、骨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上均表达,其在牙形成及骨发生方面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现就MEPE在骨及牙这两个矿化组织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刘明月郭阳李莹张智慧于忠艳吴迪胡伟平
-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牙发生骨形成CDNA文库成牙本质细胞肿瘤相关性
- 骨桥蛋白对人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旁分泌作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成骨分化的旁分泌作用。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计数测定不同浓度OPN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测定DPSCs经不同浓度OPN诱导后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选取适宜的诱导浓度,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后的DPSCs形态变化;应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RCR)分别检测DPSCs骨涎蛋白(BS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蛋白(OCN)、Ⅰ型胶原(Col-1)等骨源性基因表达情况。结果:MTT计数及ALP活性测定实验表明,随着OPN浓度增加,ALP活性增强,但细胞增殖率降低。茜素红染色显示OPN诱导培养28d后出现矿化结节。OPN诱导培养7d后DPSCs骨源性基因表达均成阳性。其中BSP、Runx-2、Col-1及OCN等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OPN对DPSCs的旁分泌作用是促进其成骨向分化。
- 史欣张鹏飞袁梦桐刘明月胡伟平
- 关键词:骨桥蛋白牙髓干细胞分化
- 不同浓度β-glycerophosphate对牙髓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β-glycerophosphate对DPSCs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在不同时间点,分化成熟相关蛋白DSP和MEPE在不同浓度β-glycerophosphate诱导下表达的变化,从而找到诱导D...
- 刘明月
- 关键词:口腔医学牙髓干细胞细胞分化成牙本质细胞
- 文献传递
- 骨桥蛋白与矿化液诱导牙髓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比较骨桥蛋白(OPN)和矿化液对牙髓干细胞(DP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矿化液培养DPSCs作为矿化液组,添加适宜浓度OPN作为OPN组,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RT-RCR检测骨涎蛋白(BS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蛋白(OCN)、Ⅰ型胶原(Col-1)等骨源性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茜素红染色显示诱导培养28 d后2组出现的矿化结节数量相近(P>0.05)。OPN诱导培养7 d后2组DPSCs骨源性基因表达均成阳性,其中OPN组BSP基因表达水平高于矿化液组(分别为0.864±0.112和0.514±0.068,P<0.05);OPN组Runx-2基因表达水平低于矿化液组(分别为0.186±0.017和0.324±0.058,P<0.05);Col-1及OCN基因表达水平相近(P>0.05)。结论:OPN和矿化液对DPSCs的诱导能力相近。
- 史欣张鹏飞袁梦桐刘明月胡伟平
- 关键词:骨桥蛋白牙髓干细胞成骨细胞分化
- 一种基于遗传互作特征的抗肿瘤药物药效预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互作特征的抗肿瘤药物药效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药物敏感性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获取待用抗肿瘤药物靶点相关的m个遗传互作基因对,获取n个患者用药前转录组数据和该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m个遗传互作基因对得到...
- 顾云燕刘明月陈博刘凯东梁海海
- Wnt3a蛋白影响矿化液诱导牙髓干细胞分化能力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Wnt3a蛋白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增殖及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对培养液和矿化液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Wnt3a蛋白(0、5、20、50、100μg/L)作用于DPSC,应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于不同作用时间(1、3、5、7 d)检测DPSC的增殖情况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法检测骨涎蛋白、Ⅰ型胶原、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及骨钙蛋白4种骨源性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5μg/L的Wnt3a蛋白对DPSC的促增殖作用最强;培养7 d后含有5μg/L Wnt3a蛋白的矿化液组碱性磷酸酶活性(0.47±0.04)显著强于其他组(矿化液组:0.39±0.05;20μg/L组:0.34±0.03;50μg/L组:0.27±0.07;100μg/L组:0.20±0.03);28 d后茜素红染色结果表明该组促进矿化作用最强,产生的矿化结节大小及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组。7 d后,5μg/L Wnt3a矿化液组骨涎蛋白和Ⅰ型胶原基因阳性表达水平(分别为154.10±23.57和13.74±3.80)均显著高于矿化液组(分别为16.22±6.08和1.38±0.27,P&lt;0.05)。结论适宜浓度的Wnt3a蛋白可以促进DPSC增殖;Wnt3a蛋白与矿化液联合作用于DPSC可以促进其成骨向分化。
- 孙艳艳袁梦桐史欣刘明月胡伟平
- 关键词:WNT蛋白质类细胞增殖牙髓干细胞
- 研究两种干细胞体外矿化过程中LIM矿化蛋白1的表达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是一种胞内非分泌型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它不仅影响骨基质的矿化而且还是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本实验通过检测LMP-1在牙髓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矿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来研究胞内信号转导分子LIM矿化蛋白1对牙髓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矿化的作用,为LMP-1作为成骨调节因子,影响骨基质矿化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酶消化法体外培养牙髓干细胞,用挑克隆细胞团的方法对牙髓干细胞进行纯化传代培养。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两种细胞分别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矿化诱导液,对照组不加矿化诱导液。分别于培养3、5、7、14天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培养21天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培养期间,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LIM矿化蛋白1、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和Ⅰ型胶原蛋白COL-1、核心结合因子RUNX-2等成骨标志基因的表达,用SPSS 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培养3、5、7、14天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逐渐提高,且实验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培养21天实验组可见矿化结节形成。荧光定量PCR检测到实验组及对照组各个基因均表达,且实验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发现LIM矿化蛋白1与牙髓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矿化过程相关,推测LIM矿化蛋白1可能作为检测牙髓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矿化的一个指标。
- 费腾孙艳艳周妍袁梦桐刘明月史欣胡伟平
-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LIM矿化蛋白1
- 牛磺熊去氧胆酸诱导牙髓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TUDCA)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增殖及成骨向分化的作用。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0、10、100、30OnM)的TUDCA培养DPSCs,利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thiazolylterrazolium,MTT)法计数检测不同浓度TUDC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7d后测定不同浓度TUDCA诱导后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后的DPSCs形态变化;应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结果:MTT法及ALP活性测定实验表明,随着TUDCA浓度的增加,ALP活性增强,细胞增殖率升高。茜素红染色显示TUDCA诱导培养28d后出现矿化结节。结论:TUDCA可促进DPSC增殖和成骨分化。
- 陈福扬孙艳艳谭金娣于易秀刘明月史欣胡伟平
-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牛磺熊去氧胆酸细胞增殖成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