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治波
- 作品数:9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人工草地优质牧草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坝上地区紫花苜蓿氮、磷、钾肥料效应与推荐施肥量被引量:72
- 2012年
- 采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坝上地区紫花苜蓿氮、磷、钾肥料效应及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在偏干旱条件下,施氮提高紫花苜蓿产量8%~25%,施磷增产率在122%~172%之间,施钾降低紫花苜蓿产量0~12%;与无肥处理相比,缺磷处理减产38.24%,其余处理增产26%~68%,高磷处理增产率最高(67.94%);氮钾互作效应降低紫花苜蓿产草量,而磷钾和磷氮互作效应为提高;缺氮、缺磷和缺钾处理的相对产量分别为75.02%、36.78%和91.60%,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丰缺状况依次为中等、极缺和丰富。结合肥料效应函数法和养分丰缺指标法,得出坝上地区旱作条件下紫花苜蓿推荐年施氮(N)、磷(P2O5)和钾(K2O)量分别为80、50和60kg/hm2。
- 谢勇孙洪仁张新全刘爱红孙雅源刘治波丁宁
- 关键词:紫花苜蓿施肥量肥料效应
- 坝上地区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钾丰缺指标初探被引量:18
- 2011年
- 从坝上地区的17个土壤样品中选取养分含量差异较大的5个地点的土壤,进行盆栽试验,设全肥(施N、P、K肥)、缺磷、缺钾和不施肥的4个处理,初步探索坝上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土壤磷、钾丰缺指标。结果表明,用坝上地区土壤种植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极缺、缺、中等、丰富和极丰富的指标依次为〈3.5、3.5~9.8、9.8~21.4、21.4~27.7和〉27.7 mg/kg;有效钾极缺、缺、中等、丰富和极丰富的指标依次为〈2.4、2.4~15.6、15.6~63.4、63.4~101.2和〉101.2 mg/kg。
- 谢勇孙洪仁张新全刘爱红孙雅源刘治波丁宁
- 关键词:紫花苜蓿有效磷有效钾养分丰缺指标
- 坝上地区紫花苜蓿土壤铁、锰和锌丰缺指标初步研究被引量:17
- 2010年
- 从坝上地区的17个土壤样品中选取养分梯度差异较大的5个地点的土壤,安排全肥(施Fe、Mn、Zn肥)、缺铁、缺锰、缺锌和不施肥的盆栽试验,研究了坝上地区紫花苜蓿土壤铁、锰、锌丰缺指标。结果表明,坝上地区紫花苜蓿土壤有效铁极缺、缺、中等、丰富和极丰富的指标范围依次为<4.9、4.9~15.1、15.1~35.3、35.3~46.9和>46.9mg/kg;有效锰极缺、缺、中等、丰富和极丰富的指标范围依次为<3.3、3.3~13.1、13.1~36.9、36.9~52.0和>52.0mg/kg;有效锌极缺、缺、中等、丰富和极丰富的指标范围依次为<0.4、0.4~1.2、1.2~2.9、2.9~3.9和>3.9mg/kg。
- 谢勇孙洪仁张新全刘爱红孙雅源刘治波丁宁
- 关键词:紫花苜蓿锰锌养分丰缺指标
- 黄骅市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初步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为给河北省黄骅市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2011年在该地区选取有效磷含量差异较大的11个地块的土壤,进行全肥和缺磷处理盆栽试验,依据不同有效磷含量土壤的缺磷处理的相对产量,初步研究了该地区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结果表明,与缺磷处理相对产量>95%、85%~95%、75%~85%、65%~75%、55%~65%和45%~55%相对应的黄骅市紫花苜蓿的第1至第6级土壤有效磷含量指标分别为>47.5、27.2~47.5、15.6~27.2、8.9~15.6、5.1~8.9和2.9~5.1mg·kg-1。
- 邵光武刘治波孙洪仁沈月曹影刘琳吴雅娜
- 关键词:紫花苜蓿有效磷养分丰缺指标
- 黄骅市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初步研究
- 为了给河北省黄骅市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2011年在该地区选取有效磷含量差异较大的11个地块土壤,进行全肥和缺磷处理盆栽试验,依据不同有效磷含量土壤的缺磷处理相对产...
- 邵光武刘治波孙洪仁沈月曹影刘琳吴雅娜
- 关键词:紫花苜蓿土壤养分有效磷养分丰缺指标
- 文献传递
- 河北省黄骅市紫花苜蓿土壤速效钾、有效磷丰缺指标的初步研究
- 对于非氮矿质养分而言,养分丰缺指标法是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的最佳方法,全世界广为采用。我国牧草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刚刚起步,至今尚无一个地区的紫花苜蓿土壤养分缺指标得以确立。 河北省黄骅市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多达0.67万公顷...
- 刘治波
- 关键词:紫花苜蓿养分丰缺指标有效磷速效钾
- 文献传递
- 黄骅市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初步研究
- 给河北省黄骅市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2011年在该地区选取有效磷含量差异较大的11个地块土壤,进行全肥和缺磷处理盆栽试验,依据不同有效磷含量土壤的缺磷处理相对产量,...
- 邵光武刘治波孙洪仁沈月曹影刘琳吴雅娜
- 关键词:紫花苜蓿丰缺指标平衡施肥
- 坝上地区羊草的耗水规律研究
- <正>耗水规律是是作物合理灌溉、产量预测和灌溉工程设计的基础,亦是水资源不足条件下对其进行
- 李品红孙洪仁刘爱红丁宁谢勇孙雅源刘治波
- 文献传递
- 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被引量:15
- 2011年
- 本文综述了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根系生物量的影响因子和若干自然区域内的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影响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的影响因子包括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土壤特性、淹水、耕作、施肥、灌溉、刈割、生长调节剂、混播、植株密度、品种和生长年限。土壤障碍(酸、碱、盐、粘重和紧实)越重、土层越薄、地下水位越高,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越小。淹水降低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深耕可增加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播种当年效果尤为明显。施肥可增加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灌溉可增加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灌溉模式及灌溉量适当时可获得相对较大的根系生物量。刈割频率越高,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越低。添加生长调节剂可增加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混播降低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随着植株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品种(材料)的根系生物量存在一定差异。生长年限越长,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越大。在每个生长季内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呈逐渐提高趋势,但在返青之初和每次刈割之后出现降低,3~4周后恢复至刈割前水平,其后则继续增加。不同自然区域紫花苜蓿的根系生物量差异较大。在相对正常的栽培管理条件下,生长1年紫花苜蓿的根系生物量约在2~7t.hm-2之间,生长2年者约为3~9 t.hm-2,生长3~5年者约为4~21 t.hm-2。
- 李扬孙洪仁丁宁刘治波邵光武沈月
- 关键词: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