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美
-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岛市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合腹腔化疗对晚期卵巢癌并腹水的近期效果
- 1999年
- 晚期卵巢癌多播散到全腹膜以及富于淋巴网的膈肌下表面并产生腹水。临床上单靠全身用药效果不理想,且晚期病人体质差,不能耐受全身化疗。我们于1994年开始采用顺铂(DDP)、5-FU加消瘤芥(AT1258)联合腹腔灌注治疗26例晚期或复发卵巢癌,取得较好效...
- 王志美刘淑美孙秀华
- 关键词:卵巢癌腹水腹腔化疗晚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 2007年
- 我科自2000年6月~2006年12月对180例需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80例,年龄19~83岁,其中宫颈癌66例(其中原位癌13例),卵巢癌47例(伴有血性腹水12例),宫体癌32例,子宫内膜癌21例,子宫肉瘤12例,阴道癌2例。
- 姜振娟于洪菊刘淑美
-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干预围手术期子宫内膜癌血性腹水子宫肉瘤
- 放射性直肠炎肛门用药的疗效与护理
- 2000年
- 刘淑美葛芳王志美
- 关键词:放射性直肠炎护理
- 青年妇女宫颈浸润癌7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分析青年妇女宫颈浸润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976年7月~1992年7月采用放疗、化疗、手术及冷冻两种以上方法综合治疗的77例青年妇女宫颈浸润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例患者占同期宫颈癌的3.88%,平均年龄31.9岁。肿瘤直径大于4cm者47例;腺癌29例,占37.66%;组织学分化为Ⅲ级32例,其中腺癌11例,鳞癌21例。ⅡB期以上为58例,占75.32%。5年生存率为50.65%。血行转移以腺癌多见,多发生在半年之内,死亡率高。结论青年妇女宫颈癌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及原发肿瘤的大小。
- 王志民李琼李筱文刘淑美
- 关键词:青年妇女子宫颈癌预后
- 复发性宫颈癌的化疗方法探讨
- 2000年
- 目的:研究异环磷酸胺(IFO)、卡铂(CBP)和平阳霉素(PYM)联合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采用IFO2.0g加NS500ml d1~5静脉滴注,CBP200mg加5%GS 500ml d1~3静脉滴注,PYM30mg加 NS 20 ml d1静脉注射。结果:总有效率 44.4%,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最明显,白细胞降低60.9%,胃肠反应轻微。结论:IFD、CBP、PYM联合应用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疗效肯定,副作用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王志美孙秀华刘淑美
- 关键词:复发性宫颈癌异环磷酰胺平阳霉素药物疗法
- 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调强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调强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该院妇科收治的78例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选择放疗方式,其中40例接受常规放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调强适形放疗的38例患者为研究组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疗法,研究组患者采用调强适形放疗法,两组患者均在放疗后接受紫杉醇+铂类的全身化疗,化疗时间为3~6个治疗周期。治疗结束后于0.6~3年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放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于0.6~3年内进行随访,随访率为100%。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35.0%。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79.0%。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0%;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调强适形放疗能够进一步提高肿瘤内剂量,降低正常组织的剂量,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栾朝辉田春香刘淑美王志美
- 关键词:宫颈癌腹膜淋巴结调强适形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