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英
-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天津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孕二醇及临床意义
- 本法采用氧化铝柱层析, 气相色谱定量法。我们采用了潘小平(注1)的前处理方法:尿样经浓盐酸水解, 甲苯提取及氧化铝柱层析以后,再行气相层析分析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 刘淑英汤先之
-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
- 用酶标免疫法检验尿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临床意义
- 1992年
- 1989年1月~1990年12月,用酶标免疫检验法,对298例(686次)妇科急症病人尿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验中,筛查出宫外孕47例,先兆流产71例,均得到及时处理。在2例用HCG/HMG诱发排卵的患者中,用该法监视尿HCG,最早出现HCG(+)反应者是排卵后的第11天和第15天。40例晚期妊娠尿HCG均为阳性(≥25mIU/ml)。45例分娩后与15例人工流产术后均在5~6天尿HCG(-)。结果提示酶标免疫检验是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和特异性强的特点,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李正言刘淑英刘惠香翟乃莲
- 关键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正常月经周期中尿中三种雌激素与孕二醇的排泄量
- 1984年
- 在正常月经周期中测定24小时尿三种雌激素与孕二醇的含量,对观察卵巢周期变化,研究女性生殖生理是重要指标之一,对探索避孕药的作用机理和内分泌失调疾病的诊断处理有现实性意义。本文报告我实验室1963~1981年系统观察30个正常妇女的月经周期,总结如下。
- 李正言刘淑英刘惠香
- 关键词:雌激素性甾体月经周期基础体温排泄量
- 减量炔诺酮探亲避孕药临床试用研究
- 1990年
- 1964~1973年本研究组研制成功炔诺酮探亲避孕药,每丸含炔诺酮5mg,观察10554例次避孕有效率为99.53%。于1977年6月开始进行小剂量制剂临床研究,每丸含炔诺酮3mg,初步观察受试者服药后宫颈粘液性状改变所需的时间与服5mg者完全相同,初试20例,服药后无一例失败。
- 吴淑熙苏惠敏刘金玲邬谨惠朱淑贞陆宗瑞刘惠香刘淑英翟迺莲
- 关键词:避孕药炔诺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