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湘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外来务工
  • 2篇外来务工者
  • 2篇务工
  • 2篇务工者
  • 2篇健康
  • 1篇调查及对策
  • 1篇医院职工
  • 1篇职业卫生
  • 1篇人口学
  • 1篇人口学特征
  • 1篇女(雌)性
  • 1篇女性
  • 1篇中医
  • 1篇中医适宜技术
  • 1篇现状调查及对...
  • 1篇街道
  • 1篇街道社区
  • 1篇家庭病床
  • 1篇健康促进生活...
  • 1篇病床

机构

  • 6篇深圳市宝安区...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南华大学
  • 2篇深圳市福田区...

作者

  • 6篇刘湘
  • 2篇张清平
  • 2篇杨丞
  • 2篇颜斌
  • 2篇黄小妹
  • 2篇王永忠
  • 1篇孙云才
  • 1篇周荣峰

传媒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深圳女性外来务工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深圳女性外来务工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和自行设计的人口学资料问卷对深圳2个大型企业(员工达4000人以上)的非深圳户口、工作达3个月以上的女员工共2000人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调查。按人口学特征及健康变化、单位进行分组,比较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差异。结果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得分指标从高到低依次为营养行为、人际关系行为、运动行为和健康职责行为。多个不同人口学特征间外来务工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觉健康较1年前差的深圳女性外来务工者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多个维度得分较低。结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对深圳女性外来务工者的健康状况有积极的影响,改进深圳女性外来务工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应从多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刘湘彭书彪王永忠
关键词: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女性外来务工者
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在石岩街道社区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在石岩街道社区应用效果。方法抽取石岩街道社区2015年6~8月选取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分别为耳穴疗法治疗失眠、中药雾化治疗慢性咽炎、封包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艾灸治疗慢性结肠炎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单纯使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满意度和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人数为180例,总满意率为90%,对照组患者总满意人数为132例,总满意率为66%,观察组患者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使用常规治疗方案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医疗费用(358.5±58.4)元,对照组患者平均医疗费用(386.8±109.4)元,两组患者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2,P〉0.05)。结论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逐渐在社区家庭病床患者的治疗中得到应用,能够提高病人的满意率,提高临床疗效,可以大范围推广。
刘湘邓元将孙云才周荣峰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家庭病床
医院职工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2015年
目的通过对医院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了解医院职工健康状况,找寻危害职工身体健康的高危因素,提出有效预防保健和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参检的532例职工为A组,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参检的613例职工为B组,对两组职工的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两组职工内科、外科、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发病率高低顺序均为外科>内科>妇科;两组职工女性的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检出率较高,且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院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职工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刘湘王永忠黄小妹
关键词:医院职工职业卫生
深圳女性外来务工者职业紧张的职业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职业相关因素对深圳市女性外来务工者职业紧张的影响。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问卷(OSI-R)和自行设计的与职业相关的一般资料问卷对深圳两大型企业(员工达4000人以上)的非深户、工作达3个月以上的女员工共2000人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女性外来务工者职业任务较重及很重者占16.0%,个体紧张反应较高及很高者占15.0%,缺乏应对资源及明显缺乏应对资源者占15.6%。深圳女性外来务工者个体紧张反应的影响因素为工作环境、责任感、任务冲突、任务模糊、任务过重、娱乐休闲,其中工作环境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工作环境对深圳女性外来务工者个体紧张反应影响最大,政府和企业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缓解职业紧张。
刘湘张清平杨丞黄小妹颜斌
深圳市女性外来务工者人口学特征对职业紧张的影响
2014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女性外来务工者职业紧张的现状,分析人口学特征对深圳女性外来务工者职业紧张的影响。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问卷(OSI-R)和自行设计的人口学资料问卷对深圳2个大型企业(员工达4 000人以上)的非深圳户籍、工作达3个月以上的女员工共2 000人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调查,按人口学特征进行分组,比较职业紧张的差异。结果紧张反应得分高于国内常模,个体应对资源得分低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紧张受年龄、学历、民族、BMI、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居住情况等因素影响;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是职业任务和个体应对资源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学历是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深圳女性外来务工者职业紧张明显,个体应对能力较差,社区、企业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女性外来务工者的职业紧张情况。
刘湘彭书彪杨丞张清平
关键词:人口学特征
职业相关因素对深圳市女性外来务工者健康的影响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调查深圳市女性外来务工者的健康状况,探讨职业相关因素对其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相关职业情况问卷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于2012年9—12月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两大型企业(员工达4 000人以上)的非深圳市户口、工作达3个月以上的女性员工1 802人进行调查。比较不同职业相关因素的深圳市女性外来务工者SF-36健康调查量表各维度得分,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深圳市女性外来务工者职业相关因素与总的生理健康评分(PCS)、总的心理健康评分(MCS)的相关性。结果 SF-36健康调查量表得分排在第一位的是生理机能,第二位的是肌体疼痛,最低的是活力和情感职能。不同上班形式的深圳市女性外来务工者肌体疼痛、总体健康及PCS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的深圳市女性外来务工者总体健康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加班时长的深圳市女性外来务工者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PCS、MCS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的深圳市女性外来务工者生理机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PCS、MCS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可能接触职业危害情况的深圳市女性外来务工者生理机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卫生、MCS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种进入回归方程〔PCS与工种的相关性:Y=49.842+0.034X,β=0.119,t=4.514,P=0.000;MCS与工种的相关性:Y=50.027+0.025X,β=0.064,t=2.402,P=0.016〕。结论工种是深圳市女性外来务工者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上班形式、工作年限、加班时长、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对深圳市女性外来务工者健康的不同维度有影响,政府和企业应针对职业相关因素采取�
刘湘颜斌彭书彪
关键词:女(雌)性外来务工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