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庚
- 作品数:6 被引量:77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毒清在危重症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中药尿毒清在治疗危重症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疗效。方法:46例收住急诊重症监护室(E ICU)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危重症患者,在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尿毒清,每日30 g口服或鼻饲,连续观察至给药后9 d。记录治疗后3、5、7和9 d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 r)、pH值、阴离子间隙(AG)、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AⅡ)等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9 d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BUN、C r显著降低,RBC升高,AG明显下降(P均<0.05),pH值趋于正常,APACHAⅡ评分下降显著(P<0.05)。结论:尿毒清可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肾功能,同时可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在危重症患者综合治疗中有一定的意义。
- 王明刚李春盛许丽刘禹庚
- 关键词:尿毒清肾功能衰竭危重病
- 危重病患者血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乳酸的变化被引量:36
- 2002年
- 许丽李春盛庞宝森刘禹庚黄秀霞
- 关键词:危重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乳酸血液
- 房颤伴多处动脉栓塞1例
- 2006年
- 程艳玲崔凯刘禹庚
- 关键词:动脉栓塞房颤舒张期杂音就诊前下肢无力言语不利
- 不同生物相容性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生物相容性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透析室2006年5月至10月32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血仿膜组和聚砜膜组,每组各16例。分别于透析前后采集血样,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测定血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血浆一氧化氮(NO)的测定用硝酸盐还原酶法,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采集健康对照组血样12例。结果MHD患者透析前CEC数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两实验组之间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仿膜组和聚砜膜组透析后CEC数量均较透析前明显增高,透析后和透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后血仿膜组CEC数量高于聚砜膜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两组NO、ADMA浓度透析后较透析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透析后,NO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仿膜组CEC数量与血浆NO、ADMA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532和r=-0.432,P<0.05);而聚砜膜组CEC数量与血浆NO、ADMA浓度虽然也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HD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受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合成膜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较小。不同生物相容性透析膜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可能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NO合成酶通路而导致的。
- 孟娟王质刚孙倩美彭立人周亦伦李忠心范连成刘禹庚
- 关键词:血液透析生物相容性循环内皮细胞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 尿毒清在危重症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治疗作用
-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危重症患者不同程度的合并肾功能不全或存在肾损害,肾脏是多脏器功能不全中的主要受损器官之一,肾脏功能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在这些患者中一些未达到透析指征,一些患者对血液透析依从性差或者因为床旁...
- 王明刚李春盛许丽刘禹庚
- 关键词:中药治疗尿毒清
- 文献传递
- 急诊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机的研究被引量:2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急诊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时机。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急诊就诊的11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启动NPPV治疗的时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8例),观察组患者存在NPPV指征后即刻行NPPV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发现存在NPPV指征后由于患者不愿配合、医疗条件限制等客观因素延迟行NPPV治疗。比较2组患者接受NPPV治疗2 h后临床表现、动脉血气指标、累计NPPV时间、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2 h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均有明显改善(均P <0. 05)。观察组治疗后p H值(7. 37±0. 09比7. 28±0. 08)、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67±14) mmHg(1 mmHg=0. 133 k Pa)比(82±19) mmHg]、碱剩余[10. 5(6. 9,14. 2) mmol/L比10. 2(5. 4,12. 9) mmol/L]、乳酸浓度[0. 8(0. 6,1. 3) mmol/L比1. 1(0. 7,1. 6) mmol/L]均优于治疗前(均P <0. 05)。观察组Δp H值和ΔPa C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01)。观察组的累计NPPV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5. 0(2. 0,9. 3) d比6. 5(4. 0,9. 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8)。对照组与观察组气管插管率[3. 8%(2/52)比0]与住院期间病死率[11. 5%(6/52)比3. 4%(2/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急诊科收治符合NPPV指征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应用NPPV,可以有效纠正缺氧及高碳酸血症,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无创通气治疗时间。
- 张莹索旻甄雷张向群魏兵王晓刘禹庚曾红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