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舸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沈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输尿管
  • 6篇尿管
  • 5篇梗阻
  • 3篇肾盂
  • 3篇输尿管梗阻
  • 3篇细胞
  • 2篇单侧
  • 2篇单侧输尿管
  • 2篇单侧输尿管梗...
  • 2篇肾积水
  • 2篇肾盂输尿管
  • 2篇肾盂输尿管连...
  • 2篇肾盂输尿管连...
  • 2篇积水
  • 2篇儿童
  • 2篇病例
  • 1篇单侧输尿管梗...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凋亡

机构

  • 1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

作者

  • 11篇刘舸
  • 11篇杨屹
  • 9篇刘鑫
  • 2篇侯英
  • 2篇王常林
  • 2篇陈辉
  • 2篇牛之彬
  • 1篇马明月
  • 1篇陈晨
  • 1篇郭丽
  • 1篇徐军
  • 1篇张玉敏
  • 1篇殷晓鸣
  • 1篇孙荣国
  • 1篇裴秀丛
  • 1篇段志文

传媒

  • 6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纯性尿道下裂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单纯性尿道下裂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单纯性尿道下裂的发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0年5月—2011年4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的85例先天尿道下裂患儿及同期住院的85例其他疾病患儿父母进行面访调查。结果病例组父亲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母亲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胎儿低出生体重、母亲孕前月经不调、孕前用药、孕早期摄入蛋白质、孕早期服用叶酸、孕期出现异常情况、孕前及孕早期接触化学物及父亲职业接触化学物和家庭从事农牧业生产的比例分别为23.5%、28.2%、32.9%、28.2%、32.9%、47.1%、20.0%、50.6%、42.4%、68.2%和49.4%;对照组分别为50.6%、47.1%、5.9%、15.3%、18.2%、63.5%、36.5%、25.9%、16.5%、42.4%和3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胎儿低出生体重(OR=2.12,95%CI=1.18,4.14)、母亲孕期出现异常情况和孕前(OR=3.09,95%CI=1.41,6.80)及孕早期接触化学物是单纯性尿道下裂发病的危险因素;父亲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2.12,95%CI=1.18,4.14)是单纯性尿道下裂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胎儿低出生体重、母亲孕期出现异常情况和母亲孕前及孕早期接触化学物的儿童更易患单纯性尿道下裂。
马明月刘舸杨屹郭丽徐军张玉敏裴秀丛段志文
关键词: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横裁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术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估一期横裁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术治疗儿童近端型尿道下裂的手术治疗效果,总结分析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22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泌尿外科初次行一期横裁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术式治疗的近端型尿道下裂患儿290例的临床资料,患儿中位年龄19个月(11~16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4个月(2~126个月)。总结其临床特点,将患儿年龄、尿道外口位置、手术修复方式、阴茎头直径、成形尿道长度、二次覆盖方式、术前是否应用雄激素治疗作为潜在的影响因素,与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经单因素分析后做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结果纳入研究的290例患儿中,64.83%(188/290)的患儿无尿道成形术相关的并发症;35.17%(102/290)的患儿术后出现尿道成形术相关的并发症,其中18.96%(55/290)的患儿出现尿道瘘,11.38%(33/290)的患儿出现尿道狭窄,4.83%(14/290)的患儿出现尿道憩室。统计学分析提示患儿初次手术年龄、尿道外口位置、阴茎头直径、手术修复方法、术前是否使用雄激素治疗与术后并发症无相关性(P>0.05);新成形尿道额外覆盖、阴茎腹曲程度与术后并发症相关(P<0.05)。结论一期横裁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术治疗儿童近端型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很高,其中最常见的是尿道瘘。新成形尿道额外覆盖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皮脱套横断尿道板后阴茎腹曲角度大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刘鑫刘舸杨屹
关键词:尿道下裂尿道狭窄尿道瘘尿道憩室
46,XY性别发育异常儿童的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46,XY性别发育异常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我院诊断为46,XY DSD的7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及部分基因检测结果,总结其临床特点。79例患儿中社会性别男73例(92.4%),女6例(7.6%),平均年龄3岁。外生殖器完全女性化2例,完全男性生殖器4例,模糊外生殖器73例。79例患儿行染色体检查检查结果均为46,XY,SRY阳性。结果17例行腹腔镜或开放性腺活检取病理,18例行HCG刺激试验,7例行性别发育基因筛查。其中部分性腺发育不良4例;混合性腺发育不良1例;睾酮合成障碍2例;雄激素不敏感3例;Kallmann综合征1例;5α还原酶缺乏1例;睾丸消失综合征7例;苗勒管永存综合征4例;阴囊及会阴型尿道下裂56例。结论46,XY DSD病因复杂多样,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患儿身心健康极为重要,刺激实验、性腺探查活检、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刘鑫刘舸殷晓鸣杨屹
关键词:性别发育异常生殖器性别角色
circ_0006577在TGF-β1诱导的HK-2细胞和新生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中的表达
2023年
目的:探讨circ_0006577在TGF-β1诱导的HK-2细胞和新生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中的表达和影响,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潜在的功能。方法:使用重组蛋白TGF-β1(终质量浓度为10 ng/ml)诱导HK-2细胞作为肾纤维化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诱导48 h、96 h及144 h后的实验组四组,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irc_0006577的表达水平。使用新生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作为先天性肾积水模型,将动物分为SHAM组和UUO组两组,每组各3只,分别于术后第5天和第14天取左侧肾脏。采用qRT-PCR检测小鼠肾脏中circ_0006577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cadherin、α-SMA、BCL-2、BAX的表达,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用于观察组织形态学和纤维化程度。将细胞分为nc+TGF-β1和si+TGF-β1两组,构建circ_0006577的siRNA表达载体,于HK-2细胞贴壁生长达30%时加入,转染48 h后收集细胞。采用q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circ_0006577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cadherin、α-SMA、BCL-2、BAX的表达情况,应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利用circbank和targetscan8.0数据库预测circ_0006577与RSU-1mRNA可能共同结合的microRNA。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qRT-PCR结果表明circ_0006577分别在TGF-β1诱导48 h、96 h、144 h后的实验组中表达上调(48 h表达量为1.757±0.269,t=-3.12,P=0.035;96 h表达量为2.519±0.381,t=-5.31,P=0.006;144 h表达量为3.121±0.660,t=-4.99,P=0.008)。与同一天数SHAM组相比,新生小鼠UUO组中circ_0006577的表达在第5天和第14天时表达上调(2.805±0.109,t=-24.33,P<0.001;4.121±0.104,t=-27.71,P<0.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表明,沉默circ_0006577后,与nc+TGF-β1组相比,si+TGF-β1组中α-SMA(表达量为0.363±0.059)、BAX(表达量为0.394±0.114)的表达减少,而E-cadherin(表达量为3.307±1.045)、BCL-2(表达量为4.051±0.705)的表达水平上调,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
于晓寒范旭李雪艳刘华建刘舸刘鑫杨屹
关键词:输尿管梗阻纤维化
儿童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性重度肾积水的诊治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 探讨儿童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性重度肾积水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性肾积水患儿19例(共38侧患肾),手术方式为开放式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型术(Anderson-Hynes),手术均为分次完成,优先进行肾积水程度较重侧别的手术。并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期间利用彩超观察肾脏形态恢复情况,以及双肾放射性核素检查观察肾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8侧患肾中共30侧患肾接受了手术,其中9例双侧均进行了手术,双侧手术非同时进行,手术间隔时间33~181天;8例患儿一侧术后对侧积水减轻,未再进行手术;2例患儿一侧术后对侧积水程度一过性减轻,又再次加重,分肾功能降低,再行手术治疗;2例患儿一侧术后对侧积水无明显变化,分肾功能无下降,暂保守观察。比较11例一侧手术后对侧未好转侧和7例一侧手术后对侧好转侧的病例资料发现:好转侧肾积水以SFU3度为主,未好转侧肾积水以SFU4度为主;好转侧肾盂前后径与肾实质厚度的比值低于未好转侧(P〈0.05)。结论对于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性重度肾积水的患儿,在进行一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对侧的SFU3、SFU4级的肾积水可能会自发性减轻。因此,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性重度肾积水的患儿的第二次手术时间可以推迟至第一次手术术后2月左右。
刘鑫刘舸杨屹侯英陈辉牛之彬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肾积水
应用SELDI—TOF—MS技术筛选输尿管部分梗阻大鼠血清生物学标志物的初步研究
2015年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检测正常大鼠和输尿管部分梗阻(partial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PUUO)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前后的大鼠血清,筛选出一组特异性标志物,为先天性肾积水及梗阻性。肾病选择适宜的手术及治疗时机提供依据。方法PUUO组大鼠(n=48)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梗阻12h、1d、2d、3d、5d、7d等6个时间段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n=30)。制作PUUO模型,于不同时间点分别处死大鼠,分别取双侧肾脏制作石蜡切片、腹主动脉穿刺获取血清,-80℃保存。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方法确定动物模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时间点,选取动物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前后收集的血清标本,利用SELDI-TOF-MS技术筛选出大鼠血清中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前后的标志物。结果大鼠PUUO术后3d即有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成纤维细胞标志物,发生细胞表型转化,即发生上皮间质转化,随梗阻时间延长,肾脏中发生转化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逐渐增多。发现PUUO大鼠血清中有27种蛋白质标记物,其中10种蛋白质高表达,17种蛋白质低表达。结论大鼠PUUO模型的手术侧肾脏可用于研究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上皮间质转化现象。应用SELDI-TOF-MS技术筛查出PUUO前后大鼠血清的差异蛋白峰可能是PUUO大鼠血清的特异性蛋白质标志物。
刘鑫刘舸杨屹
关键词:输尿管梗阻肾小管
胎儿期肾积水的长期随访和治疗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胎儿期肾积水的预后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门诊行产前检查发现单侧肾积水并在生后检查确诊为肾积水的69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期1—22年(平均142个月)。所有患儿生后常规随访,行超声、肾动态显像,并根据胎儿泌尿学会的分级系统进行评估和分类。结果所有Ⅰ度肾积水,87%(155例)的Ⅱ度。肾积水,30%(39例)Ⅲ度肾积水患儿的病情稳定。13%(23例)的Ⅱ度肾积水,70%(92例)的Ⅲ度肾积水和所有的Ⅳ度肾积水患儿接受了外科干预。107例患儿(延迟手术组)因其分肾功能(differentialrenalfunction,DRF)降低至〈40%而接受手术,93例患Jh(早期手术组)的DRF〉40%,但因其肾积水程度进展或无改善并且肾动态显像显示核素清除率不良而接受手术干预。早期手术纽患儿术后DRF和肾盂深度/肾皮质厚度比值(C/Pratio)(45.8%±0.7%;0.7±0.3)均较术前(42.7Z±2.3%;2.0±0.8)改善,延迟手术组患儿术后DRF和c/p比(38.4%±2.6%;1.3±0.5)也均较术前(36.4%±3.3%;2.4±0.8)明显改善(P〈0.05)。术后,早期手术组患儿的DRF情况优于延迟手术组。患儿的DRF值在术后第一年(48.8%±4.3%)改善最明显,并在其后逐渐变得稳定。c/P比在术前和术后都与DRF呈负相关(术前:r=-0.26,P=0.01;术后:r=0.62,P=0.001)。结论所有Ⅰ度肾积水和大部分Ⅱ度肾积水预后相对良好并不需外科干预。术后尽管初始DRF〈40%患儿的DRF改善更多,但减少的DRF并不能恢复到恶化前的水平。对于Ⅲ~Ⅳ度肾积水,在短期严格的临床观察后早期行手术治疗有利于保存其肾功能。
刘舸刘鑫杨屹牛之彬侯英王常林
关键词:胎儿肾盂积水肾动态显像随访
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肾脏足细胞损伤及转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中肾脏足细胞损伤及表型转化情况。方法制作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观察生后1d、2周、2个月SD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后肾脏病理改变,观察肾脏足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表型转化情况。结果输尿管梗阻后肾脏肾盂扩张,肾皮质逐渐变薄,低龄大鼠肾脏病变较大龄鼠明显。随梗阻时间延长,肾脏损害进行性加重。实验组均为足细胞最先发生凋亡,生后1d大鼠术后4h足细胞发生凋亡,2个月大鼠术后1d足细胞发生凋亡。单侧输尿管梗阻术后1dN见足细胞发生表型转化,术后3d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表型转化。结论单侧输尿管梗阻引起肾脏损伤,随着肾积水程度加重,肾脏损害加重。而且低年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较高年龄组早且严重。单侧输尿管梗阻导致足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且足细胞凋亡早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同时单侧输尿管梗阻还诱发足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足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早于小管上皮细胞。
孙荣国刘鑫刘舸杨屹王常林
关键词:输尿管梗阻足细胞细胞凋亡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梗阻8例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合并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梗阻(vesicoureteral junction obstruction,VUJO)...
刘舸杨屹陈辉
大鼠去分化脂肪细胞的天花板培养法和滤网培养法比较
2023年
目的探讨大鼠去分化脂肪(dedifferentiated fat,DFAT)细胞天花板培养法和滤网培养法的差异,为DFAT细胞的原代培养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从8只4~6周SD(Sprague Dawley)大鼠腹股沟脂肪垫中分离出成熟脂肪细胞,应用天花板培养法和滤网培养法体外去分化培养获得DFAT细胞,比较DFAT细胞形态、生长至首次传代需要的时间和完全培养基量,并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和细胞免疫荧光比较DFAT细胞纯度和体外诱导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潜能。结果两种方法培养的DFAT细胞均呈成纤维样、梭形、峰谷样排列。天花板培养法和滤网培养法培养DFAT细胞生长至首次传代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6.00±1.41)d和(16.25±0.9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培养的DFAT细胞表面抗原表型均为CD29^(+)CD90^(+)CD31^(-)CD45^(-),天花板培养法培养的DFAT细胞流式细胞分析结果为CD29^(+)(97.63±3.15)%、CD90^(+)(98.63±0.83)%、CD31^(+)(0.11±0.12)%、CD45^(+)(0.18±0.11)%;滤网培养法培养的DFAT细胞流式细胞分析结果为CD29^(+)(96.93±3.61)%、CD90^(+)(98.65±0.84)%、CD31^(+)(0.16±0.13)%、CD45^(+)(0.16±0.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花板培养法和滤网培养法培养的DFAT细胞在体外经诱导后均可分化为平滑肌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ooth 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SMMHC),αSMA阳性细胞率分别为(73.67±8.04)%、(73.56±8.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花板培养法培养DFAT细胞生长至首次传代较滤网培养法需要更多的完全培养基,分别为93.75(90.00,93.75)mL、48.50(48.50,48.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花板培养法和滤网培养法培养DFAT细胞在时间成本、细胞形态、细胞纯度及体外诱导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潜能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从经济成本考虑,滤网培养法稍有优势。
陈晨刘鑫刘舸范旭杨屹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去分化脂肪细胞原代细胞培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