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越存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帕金森
  • 5篇帕金森病
  • 4篇COS-7细...
  • 3篇真核
  • 3篇真核表达
  • 3篇真核表达载体
  • 3篇相互作用
  • 3篇基因
  • 3篇核表达
  • 3篇PINK1基...
  • 3篇CHIP
  • 2篇蛋白
  • 2篇真核表达载体...
  • 2篇MYC
  • 2篇N1
  • 2篇PINK1
  • 1篇蛋白相互作用
  • 1篇性病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机构

  • 6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刘越存
  • 6篇张玉虎
  • 6篇王丽娟
  • 3篇王丽敏
  • 3篇王艳艳
  • 2篇李少华

传媒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4篇2009
  • 3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U-471 帕金森病PINK1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PINK1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张玉虎刘越存李少华王丽娟
分子伴侣辅因子CHIP与帕金森病PINK1基因的相互作用
目的泛素-蛋白酶体通路(ubiquitinproteasomepathway,UPP)是胞质和胞核内ATP依赖性的蛋白质非溶酶体降解机制,其功能障碍与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特别是家族性和散发性帕金森病。分子伴侣辅因子C...
刘越存张玉虎王丽娟王丽敏王艳艳
文献传递
分子伴侣辅因子CHIP真核表达载体pDsRed2-N1/CHIP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分子伴侣辅因子CHIP即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arboxyl terminus of the Hsc70- interacting protein,CHIP)是一个具有双重功能的分子:既是一个Hsp7...
刘越存张玉虎王丽娟王丽敏王艳艳
文献传递
帕金森病PINK1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PINK1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2009年
目的构建帕金森病PINK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e/PINK1,检测其转染COS-7细胞后的表达。方法用PCR方法从人cDNA文库DNA中扩增PINK1全长cDNA,该基因片段两端设计了EcoR I和BamH I限制性酶切位点。将所得片段连接到T载体上测序证实。利用重组DNA技术将PINK1的cDNA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B上,酶切鉴定。通过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所构建的载体导入COS-7细胞中,体外培养,于转染48h后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1)PINK1基因cDNA扩增产物检测。(2)pcDNA3.1-myc/PINK1重组体酶切鉴定。(3)Western—blotting。结果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测序证实,PCR获得的片段与GenBank中登记的PINK1序列完全相同;pcDNA3.1-myc/CHIP酶切片段的长度与理论大小相符;转染48h后的COS-7细胞可检测到PINK1蛋白的表达。结论PINK1蛋白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在COS-7细胞中可获得表达。
张玉虎刘越存李少华王丽娟
关键词:转染
分子伴侣辅因子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DsRed2-N1(+)/CHIP构建及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2009年
背景: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与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蛋白质存在相互作用,并促进这些蛋白质的降解,因此对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功能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的:构建分子伴侣辅因子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DsRed2-N1(+)/CHIP,检测其转染COS-7细胞后的表达。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05/2008-02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完成。材料:大肠杆菌Ecoli DH5α,质粒pDsRed2-N1(+)为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中心肖定璋主任馈赠;人cDNA文库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馈赠。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人cDNA文库DNA中扩增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全长cDNA,该基因片段两端设计了HindⅢ和BamHⅠ限制性酶切位点。将所得片段连接到T载体上测序证实。利用重组DNA技术将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的cDNA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DsRed2-N1(+)上,酶切鉴定。通过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所构建的载体导入COS-7细胞中,体外培养,于转染48h后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DNA扩增产物检测。②pDsRed2-N1(+)/CHIP重组体酶切鉴定。③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④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ting。结果: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测序证实,聚合酶链反应获得的片段与GenBank中登记的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序列完全相同;pDsRed2-N1/CHIP酶切片段的长度与理论大小相符;转染48h后的COS-7细胞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可检测到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的表达。结论: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在COS-7细胞中可获得表达。
刘越存张玉虎王丽娟王丽敏王艳艳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重组DNA
分子伴侣辅因子CHIP与帕金森病PINK1基因的相互作用研究
帕金森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随着社会人口的自然老化,患病人数逐年增多,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危害,而目前本病尚缺乏长期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研究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的...
刘越存
关键词:帕金森病分子伴侣PINK1基因泛素化蛋白相互作用
文献传递
帕金森病PINK1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近年来遗传机制已成为PD发病机制研究领域的热点,而PINK1基因亦被确定为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PD的致病基因之一。PINK1基因的突变类型多种多样,其分布亦较为广泛,但突变频率在不同种族中变化很大。PINK1基因突变导致的PD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仅与经典PD患者、DJ-1及parkin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亦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PINK1蛋白功能障碍导致PD的致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是通过线粒体功能异常,氧化应激和调节细胞凋亡所介导的。
刘越存张玉虎王丽娟
关键词:帕金森病PINK1基因神经系统变性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