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污染
  • 2篇环境监测
  • 1篇底泥
  • 1篇底泥重金属
  • 1篇地表水
  • 1篇地积累指数
  • 1篇数据管理
  • 1篇数据管理系统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环境
  • 1篇水质评价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污染评价
  • 1篇污染指数
  • 1篇金属污染
  • 1篇环境监测数据
  • 1篇环境监测数据...
  • 1篇环境质量

机构

  • 4篇株洲市环境监...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包晓风
  • 2篇袁理
  • 2篇傅鹏宇
  • 1篇黄萍
  • 1篇邓继福
  • 1篇雷鸣
  • 1篇文新宇
  • 1篇宋建武
  • 1篇秦普丰
  • 1篇王健
  • 1篇阳灿辉
  • 1篇谭亚翎
  • 1篇钟林华
  • 1篇张溥亮
  • 1篇周劲飞
  • 1篇赵敏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四川环境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株洲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预测及其防治对策被引量:1
2007年
为推动株洲市现代生态城市的建设和提升株洲市的综合竞争能力,通过对"十五"期间株洲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分析和评价,提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并预测了"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十五"期间株洲市区总体环境空气质量处于污染严重水平,SO2是市区空气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其次是PM10,而NO2年均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模式预测表明,"十一五"期间,株洲市市区环境空气中SO2、NO2和PM10的年平均浓度呈缓慢下降,环境空气质量将得到不断提高。
包晓风雷鸣朱利权袁理傅鹏宇
关键词:大气环境质量
“十五”期间湘江株洲段水质环境监测与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根据2001年-2005年湘江株洲段的水质监测数据,选用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洗涤剂、硫化物等17项污染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湘江株洲段水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五"期间湘江株洲段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由2001年的5.67下降到2005年的4.67,水质总体上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城市和农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总大肠菌群、氨氮、石油类、氟化物和总汞等影响整个水质的主要因子,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须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包晓风秦普丰朱利权袁理傅鹏宇
关键词:水质评价污染指数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
黄萍文新宇张溥亮谭亚翎包晓风宋建武赵敏周劲飞邓继福钟林华王健阳灿辉
《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已经成功的申报了湖南省环境科技项目(湘财建字[2005]115),申报的前期进行了可行性调查,编写了详细的可行性报告(见附件)。目前该系统在株洲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已经成功地运转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株洲...
关键词: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管理
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地表水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被引量:22
2008年
对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地表水底泥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检测,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底泥受到重金属极强污染,各溪港污染程度为老霞湾港〉铜塘港〉霞湾港,各元素污染程度为Cd〉Hg〉Pb〉As;霞湾港由于底泥量最大,其重金属含量最大,Cd、Hg、Pb、As分别占总量的69.45%、80.62%、66.46%和86.56%;霞湾港中污水厂~河口段重金属含量最大,Cd、Hg、Pb、As分别占该港总量的98.50%、56.06%、18.14%和52.09%。
窦佩琼候方东包晓风锜华张耘
关键词:地表水底泥重金属污染地积累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