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晓静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3篇白粉
  • 3篇白粉病
  • 2篇自噬
  • 2篇自噬相关基因
  • 2篇相关基因
  • 2篇基因
  • 2篇白粉菌
  • 1篇叶片
  • 1篇全长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自噬
  • 1篇小麦白粉
  • 1篇小麦白粉病
  • 1篇小麦叶
  • 1篇小麦叶片
  • 1篇克隆
  • 1篇白粉菌诱导
  • 1篇CDNA文库

机构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卫晓静
  • 3篇王华忠
  • 2篇孙鸿
  • 2篇张微
  • 1篇岳洁瑜
  • 1篇邢莉萍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麦自噬相关基因ATG10的克隆及白粉菌侵染诱导的ATG10的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细胞自噬是一种保守的真核生物细胞内物质分解和循环利用机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等过程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自噬相关蛋白ATG10是参与自噬小体形成的关键因子之一。利用同源克隆方法,从经白粉病菌诱导48 h的小麦材料92R137/扬麦1587中克隆了ATG10基因家族3个成员(TaATG10a、TaATG10b和TaATG10c)。序列特征分析、物种间的比较和进化分析,以及酵母功能互补实验结果证实,这3个基因均为酵母ATG10的功能性同源基因。TaATG10a和TaATG10b的基因组序列具有相似的6外显子-5内含子基因结构。RT-PCR分析还发现这2个基因都具有2种可变剪接产物。TaATG10a和TaATG10b的GFP融合蛋白被定位于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质中。白粉菌侵染能够诱导TaATG10a和TaATG10b表达,因此推测,小麦针对白粉菌侵染的免疫反应涉及对TaATG10及其参与的自噬过程的调控,其调控模式因小麦抗、感白粉病反应、不同类型抗病基因介导的免疫反应和不同遗传背景下的感病反应而差异明显,说明TaATG10及其参与的自噬过程与小麦—白粉菌互作反应关系的复杂性。从外源激素处理诱导的表达情况还发现,抗、感白粉病的表型差异可能涉及抗、感材料TaATG10基因对同种激素(SA、乙烯或ABA)信号的不同响应模式。
张微孙鸿邢莉萍卫晓静王华忠
关键词:小麦自噬相关基因白粉病
小麦重要自噬相关基因ATG18的鉴定和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克隆小麦重要自噬相关基因ATG18,分析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特征和高级结构,了解其在生物、非生物胁迫及激素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阐明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EST拼接和RT-PCR方法从白粉菌侵染的小麦叶片中克隆ATG18 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基因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分析、编码蛋白的结构域和保守氨基酸预测、高级结构分析和物种间同源蛋白的进化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基因表达对白粉菌侵染和外源激素处理的响应模式及对高盐、干旱、低温黑暗和缺氮培养等逆境胁迫处理的响应模式。【结果】获得了4个小麦ATG18家族成员(TaATG18a、TaATG18b、TaATG18c和TaATG18d)cDNA。4个基因高度相似,均含有1 158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8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4个基因的编码蛋白在一级结构上均含有典型的WD-40结构域、磷脂酰肌醇-3-磷酸(PI3P)结合基序和保守的ATG2结合位点氨基酸残基。4个基因均具有2种转录后的可变剪接方式,2种剪接产物mRNA分别编码完整的有功能蛋白和N端截短导致结构域和功能位点缺失的无功能蛋白。TaATG18a蛋白在高级结构上折叠成与其他WD-40蛋白类似的β-推进器样构象,PI3P结合基序位于推进器第五叶片的折叠4和第五、六叶片的连接部分,ATG2结合位点位于连接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的loop上。TaATG18s能够被白粉菌侵染诱导表达,但具体的诱导表达模式在抗、感白粉病反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广谱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小种专一性抗白粉病基因Pm3f介导的抗病反应中,TaATG18s均呈现接种白粉菌后0—36 h期间的2次诱导表达模式,2次诱导表达时间与白粉菌侵染进程密切相关。在中感材料扬麦158遗传背景上的感病反应中,TaATG18s尽管也呈现2次诱导表达,但第一次诱导表达持续时间短且强度低于含Pm21的近等基因系上抗病反应中的表现
孙鸿张微卫晓静王华忠
关键词:小麦细胞自噬白粉病
白粉菌诱导小麦叶片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质量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小麦白粉病是由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侵染引起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克隆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以白粉菌Bgt 侵染诱导的携带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广谱抗白粉病基因)“92R137/扬麦1587”为材料,利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the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小麦叶片全长cDNA文库。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原始文库滴度为1.08×107 CFU/mL,扩展文库滴度为3.24×107 CFU/mL,重组率98%,插入片段在0.5~2.0 kb 之间,多在1.0 kb左右。该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开展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卫晓静王华忠岳洁瑜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CDNA文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