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伟兰
- 作品数:44 被引量:17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兰索拉唑片相对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片与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志愿者24例,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兰索拉唑片与兰索拉唑胶囊,剂量均为30 mg,洗脱期1周。分别于服药后12 h内多点抽取静脉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兰索拉唑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两种制剂生物等效性。结果单剂量口服兰索拉唑片与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后血浆中兰索拉唑Cmax分别为(949.8±329.0)和(973.2±322.2)ng/mL;tmax分别为(2.44±0.52)和(2.06±0.70)h;t1/2分别为(1.97±1.12)和(1.84±1.11)h;AUC0→12分别为(3 054±2 019)和(2 911±1 818)ng.h/mL;AUC0→∞分别为(3 398±2 825)和(3 106±2 138)ng.h/mL。Cmax、AUC0→12和AUC0→∞的90%可信区间分别为90.7%~104.0%,94.0%~110.8%和94.9%~112.2%。以AUC0→12计算,兰索拉唑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0±24.6)%。结论兰索拉唑片与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 厉伟兰邵华陈国明郑向宇
- 关键词:兰索拉唑药动学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
- 单抗类药物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适应性免疫系统以及伴随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级联反应被认为在MS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单抗类药物具有特异靶向性,可精准作用于靶细胞或分子而阻碍MS发展进程。本文结合MS发生的免疫学机制,重点综述基于α4整合素拮抗、抗CD52、靶向白细胞介素-2受体α亚基CD25、抗CD20等机制的单抗类药物在治疗MS方面的研究进展。
- 张熙晗邵华邵华牛一民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药物疗法
- RP-HPLC法测定依西美坦片中依西美坦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建立 RP- HPL C测定依西美坦片中依西美坦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 以甲醇∶乙腈∶ 0 .0 5mol/ L KH2 PO4( p H=4.5 ) ( 5 0∶ 3 5∶ 65 )为流动相 ;流速 :1.5 m l/ min;检测波长 2 47nm。结果 依西美坦在 40~2 10 .6μg/ 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为 99.97% ,RSD为 0 .5 7% ,最小检出浓度为 0 .4112μg/ ml。
- 厉伟兰郑向宇
- 关键词:RP-HPLC法依西美坦高效液相色谱法片剂
- 2009年我院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265例ADR报告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涉及药品119种,抗感染药引起的ADR 156例,占4 8.3[%];其次...
- 厉伟兰陈国明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给药途径预防措施
- 文献传递
-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分析
-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药物治疗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药物治疗的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参与医疗团队,结合患者个体的病理生理特征完善药物治疗方案并做好药学监护。结...
- 陈燕邵华厉伟兰
- 关键词:临床药师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药学监护
- 文献传递
- 莫西沙星致老年患者精神和视觉异常被引量:29
- 2009年
- 1例92岁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因肺部感染静脉滴注莫西沙星400mg,1次/d,头孢噻肟3.0g,3次/d。第2天,患者出现胸闷、心慌、视觉异常、精神萎糜,之后出现烦躁、幻听、幻觉、谵妄、视觉异常加重。停用莫西沙星,继续使用头孢噻肟。次日,症状减轻,5d后症状全部消失。
- 厉伟兰邵华郑向宇
- 关键词:莫西沙星视觉异常
- α-硫辛酸对T2DM患者血尿酸及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索α-硫辛酸(α-lipoic acid,ALA)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单臂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ALA治疗的患者,以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SUA、eGFR和是否有合并症为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SUA、SUA/血肌酐和eGFR的变化进行分层分析;以基线SUA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据纳、排标准,最终筛选入组病例163例。总体分析结果显示ALA治疗后SUA有显著降低(P<0.01);而分层分析结果表明仅在年龄≥50岁、基线SUA<480μmol·L^(-1)的患者中SUA有显著降低(P<0.01)。对于治疗前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的患者,ALA治疗后eGFR有显著改善(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基线SUA水平是治疗前后SUA变化量(P<0.01)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ALA可在年龄≥50岁、基线SUA<480μmol·L^(-1)的T2DM患者中发挥降低SUA水平的作用,并可在eGFR中、重度降低的T2DM患者中发挥改善肾功能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提供降尿酸候选药物,为ALA的老药新用提供参考。
- 张学丽许斐琦厉伟兰邵华
- 关键词:Α-硫辛酸高尿酸血症肾功能
- 肿瘤科合理用药病例分析
- 目的通过药师查房,发现问题,及时干预,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临床药师查房过程发现不合理医嘱,及时与医师沟通,共同商讨对患者有益的治疗方案。临床药师主要通过关注药物的禁忌证,指导临床合理选择药物;监测患者的病理状况,预防药源性...
- 陈燕邵华厉伟兰
-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调查及干预被引量:20
- 2010年
- 目的调查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现状,促进其合理使用。方法查阅特定时间内某医院神经科所有住院患者病历和医嘱,详细记录患者诊断、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脑梗死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出院时疗效评价,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药品临床应用情况及对病情的影响。结果干预前81.1%的患者接受了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干预后降为73.8%(P<0.01);干预前使用9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干预后品种数减少到5种,干预前后分别有72.5%和14.2%患者先后使用2种以上(包括2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P<0.01);分别有64.9%和5.5%联用2种以上(包括2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P<0.01)。干预前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单纯诊断脑梗死患者干预后平均住院日数减少2 d,费用节省近2 000元;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干预后平均住院日数减少1.2 d,费用节省400元,但是干预前后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无论脑梗死患者还是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均100%治愈或好转。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使用。
- 邵华刘乃丰徐厚明厉伟兰蔡琳玲谢菡
- 关键词:活血祛瘀剂中草药脑血管障碍药物不良反应
-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在医院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前后的耐药性变迁,探讨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相关性。方法以半年为统计时间段,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统计医院2009-2011年10种抗茵药物用药频度(DDDs)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和抗茵药物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于大肠埃希菌,只有亚胺培南(IMI)始终保持高度敏感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耐药率下降较大。头孢曲松(CTR)、氨曲南(AZM)DDDs与其耐药率中度相关(r=0.755、0.599),头孢他啶(CAZ)DDDs与大肠埃希菌对TZP、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EV)耐药率高度相关(r=0.935、0.896、-0.857);头孢吡肟(FEP),CIPDDDs与大肠埃希菌对CAZ、FEP、AZM耐药率高度相关(r:0.897、0.852、0.951,0.882、0.842、0.923);rrZP,庆大霉素(GEN)DDDs与大肠埃希菌对TZP耐药率相关(r=0.982,-0.369)。结论细菌耐药率与抗茵药物使用量存在相关性,提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茵药物,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 展冠军缪玉山詹莹厉伟兰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用药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