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丽红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肝癌及癌前病变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分化程度相关性研究
- 李振燕杜瑞清陈勇良刘宇付艳鹏刘春堂马春华吴小霞叶丽红
- 通过回顾性分析超声造影同时行肝穿刺活检确诊的小肝癌及癌前病变病例,观察其超声造影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血流灌注差异,判断病变性质,结合病理对照分析,研究其血管构筑和血供状态与病变组织类型及组织分化程度关系,进一步探讨...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超声造影诊断
-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干扰素组和替比夫定组,干扰素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组给予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观察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和正常化率及血清HBsAg、HBeAg和乙肝病毒(HBV)DNA的含量及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24周和48周ALT和AST的含量及血清HBsAg、HBeAg和HBV DN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而替比夫定组治疗后降低量更显著;ALT和AST正常化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显著增加(P<0.01),而替比夫定组治疗后的增加量更显著。结论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比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更加显著。
- 刘素芬董正洪魏娟冯娜林琳吴秀颀张彦芳裴艳涛李兵顺叶丽红杨莉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病理与CT的关系被引量:2
- 2010年
- 刘燕超崔树彦赵召霞叶丽红刘莲宇文阁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病理CT
- 螺旋CT在病毒性肝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CT定量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病毒性肝病合并脂肪肝患者行CT扫描,分别测其肝、脾、腹主动脉、腹部肌肉CT值,以肝/脾CT比值<1诊断标准及肝内血管评估值两种CT诊断方法分别定量诊断,同时在B型超和或CT引导下肝组织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并分级,作为对照标准。结果肝/腹主动脉比值定量诊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腹部肌肉不均匀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比值定量诊断病毒性肝病合并NAFLD患者准确率为74.16%。肝内血管评估法诊断病毒性肝病合并脂肪肝准确率为91.01%。结论肝/腹主动脉比值诊断联合肝内血管评估法可提高病毒性肝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确诊率。
- 崔树彦刘燕超赵召霞叶丽红刘莲宇文阁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 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与抗病毒疗效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和肝细胞内病毒抗原的表达类型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HBV携带者79例,通过肝组织病理检测,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程度和肝细胞内病毒抗原的表达类型与抗病毒治疗后血清HBeAg、HBVDNA转阴之间的关系。结果HBsAg表达类型与疗效无显著相关性,HBcAg浆型表达的疗效明显优于核型表达;肝组织病理改变大于4分,血清HBV标志物阴转率高。结论肝组织HBcAg浆型表达和肝组织病理改变与慢性HBV携带者抗病毒疗效均呈正相关。
- 胡瑞敏彭霞黄艳叶丽红
- 关键词:慢性HBV携带者病理改变
- CB1R和ERKmRNA在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mRNA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关系。方法采用10%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留取小鼠的肝组织...
- 杨莉赵连英刘彦超叶丽红戴二黑
- 小肝癌及癌前病变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HCC )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密切相关,慢性肝病是最重要的致癌因素[1]。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提高,超声造影已被广泛应用于肝癌的诊断。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小于3 cm的小肝癌及不典型增生病变的超声造影组织灌注方式,探讨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
- 李振燕杜瑞清叶丽红陈勇良马春华吴小霞
- 关键词:小肝癌癌前病变超声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