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娅
- 作品数:39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 眼底血管样条纹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特征及光动力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分析
- 目的 分析眼底血管样条纹(AS)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特征,探讨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治疗AS合并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1例42眼AS的临床资料、眼底...
- 宋艳萍陈中山丁琴叶娅曾苗
- 国产Q开关脉冲Nd∶YAG激光联合倍频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 目的 探讨国产Nd∶YAG激光联合倍频YAG激光行虹膜周边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国产JLER-Y21型Q开关脉冲Nd∶ YAG激光眼科治疗机(A组)及科医人Nd∶ YAG激光眼科治疗机(B组)联合倍频YAG激光...
- 叶娅宋艳萍丁琴陈中山邱金兰李琴
- 玻璃体腔注射KH902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KH902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门诊经直接或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 丁琴宋艳萍陈中山闫明叶娅邱金兰李丹
- 暗环境下低中度近视优势眼与非优势眼及双眼对比度视力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比较暗环境下低中度近视优势眼与非优势眼、双眼对比度视力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拟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低中度近视患者47例(94只眼),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卡洞法确定优势眼,应用多功能视力检查仪分别测量优势眼、非优势眼和双眼在暗环境暗背景条件下,对比度分别为100%、25%、10%和5%的最佳对比度视力。对所有受试者以及区分低中度近视的优势眼、非优势眼及双眼各对比度视力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受试者以及区分低中度近视的双眼对比度视力在对比度为25%、10%、5%均优于优势眼和非优势眼(P<0.05),在对比度为100%时,双眼对比度视力与优势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于非优势眼(P<0.05)。随着对比度的下降,单、双眼的对比度视力亦随之下降。结论在暗环境屈光矫正条件下,高对比度时优势眼的对比度视力优于非优势眼,但低对比度时双眼优于优势眼和非优势眼。
- 李婧沈政伟尹禾叶娅李丽吴金桃
- 关键词:优势眼对比度视力双眼视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KH902)眼用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门诊经直接或间接眼底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相干...
- 宋艳萍丁琴陈中山叶娅邱金兰
- 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风险及规范
- 目的 探讨利用半导体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风险及规范。方法 对32例32眼进行810nm半导体激光的透巩膜睫状体光凝,能量2500-3000mv,时间2500-3000ms,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冯越越宋艳萍丁琴陈中山叶娅曾苗黄晓莉
- 额面部美容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7例临床分析
- 目的 分析因额面部美容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内7例因额面部美容后出现视力急剧下降,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
- 陈中山宋艳萍丁琴叶娅曾苗
- 华中地区569例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 研究来自华中地区的初诊为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比例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自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地区的1321例首诊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且大于50岁的患者,经眼底...
- 陈中山宋艳萍丁琴刘会娟叶娅曾苗
- 雷珠单抗治疗24例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检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的CEC患者24例24眼,给...
- 叶娅宋艳萍陈中山丁琴
- Pentacam系统测量正常人眼表面麻醉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比较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与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正常人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并研究Pentacam系统与A超测量正常人眼表面麻醉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为临床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5例(50眼)正常人分别应用Pentacam系统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Pentacam系统的测量时间包括使用表面麻醉药前及使用表面麻醉药后,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表面麻醉药前Pentacam系统和A超测得的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544.50±26.24)μm和(544.84±28.02)μm,两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测量结果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P<0.001)。Pentacam系统测量正常人在表面麻醉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面麻醉后的厚度为(549.76±27.09)μm,表面麻醉前后测量结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P<0.001)。A超表面麻醉前后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5)。结论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进行中央角膜厚度的测量,结果准确、全面、方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Pentacam系统测得的麻药前后中央角膜厚度有变化,表面麻醉后所测得的中央角膜厚度较表面麻醉前略增加,不具显著临床意义,对临床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选择无明显影响。
- 叶娅沈政伟尹禾李丽吴金桃
- 关键词:中央角膜厚度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