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建平

作品数:85 被引量:1,553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天文地球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矿业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8篇煤层气
  • 30篇盆地
  • 24篇沁水盆地
  • 20篇煤层
  • 16篇勘探
  • 14篇储层
  • 11篇地质
  • 11篇采收率
  • 9篇压裂
  • 8篇勘探开发
  • 7篇钻井
  • 7篇解吸
  • 6篇沁水盆地南部
  • 6篇煤层气勘探
  • 6篇煤储层
  • 6篇鄂尔多斯盆地
  • 6篇CO
  • 6篇储层特征
  • 5篇气井
  • 5篇区块

机构

  • 72篇中联煤层气有...
  • 17篇中国矿业大学
  • 17篇中国矿业大学...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煤炭学会
  • 7篇中国煤田地质...
  • 5篇河南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海油能源发...
  • 4篇中海石油(中...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邯郸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85篇叶建平
  • 11篇秦勇
  • 11篇张兵
  • 10篇吴建光
  • 10篇唐书恒
  • 8篇吴见
  • 6篇张守仁
  • 5篇康永尚
  • 5篇倪小明
  • 5篇张遂安
  • 5篇冯三利
  • 4篇霍永忠
  • 4篇潘新志
  • 4篇林大扬
  • 4篇武强
  • 4篇王金
  • 3篇谢英刚
  • 3篇杨兆中
  • 3篇王延斌
  • 3篇房超

传媒

  • 7篇天然气工业
  • 6篇煤炭科学技术
  • 6篇煤炭学报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3篇高校地质学报
  • 3篇中国煤层气
  • 3篇2010年全...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矿业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地质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石油机械
  • 1篇中国煤田地质
  • 1篇煤矿安全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年份

  • 3篇2017
  • 11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可供规模性开发的煤层气资源分析和勘探方向
以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的成果为基础,通过对煤层气资源可采性、可靠性、规模性3因素分析,提出我国可供规模开发利用的煤层气可采资源4万亿m3.在此基础上通过近几年煤层气勘探状况总结分析,我国煤层气资源的分布特点是煤层气地...
叶建平
关键词:煤层气勘探技术资源分布储量预测
文献传递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报告
分析了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现状,梳理了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对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进行了基本评估。认为当前我国煤层气勘探快速推进,探明储量显著增长;煤层气产能规模扩大,产销量同步上升;煤层气产业初步形成,煤层气成为天然...
叶建平
关键词: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
文献传递
注CO_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及CO_2封存技术被引量:12
2016年
针对柿庄北区块煤层注CO_2提高甲烷采收率的关键因素及现场工程选区,基于研究区储层特征,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了影响煤层注CO_2提高甲烷采收率的数值模拟研究,评价了注入效果,指出了CO_2-ECBM工程选区的储层渗透率门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质构造简单,顶底板封盖性好,煤层气成藏具有埋深大、煤层厚、含气量高、临界解吸压力高以及渗透率中等偏低、储层压力低的"四高两低"的基本特点;影响研究区注CO_2促甲烷增产的关键因素是煤储层渗透率;在较高渗透率煤层注入CO_2,有利于提高采收率;较低渗透率煤层可较好地实现CO_2封存;要实现柿庄北区块煤层注入CO_2显著提高甲烷采收率,储层渗透率应高于0.05×10^(-3)μm^2;兼顾提高采收率和CO_2的有效埋藏,储层渗透率宜为(0.05~0.22)×10^(-3)μm^2。
张春杰申建秦勇叶建平张兵
关键词:煤层气采收率
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机遇与挑战
<正>~~
叶建平
文献传递
注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模拟实验研究
根据煤储层的吸附/解吸机理,模拟煤层气井'排采-注气-排采'的生产过程,进行CH<,4>、CO<,2>的单相气体吸附/解吸和CO<,2>注入置换煤层CH<,4>的实验,得到了CH<,4>和CO<,2>二元气体相组分变化数...
吴建光叶建平唐书恒
关键词:煤层气吸附解吸采收率二氧化碳
文献传递
煤对甲烷气体吸附—解吸机理的可逆性实验研究被引量:79
2005年
为深入探讨煤对甲烷气体吸附—解吸机理及可逆性,作者从物理化学和界面化学以及现代煤层气吸 附理论的角度,并通过系统的煤对甲烷气体吸附—解吸可逆性物化模拟实验,进一步科学地求证了煤对甲烷气体 吸附—解吸可逆性问题。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成果,明确地提出了:①煤对气体分子的物理吸附特性决定了吸附 与解吸的可逆性;②吸附在煤内表面的甲烷分子被解吸需要一定的能量,以摆脱煤表面与甲烷分子之间的范德华 力,因此解吸过程会不同程度地滞后于吸附。
张遂安叶建平唐书恒马东民霍永忠
关键词:甲烷解吸可逆性煤成气
注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模拟实验研究
根据煤储层的吸附/解吸机理,模拟煤层气井'排采-注气-排采'的生产过程,进行CH<,4>、CO<,2>的单相气体吸附/解吸和CO<,2>注入置换煤层CH<,4>的实验,得到了CH<,4>和CO<,2>二元气体相组分变化数...
吴建光叶建平唐书恒
关键词:煤层气吸附解吸采收率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油气储层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1
2016年
本文通过大量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及阴极发光等的观察,分析了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成岩作用类型、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以及与油气分布规律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下石盒子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以及胶结弱溶蚀;而且压实作用大大降低了原生孔隙体积,胶结作用堵塞了孔隙和喉道,溶蚀作用提高了砂岩的储集性能。成岩作用在砂体不同部位的差异是形成岩性圈闭的条件,纵向上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底部和顶部为低渗储层,中部位为渗透层,因此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可成为一套岩性圈闭;在平面上原生孔+次生孔相和次生孔相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分选较好,粒度较粗的微相中。分选较差、粒度较细的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发育的砂岩杂基含量较高,主要为低渗砂岩,为油气富集区形成横向遮挡条件。总体上来说,沉积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成岩相为原生孔+次生孔相以及次生孔相为有利的储层,是油气的最为有利聚集场所,其次为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成岩相为自生高岭石充填粒间孔相和胶结弱溶蚀相的储层,含气性相对较差。
谢英刚叶建平潘新志段长江陈庆杨丽萍喻玉洁
关键词:成岩作用储层物性油气分布规律
沁水盆地寿阳区块煤层气井产水差异性原因分析及有利区预测被引量:27
2016年
沁水盆地寿阳区块多数煤层气井在排采过程中呈现出"高产水、低产气"的特点,较高的产水量严重制约了煤层气单井产能。为此,基于该区64口煤层气井的排采动态资料和相关的地质、钻井及压裂资料,从断裂构造、压裂缝类型和煤层顶底板岩性组合三方面综合分析了煤层气井产水差异性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避水采气"层次分析方法,预测了该区"避水采气"的有利区。研究认为,该区煤层气井产水差异性主要存在两大原因:(1)部分煤层气井位于断层附近,断层沟通了煤层顶底板的砂岩含水层,导致单井产水量较高;(2)区域地应力类型决定了该区煤层在压裂过程中会产生垂直压裂缝,其压穿岩性组合类型较差的煤层顶底板,从而沟通含水层导致单井产水量较高。结论认为:(1)煤层气生产过程中应进行"避水采气"有利区预测,其层次分析步骤为"一看断裂构造,二看应力类型,三看岩性组合";(2)该区块西部、东北部和中北部为煤层气开发的"避水采气"有利区。
王金康永尚姜杉钰张守仁叶建平吴见张兵郭明强
关键词:沁水盆地煤层气岩性组合有利区预测
潞安目标区煤层气赋存和生产的地质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05年
分析了影响潞安目标区煤层气赋存和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提出了本区煤层气井产气量低、产水量高的原因。潞安目标区与晋城目标区相比较,张性断层发育,3号煤顶板砂岩条带发育。地下水从浅部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部分在文王山和二岗山断裂带排泄,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与煤层不仅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地下水系统,又由于与断层的沟通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地下水补径排系统,使得地层能量被释放,煤层气大量运移逸散,煤储层压力降低,煤层气井产能降低。
叶建平
关键词:煤层气地下水系统沁水盆地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